章节列表
- 卷之一 何福
- 卷之二 某伟
- 卷之二 于媪
- 卷之二 李义
- 卷之二 应富有
- 卷之二 宋蕙娘
- 卷之二 顾道全
- 卷之二 张清
- 卷之二 金瑞
- 卷之三 苏玉真
- 卷之三 义狼
- 卷之三 姚五官
- 卷之三 瑞红
- 卷之三 贺举人
- 卷之三 聂文焕
- 卷之三 福德会馆
- 卷之三 杨彩云
- 卷之三 赵阁老
- 卷之三 琼华岛
- 卷之三 杜仲
- 卷之三 隗士杰
- 卷之四 散花天女(稿本作“散花仙女”)
- 卷之四 狗冢坡(稿本作“义犬”)
- 卷之四 节烈女
- 卷之四 牛鬼
- 卷之四 华月娘
- 卷之四 江氏
- 卷之四 方太史(稿本作“方安仁”)
- 卷之四 李智
- 卷之四 人狐换亲(稿本作“许怀芳”)
- 卷之四 伍丽娘
- 卷之四 谷一穗
- 卷之五 翠玉
- 卷之五 刘翁
- 卷之五 林闺英
- 卷之五 胡二姐
- 卷之五 某公子
- 卷之五 白猿
- 卷之五 某乙
- 卷之五 阿娇
- 卷之五 义鬼
- 卷之五 碧玉
- 卷之五 请乩
- 卷之五 来生债
- 卷之五 旱脚鱼
- 卷之五 潘泽沅
- 卷之六 秦丽娟
- 卷之六 詹如仙
- 卷之六 崔洁
- 卷之六 牛偿债(稿本作“常山某”)
- 卷之六 冯官屯(稿本作“田思义”)
- 卷之七 月仙
- 卷之七 路案
- 卷之七 巩生
- 卷之七 毕成
- 卷之七 虚娘
- 卷之七 水母三娘
- 卷之七 琼仙
- 卷之七 张春娇
- 卷之七 章邑生
- 卷之七 王威
- 卷之七 陇州三案
- 卷之七 王富段成
- 卷之八 顾清高
- 卷之八 江在新
- 卷之八 美人
- 卷之八 某邑案
- 卷之八 瑞雪
- 卷之八 赵诚
- 卷之八 恶梦
- 卷之八 许翠娥
- 卷之八 齐氏
- 卷之八 矫娘
- 卷之八 牛子良
- 卷之九 苏成
- 卷之九 颜星丽
- 卷之九 太原娼(稿本作“封云”)
- 卷之九 贺梦龄
- 卷之十 耿如梅
- 卷之十 林芳
- 卷之十 李司训
- 卷之十 鸦片烟
- 卷之十一 蒋廉
- 卷之十一 余母
- 卷之十一 合欢头
- 卷之十一 严三凤
- 卷之十一 董二晕
- 卷之十一 龙真穴的
- 卷之十一 绛云
- 卷之十一 开癞
- 卷之十一 带产出继
- 卷之十一 鬼狐遗方
- 卷之十一 查修文
- 附录一:跋中圭书
- 附录一:序张葆諴
- 附录一:序杜乔羽
- 附录一:序李佐贤
- 附录一:序黄琴轩
- 附录一:序吴炳荣
- 附录一:序侯功震
- 附录一:序尹述
- 附录一:序郑锡麟
- 附录一:序孙官云
- 附录一:序杨福祺
- 附录一:序汪仲洵
- 附录一:序王廷槐
- 附录一:序谭金诏
- 附录一:序王履中
- 附录一:序李恩寿
- 附录一:序侯维垣
- 附录一:题辞十章盖防如
- 附录一:题辞六章马国翰
- 附录一:题辞侯仲霖
- 附录一:题词余澐
- 附录一:题词二章蔡庆元
- 附录一:题词二章梁健
- 附录一:改烟雨楼志异元序宋翘
- 附录一:刻《烟雨楼续聊斋志异》改本例言宋翘
- 附录一:序何毓福
- 附录二:稿本所存原《益智录》目录
- 附录二:整理后记
『益智录』卷之四 牛鬼
- 本章共 2.2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山海关以东深山庄,农家所畜耕牛,田事毕悉驱牧于深山,村中同佣一人看守。群牛在山,最畏虎伤,每逢虎至,群牛中自出一牛敌之。此常有之事,不足为异也,但不能胜耳。伊任者,佣于庄众,麾牛赴山,日渐深入。一日晨兴,方欲求牧于刍,忽来一虎。伊大惊,不禁大呼曰:“虎来矣!”呼未已,有一雄牛腾身出,直赴虎。伊身旁有树,遂登树而观之,见虎呈爪牙,牛恃蹄角,竞斗多时,胜负不分,虎自去。牛食蒸孔急。伊知牛已饥,恐虎再来,急下持干糇以饲之。饲已,虎果至。牛膂力尤刚,斗虎益力,虎败去。伊反惊为喜,夜傍牛眠,自此恃以无恐。嗣有虎至,牛皆触去之,群牛赖以无伤。次年春暖,伊始驱牛归,向主人言牛之能,劝出钱共市一牛代其耕种,庄人从之。伊在山夜梦牛呼伊曰:“东人醒!东人醒!吾得食灵芝,颇有知,今夜当死。吾死后,吾之两角好收藏之,后有大用。”又曰:“倘逢不测,连呼‘牛鬼’数十声,吾自能迎救。”伊醒,以为幻不可信。晨视牛,果死。凡牛死于山,必剥其皮以给牛主,牛主始信。伊以是牛之异,止解收其两角而瘗之,庄人疑而辞焉。
伊由是入采参之伙入山采参,不知其居即众虎出没处也。伊以乘凉,为巢于树而宿。一日,日出时伙友尚贪眠未起,忽来数虎,噬杀诸友,饱食其肉。伊见之,魂魄俱失。多时,虎始去。伊欲下,恐虎复至,忽忆牛言,连呼“牛鬼”而下,向东急行。方数百步,忽见虎蝇随风飞来,知虎复至,急登树以避。及虎复去,日已斜,呼“牛鬼”者不知几千声矣。忽自东来一人,身躯硕大,状如青兕,仰面谓伊曰:“东人速下!有某在,可保无患。”伊既下,其人曰:“从某来!”其行甚缓,然竭力追随始不为所后。其人引伊至一第,庐舍坚牢,乃扶伊上坐,修家人礼。伊深疑讶,心计曰:“是即吾呼之牛鬼耶?”问其姓名,曰:“不必问。”未几,饷以酒食,服役悉男仆。问:“何无妻室?”答以“不能交牝,无需乎妻”。又曰:“君慎勿出游;即出游,亦慎勿出二百步外。”伊莫解其言。一日,闷甚出门,不敢远游,顾青山环抱,景致颇佳。忽山坡一卧虎,见伊遽起,伊大惧奔回,而虎竟不至。越数日,其人曰:“君惊气定矣,可复理生计。”伊曰:“令仆何为?”曰:“君非为采参到此耶?某处人参最多,君可从吾采取。”路崎岖,行甚不易。曰:“可乘吾!”遂倒地化为犁牛,伊知为牛鬼,乘之不疑。行无数刻,见众虎戏跃,牛负伊直赴之,虎见牛悉畏避。伊见其地多参,急下掘之。日夕,携参乘牛归,牛复化为人,如是者得参无虑数百斤。
先是,伊父卒,母再嫁;阅年,母后夫又死,贫而无依,遂至冻馁。一日偶赴市,见母衣敝衣提筐丐食。伊顿念母德,急市熟食奉母,乞母归家。或谓伊曰:“母氏改嫁,情义已绝,君敬礼若是,未免已甚。”伊曰:“不然。使母后夫未死而敬礼之,为已甚;母后夫既死,衣食有赖而敬礼之,为已甚;母即衣食无着,素无见闻,悬揣迎养而敬礼之,犹为已甚。若呺寒市墟,乞怜无人,行丐冷食,日不一饱,即素不相识,见之心犹不忍,况生母乎?虽母之旧过为已极,而母之大德终难忘,此事不可以概论。”或闻之曰:“吾诚小人也!”伊在牛鬼所,每夜独宿,忽念日久未归,老母无依,则惧;转念得此横财,无难娶妇,则喜。喜惧交迫,反覆自言,双睫为之不交。牛鬼谓之曰:“既有心事,可速归。”伊曰:“无之。”牛鬼曰:“人之孝亲,处常易,处变难。君遇变而能曲尽子心,诚令人敬服。君所得人参不必多带,能换世钱二百千足矣。其钱除奉母外,尽市女衣,吾将为君娶妇。去途有虎,吾送君。”及出山,曰:“君务期十日归来,吾候于此。”伊至家,历言牛鬼等事于母。及制衣妥,已及十日,遂别母而去。牛鬼果俟以同归。
一日夜向晨,隧风大作,转瞬而息。牛鬼请伊起,曰:“君所制服安在?”伊曰:“悉在此。”牛鬼曰:“今兹用着矣!君执衣赴宅后空谷中,有女赤身卧,女不许亲,勿与衣,事必谐。”伊去,果有笄女赤身缀泣。伊曰:“勿泣,吾送衣来矣。”女曰:“君果衣吾,君诚好德人。”伊笑曰:“吾非好德,实好色也。汝不为吾妻,吾不衣汝!”女不语。伊曰:“汝何以到此?吾何以知汝到此而送衣于汝?其间实有神力,殆天之作合,汝何故违也?”女闻伊言有理,遂许之。女衣毕,同伊至家,自言傅氏,并言父兄名字及里居,遂成夫妇。傅见牛鬼,曰:“妾之被风到此,必渠为之也。”伊亦为历言其实。次日,牛鬼曰:“此处有荒地,因多虎,无人开辟。其虎吾悉逐去,君可耕治之。倘日后再有虎至,可束草为牛,安吾两角置大门外,虎自远避。”言已而杳。
伊念母,意欲迎养,恐妻不欲,因将母改嫁等情语妻,兼告己意,哀其曲从。傅氏曰:“可。但妾可以姑事之,不可姑称之。盖直称以姑,不惟妾意或有勉强,母心亦有惭愧。外祖家奚姓?”伊曰:“姓刘。”傅曰:“君伪言于母,言妾惟知母为君养母,而以刘母称之。妾尽妾之心,母量母之分,斯可久居而无违言。不然,妾即竭力奉事,若不如母意,必将谓妾不以姑事母,而妾心终难自白。”伊曰:“卿之言然。”伊将行,傅氏曰:“斯时妾父母必谓妾已死,祈君通一信息。”伊应诺。归见母后,易服赴傅翁居。见其门阀,知为巨室。请见傅翁,言其事。傅喜,急延入。傅媪细询,知为不误,遂以婿款伊,偕伊母入山探望。伊亦佣人开地,遂成富有。后与居日众,因为牛鬼庄。今户口约五十馀家,而伊姓过半。
虚白道人曰:牛鬼之报伊,固以伊处之甚厚,然亦为伊能曲尽人子之心也。邑有二孝廉,皆父殁母醮。一中式后,夜赴母后夫门首,三拜稽首而归,盖以母后夫犹存,居诸有赖;一迎养其母于家,盖以母后夫已卒,衣食无出。其迹虽异,其义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