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逮妖精
- 烽火台
- 黄泉相见
- 太子做抵押
- 乱臣贼子
- “奉天讨罪”
- 放冷箭
- 打算养老
- 传位给兄弟
- 射伤了肩膀
- 过河拆桥
- 哥儿俩坐船
- 救谁好呐?
- 害死妹夫
- 压服人心
- 吃瓜换班
- 管鲍分金
- 一鼓作气
- 北杏大会
- 一个看牛的
- 老马识途
- 平定鲁国
- 仙鹤坐车
- 替邢、卫造城
- 进贡包茅
- 三个大会
- 蜜蜂计
- 唇亡齿寒
- 五张羊皮
- 立个坏的
- 荒年买粮
- 送块土疙瘩
- 五公子抢位
- 欺软怕硬
- “仁义军”
- 桑树林子
- 饱不忘饥
- 放火
- 打猎
- 信用第一
- 有怨报怨
- 赏罚分明
- 退避三舍
- 跟国君打官司
- 东道主
- 牛贩子劳军
- 崤山的耻辱
- 放虎回山
- 西方的霸主
- 夏天的太陽
- 一根马鞭子
- 谋君篡位
- 桃园打鸟
- 任劳任怨
- 一鸣惊人
- 食指跳动
- 上株林干么
- 稻田夺牛
- 肉袒牵羊
- 抢渡
- “我不骗你”
- 结草报恩
- 嬉笑怒骂
- 戏弄使臣
- 救孤儿
- 忍辱偷生
- 建造虎牢关
- 师徒的情分
- 烧丹书
- 不怕死的太史
- 挂名的国君
- 息兵会议
- “好朋友”和“心腹人”
- 细腰宫
- 卖国求荣
- 七十卫士
- 恢复家邦
- 君王末路
- 画影图形
- 过昭关
- 吹箫要饭
- 兄弟让位侄儿抢
- 鱼肠剑
- 两头使坏
- 勇士和暴徒
- 孙子练兵
- 贪污勒索
- 掘墓鞭尸
- 哭秦庭
- 二桃杀三士
- 整顿纪律
- 有文有武
- 拆城头
- 周游列国
- “不,不敢忘!”
- 石屋看马
- 卧薪尝胆
- 全凭一张嘴
- 皱眉捧心
- 黄池大会
- 帽缨系好
- 三不死
- 攻城和守城
- 狡兔死,走狗烹
- 三家灭智
- 漆身吞炭
- 三家分晋
- 收服中山
- 河伯娶妇
- 镇守西河
- 姐姐和兄弟
- 吴起养兵
- 邹忌论琴
- 实地调查
- 霸道
- 变法
- 孙膑下山
- 装疯忍辱
- 马陵道上
- 迁都大梁
- 五牛分尸
- 合纵抗秦
- 蝴蝶梦
- 和氏璧
- 激将法
- 纵约长
- 拆散纵约
- 六百里和六里
- 连横亲秦
- “曾参杀人”
- 举鼎
- 绑架
- 向胡人学习
- 侦察
- 端午节
- 收养门客
- 鸡鸣狗盗
- 收账烧债券
- 狡兔三窟
- 相思树
- 十大罪状
- 黄金台
- 大王的架子
- 右袒
- 落难公子
- 有始有终
- 火牛阵
- 完璧归赵
- 渑池会
- 将相和
- 一张破苇席
- 搜查车厢
- 远交近攻
- 赠绨袍
- 患难之交
- 鹞鹰和斑鸠
- 活埋赵兵
- 牢骚
- 毛遂自荐
- 奇货可居
- 宁可跳东海
- 讨厌的老头子
- 盗兵符
- 避债台
- 王室完了
- 卖酒开赌场
- 回光返照
- 移花接木
- 不中用的小子
- 天才儿童
- 驳逐客令
- 一斗米、十斤肉
- 北方名将
- 借头
- 刺秦王
- 兼并列国
- 松柏歌
- 统一中原
- 划一制度
- 焚书坑儒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全凭一张嘴
- 本章共 2.7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伍子胥听说越王勾践扩充军队,操练兵马。就气冲冲地去告诉夫差。夫差把伯嚭叫来,埋怨他,说:“越国不是已经归顺咱们了吗?怎么勾践又派范蠡练起兵来呐?”伯嚭说:“大王封给勾践土地,也得有人把守。操练兵马,也是应当应份的事啊。”虽是这么说,夫差到底还不放心,心里就有点要征伐越国的意思。
夫差正想着要去征伐越国,还在犹疑不定的时候,可巧来了一位北方的客人,就是孔子的门生子贡。子贡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呐?原来上回吴国和鲁国一块儿打齐国的时候,齐国人杀了齐悼公,归附了吴国,立齐悼公的儿子为国君,就是齐简公。齐简公拜陈恒为相国,让他掌握着齐国的大权。陈恒善于收买人心,他用大斗把粮食借给穷人,收回的时候他用小斗。齐国的老百姓大多归向他。他不怕国君,他倒担心齐国的高家和国家抢他的地位,因此,他总得想办法不让他们过好日子,最好能叫他们出外打仗,死在外边。他就对齐简公说:“小小的鲁国竟敢跟着夫差来欺负咱们,这个仇不能不报。”齐简公当然同意了。陈恒就请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高无丕为副将,率领一千辆兵车去打鲁国。他还亲自送他们到汶水,一定要他们把鲁国灭了。这时候,孔子正在鲁国编书。他的门生子张从齐国回来,跟老师提起齐国兵马驻扎在汶水的事。孔子吓了一跳,说:“鲁国是我父母之邦,哪儿能让人家灭了呐?”他就和子贡商量了一下,打发他上汶水去。
子贡到了汶水,求见陈恒。陈恒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门生,就成心摆摆架子等着子贡去见他。他一见子贡进来,迎头就说:“先生是来替鲁国说话的吗?”子贡说:“我不是来替鲁国说什么话,我是来替齐国说话的。鲁国不是那么容易打得下来的,相国为什么发兵来呐?”陈恒说:“鲁国有什么难打呐?”子贡说:“鲁国的城墙又矮又薄,鲁国的护城河又窄又浅;君臣全都软弱无能,士兵打仗的能力很差。就因为这些个,我说鲁国不是那么容易打得下来的。我替齐国打算,还不如去打吴国。吴国的城墙又高又厚,吴国的护城河又宽又深;兵多将广,还都是久经大敌的。吴国够多么容易打啊!”陈恒差点把肚子都气破了,瞪圆了眼睛,大声地说:“你这些话颠三倒四的,什么意思?”子贡不慌不忙地说:“当然有意思喽!可有一样,我就是不能随便说。”说着就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陈恒明白他的心思,叫底下的人全都出去,然后心平气和地向子贡拱了拱手,说:“请先生多多指教。”子贡说:“相国执掌着齐国的大权,难道大臣们就没有一个想跟您争一下子么?您准能压得住他们吗?就拿这回国书和高无丕他们来打这软弱无能的鲁国来说,没说的,准是马到成功。这么容易办到的事,也得算他们大功一件。他们的功劳一大,势力也就大了。要是您叫他们去打那强大的吴国,把他们牵制住,相国治理齐国可就方便得多了。”这一番话把陈恒说得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齐国的兵马已经到了这儿,要是无缘无故地去打吴国,准得让人家起疑,那怎么行呐?”子贡说:“这还不容易?您先叫兵马驻扎在这儿,我马上去见吴国,叫他发兵来救鲁国。这么着,您再叫国书和高无丕去跟吴王开仗,就有了名目了。”
陈恒真照子贡的主意,对国书他们说:“听说吴国要来打齐国,咱们不如把兵马驻扎在这儿,先别发动,赶紧打发人去探听探听吴国的动静,然后再说。”国书答应了。陈恒自己就先回齐国去。
子贡见了吴王夫差,说:“上回贵国联合鲁国去打齐国,齐国认为这是个挺大的耻辱,老想着报仇。如今齐国的大队人马已经到了汶水,他们打算先把鲁国灭了,然后再来跟贵国报仇。要让我瞧,大王还不如先发制人,派兵去打齐国。您要是把强横的齐国打败了,不光是救了鲁国,中原的霸主您还不是准当上了吗?”夫差说:“你的话说得不错。上回是齐国请求我把它收为属国,我才撤了兵。齐国没来朝聘,我本来就打算去征伐。谁知道事情一档跟着一档,这几天又听说越国也正在练兵,有意要来侵犯。我打算先去收拾越国,然后再去整治齐国。”子贡说:“越国还能成得了什么大事!齐国才是大王的对手!征伐越国没有多大的好处,放松齐国害处可大了。您要是不去救鲁国,中原诸侯准说您怕齐国。只有帮助弱小的、压制强横的,才能显出大王的气魄来!您要是担心越国,我愿意去跑一趟,叫越国也发兵跟着大王一块儿去打齐国,您瞧好不好?”夫差听了挺高兴,叫伍子胥上齐国去送战书,叫子贡上越国去通知勾践。
越王勾践听说子贡上越国来了,就派人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子贡见了勾践,说:“我刚才见了吴王,请他去打齐国,他可是打算先来征伐贵国。您要是想报仇,就不该叫人起疑。”勾践就跪起来[古人席地而坐,“跪起来”是由坐的姿势改成跪的姿势,而不是跪下去的意思],说:“先生可得想个法儿救救我!”子贡连忙请他坐下,对他说:“吴王这人向来骄傲自大,还喜欢人家奉承他。您顶好拉住那个专会奉承吴王的伯嚭,多多请他出主意。这回您必得亲自带一队人马帮着吴王去打齐国。他要是打败了,就损失了实力;要是打胜了,就得跟晋国争夺霸主的地位。这么下去,吴国准不得太平。吴国不太平,贵国就有了出头的日子了。”勾践就打发文种带了礼物跟着子贡一同去见夫差。
文种见了夫差,说:“东海下臣勾践,蒙大王不杀之恩,不知道该怎么样报答您才好。如今听说大王要去征伐强横的齐国,救护弱小的鲁国,勾践特地派我奉上最名贵的一些盔甲、宝剑,作为贺礼。大王发兵的时候,勾践也打算挑选三千精兵,听凭大王使唤。他自个儿还愿意来给大王当差。”夫差一听,非常得意。他向子贡说:“你瞧怎么办好?”子贡说:“勾践诚心诚意地来侍奉大王,您就答应他派三千人马来吧。可是他要是再自己跑了来,那就未免有点过分了。”夫差就对文种说:“你告诉他,不必亲自出马了。”文种辞别吴王回去了。
赶到吴国和齐国开了仗,子贡又跑到晋国去。他对晋定公说:“吴国跟齐国正在开仗。要是吴国打了胜仗,准得来跟贵国争夺霸主的地位。君侯您可不能不防备呀!”晋定公听了子贡的话,真就准备起来。子贡就这么四面八方地都弄妥当了之后,才回到鲁国去。赶到他向孔子报告的时候,吴国正把齐国打败了。这么着,孔子凭着门生子贡的一张嘴,总算齐国没打到鲁国来。
评:权且把这节故事当做真的,我们来说说外交的重要性。“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起到的作用常常强于真刀真槍得到的实利。就这个故事而言,子贡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就使鲁国免受战祸,实在是莫大的功劳一件。另外,齐国转向与吴国交战,对两方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齐国战败,争霸的企图又一次被挫败;吴国虽然战胜,但实力消耗巨大,越国已在他的身后蠢蠢欲动了。
高明的政治家总是能引领对手走入自己期望的模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正是进行外交时的关键之一。子贡能让齐国停止进攻鲁国,能让吴国发兵进攻齐国,有着他对两国主将心思的深刻认识,更有着顺着此心思引领他们改变心意的巧辩。所以,区分利害,能够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是政治乃至生活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