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逮妖精
- 烽火台
- 黄泉相见
- 太子做抵押
- 乱臣贼子
- “奉天讨罪”
- 放冷箭
- 打算养老
- 传位给兄弟
- 射伤了肩膀
- 过河拆桥
- 哥儿俩坐船
- 救谁好呐?
- 害死妹夫
- 压服人心
- 吃瓜换班
- 管鲍分金
- 一鼓作气
- 北杏大会
- 一个看牛的
- 老马识途
- 平定鲁国
- 仙鹤坐车
- 替邢、卫造城
- 进贡包茅
- 三个大会
- 蜜蜂计
- 唇亡齿寒
- 五张羊皮
- 立个坏的
- 荒年买粮
- 送块土疙瘩
- 五公子抢位
- 欺软怕硬
- “仁义军”
- 桑树林子
- 饱不忘饥
- 放火
- 打猎
- 信用第一
- 有怨报怨
- 赏罚分明
- 退避三舍
- 跟国君打官司
- 东道主
- 牛贩子劳军
- 崤山的耻辱
- 放虎回山
- 西方的霸主
- 夏天的太陽
- 一根马鞭子
- 谋君篡位
- 桃园打鸟
- 任劳任怨
- 一鸣惊人
- 食指跳动
- 上株林干么
- 稻田夺牛
- 肉袒牵羊
- 抢渡
- “我不骗你”
- 结草报恩
- 嬉笑怒骂
- 戏弄使臣
- 救孤儿
- 忍辱偷生
- 建造虎牢关
- 师徒的情分
- 烧丹书
- 不怕死的太史
- 挂名的国君
- 息兵会议
- “好朋友”和“心腹人”
- 细腰宫
- 卖国求荣
- 七十卫士
- 恢复家邦
- 君王末路
- 画影图形
- 过昭关
- 吹箫要饭
- 兄弟让位侄儿抢
- 鱼肠剑
- 两头使坏
- 勇士和暴徒
- 孙子练兵
- 贪污勒索
- 掘墓鞭尸
- 哭秦庭
- 二桃杀三士
- 整顿纪律
- 有文有武
- 拆城头
- 周游列国
- “不,不敢忘!”
- 石屋看马
- 卧薪尝胆
- 全凭一张嘴
- 皱眉捧心
- 黄池大会
- 帽缨系好
- 三不死
- 攻城和守城
- 狡兔死,走狗烹
- 三家灭智
- 漆身吞炭
- 三家分晋
- 收服中山
- 河伯娶妇
- 镇守西河
- 姐姐和兄弟
- 吴起养兵
- 邹忌论琴
- 实地调查
- 霸道
- 变法
- 孙膑下山
- 装疯忍辱
- 马陵道上
- 迁都大梁
- 五牛分尸
- 合纵抗秦
- 蝴蝶梦
- 和氏璧
- 激将法
- 纵约长
- 拆散纵约
- 六百里和六里
- 连横亲秦
- “曾参杀人”
- 举鼎
- 绑架
- 向胡人学习
- 侦察
- 端午节
- 收养门客
- 鸡鸣狗盗
- 收账烧债券
- 狡兔三窟
- 相思树
- 十大罪状
- 黄金台
- 大王的架子
- 右袒
- 落难公子
- 有始有终
- 火牛阵
- 完璧归赵
- 渑池会
- 将相和
- 一张破苇席
- 搜查车厢
- 远交近攻
- 赠绨袍
- 患难之交
- 鹞鹰和斑鸠
- 活埋赵兵
- 牢骚
- 毛遂自荐
- 奇货可居
- 宁可跳东海
- 讨厌的老头子
- 盗兵符
- 避债台
- 王室完了
- 卖酒开赌场
- 回光返照
- 移花接木
- 不中用的小子
- 天才儿童
- 驳逐客令
- 一斗米、十斤肉
- 北方名将
- 借头
- 刺秦王
- 兼并列国
- 松柏歌
- 统一中原
- 划一制度
- 焚书坑儒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不,不敢忘!”
- 本章共 2.3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南方的吴国和越国正打得不可开交。公元前496年(周敬王24年,鲁定公14年,就是孔子给匡人围困的那一年),越王允常死了,他的儿子勾践继承了王位。吴王阖闾为了当初越国不帮他去打楚国,反倒帮着夫概造反,打算趁着越国有丧事,发兵去攻打。伍子胥拦着说:“人家有急难,咱们不应被打过去。暂且等一等,过些日子再说吧。”阖闾不听他的话,他叫伍子胥守住本国,自己带着伯嚭、王孙骆、专毅这些人,率领着三万精兵去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也亲自带着大将诸稽郢、灵姑浮、畴无余、胥犴[han四声]这些人去抵挡。
吴国的兵马和越国的兵马在醉李[浙江省嘉兴市]地方碰上了。越王勾践和大将们都打算趁着吴国兵马刚到,立刻就冲破他们的阵线。可是一瞧吴国军队的阵脚挺整齐,好像铜墙铁壁似的,一时不容易冲过去。勾践先派了几十个人用挺特别的法子去冲锋。这几十个人分为三行,一个个光着膀子,拿着刀,把刀搁在自己的脖子上,按部就班地走到吴国军队阵前。三个头目向吴国军队行了个礼,说:“我们的国王得罪了贵国,非常不安。我们情愿替他死!”说着,他们就从从容容地割下了自己的脑袋来。其余的人,也一个个把脑袋割下来了。吴国的士兵从来没见过这种希奇古怪的举动,大伙儿都纳起闷来,彼此议论纷纷。有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的还说是假的,跑过去看了看尸首。真的,一个个尸首都没有脑袋了,直挺挺地躺在那儿,弄得吴国人摸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乱了队伍。正在这个时候,畴无余和胥犴带着两队人马,一打呼哨,“忽拉”一下冲过去。吴国的军队没防备有这一招儿,一时心慌意乱,来不及抵挡,就败下去了。诸稽郢和灵姑浮埋伏着的士兵一齐杀出来,左冲右撞,见人就砍,把吴王阖闾吓得从车上掉下来。灵姑浮拿着刀上来,阖闾赶紧往后一缩,他的右脚已经给砍了一刀。跟着,又来一刀,可巧叫专毅架住。王孙骆急忙把阖闾救出去,专毅受了重伤,差点给人逮住。幸亏伯嚭的军队赶到,一边抵挡,一边往后退兵。人马损失了一半。阖闾受了重伤,又搭着上了年纪,受不了那份疼痛,还没回到国里,就断了气。又呆了几天,专毅也死了。
这时候,太子波已经死了,伍子胥就立太子波的兄弟夫差为国王。夫差决心要给他父亲报仇,叫人每天提醒他几回。一清早起来,他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问他:“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了你的父亲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吃饭的时候,临睡的时候,也这么一问一答地提醒着他。同时,叫伍子胥和伯嚭在太湖操练水兵,自己操练兵车。
一晃儿两年多过去了。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祭过了太庙,派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亲自带领着大队人马,从太湖出发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出名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文种原来是楚国的宛令[宛,在现在河南省南陽专区;令,县令,相当于县长],范蠡是他的知己朋友。他们都是楚国知名之士。以前晋国派申巫父子帮着吴国练兵,吴国成了楚国的劲敌,就这么替晋国牵制了楚国。同样,楚国派文种和范蠡帮着越国,也就是叫越国替楚国牵制着吴国。这会儿范蠡听到夫差发兵,就对越王勾践说:“吴国练兵,已经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来报仇,来势汹汹。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跟他们交手。我认为只有这个办法好。”文种也说:“依我说,还不如跟吴王赔个不是,向他求和,往后再慢慢地想办法。”勾践说:“这哪儿行呐?吴国跟咱们辈辈都有仇。他们既然来打咱们,咱们也就只好抵挡一下。如今两国还没交锋,咱们就先跟人家讲和赔错,往后还有脸见人吗?”勾践就派三万壮丁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
两国的水兵先在太湖的夫椒[在江苏吴县西南太湖里]打上了。夫差亲自站在一只大船上使劲地打鼓。士兵们一见国王这个样儿,全都加了十倍的勇气,又碰着顺风,战船就冲着越国那边直驶过去。船上的弓箭手精神百倍,借着风势,他们的箭射得更远。这一下子,越国的大将灵姑浮和胥犴都受伤死了。吴国的水兵趁势追下去,把越国的水兵差点杀得全军覆没。勾践一瞧势头不好,立刻叫范蠡守住固城[在江苏省高淳县南],自己带着五千人跑到会稽山躲着去了。吴国人不放松,紧跟着上了岸,屠杀越国的老百姓,抢掠老百姓的牛羊,不但烧毁房屋,连地里的庄稼也给烧了。吴国的大军很快地围住了固城。右边是伍子胥的军队,左边是伯嚭的军队,两面夹攻,急得范蠡只好向勾践请求救兵。
勾践连急带吓,弄得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直后悔不该跟吴国打仗。大夫文种说:“别再犹疑了!赶紧去跟人家讲和吧!”勾践说:“都到这份儿了,他们还能答应吗?”文种说:“吴国的大将伯嚭向来跟伍子胥面和心不和。伍子胥办事周到严实,伯嚭怕他功劳太大,把他盖过去,没有出头的日子。再说他又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咱们只要去拉拢他,他准能帮助咱们。还有一节,吴王和伯嚭两个人非常投缘,和伍子胥反倒像小学生见了老师似的。因此,只要伯嚭一点头,吴王不会不答应的。伍子胥一个人想拦也就拦不住了。”勾践就叫文种瞧着办去。
评:说完了孔子,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南方,继续吴越代兴的故事。上面讲的,算是吴越争霸的第一回合。吴王阖闾战死,夫差继承了父业,终于打败了越国。这时正是吴国一举灭掉越国的最好的机会。当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夫差没有把握住机会,造成了千古遗憾,他本身也成了一个先胜后败的失败者的典型,成为了后世教育中的经典案例。
“不,不敢忘!”——是的,人在目的明确、一心求胜的时候往往最可怕。当夫差厉兵秣马,一心想着报父仇的时候确实是不敢也不会忘记的。但胜利往往会使人忘乎所以,而那时也正是最能看出人的水平和本质的时候。夫差和伯嚭终究只是贪图享受的政客,不是像伍子胥一样的政治家。伍子胥说过一句话,就是吴与越是仇雠敌战之国,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国的关系,可惜夫差直到死前才理解了,太晚了。这与后世刘邦破秦后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国家昏乱,有忠臣”的道理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