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 ├ 有为品第一
- ├ 爱欲品第二
- ├ 贪品第三
- ├ 放逸品第四
- ├ 爱乐品第五
- ├ 持戒品第六
- ├ 善行品第七
- ├ 语言品第八
- ├ 经业品第九
- ├ 正信品第十
- └ 沙门品第十一
- 卷二
- ├ 正道品第十二
- ├ 利养品第十三
- ├ 怨家品第十四
- ├ 忆念品第十五
- ├ 清净品第十六
- ├ 水喻品第十七
- ├ 华喻品第十八
- ├ 马喻品第十九
- ├ 瞋恚品第二十
- ├ 如来品第二十一
- ├ 多闻品第二十二
- └ 己身品第二十三
- 卷三
- ├ 广说品第二十四
- ├ 善友品第二十五
- ├ 圆寂品第二十六
- ├ 观察品第二十七
- ├ 罪障品第二十八
- └ 相应品第二十九
- 卷四
- ├ 乐品第三十
- ├ 护心品第三十一
- ├ 刍品第三十二
- └ 梵志品第三十三
『法集要颂经』圆寂品第二十六
- 本章共 873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如龟藏其六,刍摄意想。无倚无害彼,圆寂无言说。
忍辱第一道,佛说圆寂最。不以怀烦热,害彼为沙门。言当莫粗犷,所说应辩才。少闻其论难,反受彼屈伏。
数自兴烦恼,犹彼器败坏。生死数流转,长没无出期。若不自烦恼,犹器完牢具。如是至圆寂,永无诸尘翳。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知亲第一友,圆寂第一乐。饥为第一患,行为第一苦。如实知此者,圆寂第一乐。
最妙圣言教,流布无穷际。世共传习者,实无有厌时。如是无等伦,所说善言教。身苦所逼迫,何过饥患苦。
趣善之徒少,趣恶之徒多。如实知此者,速求於圆寂。有缘生善处,有缘生恶趣。有缘般涅槃,如斯皆有缘。
鹿归於田野,鸟归於虚空。义归於分别,真人归寂灭。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於圆寂,焚烧诸缚著。
苾刍速杼船,以杼便当轻。求断贪欲情,然後至圆寂。我有本以无,本有我今无。非无亦非有,如今不可获。
难见谛不动,善观而不动。当察爱尽源,是谓名业际。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
无身灭其想,诸痛得清凉。众行永止息,识想不复兴。如实知此者,是谓名苦际。住动虚则静,非近非有乐。
无动得轻安,静乃获圆寂。亦不由往来,往来绝生灭。老死烦恼除,断苦获圆寂。吾已无往来,不去而不来。
不没不复生,此际名圆寂。智生之本末,有为知无为。生死所缠缚,缚者而难制。如是四大身,五蕴苦恼集。
安住观实苦,尽苦获圆寂。诸法无往来,往来恒生灭。老病死迁流,无漏获圆寂。刍有世生,有造无作行。
有无生无有,无作无所行。刍吾已知,无复诸地入。无有虚空入,无诸入用入。无想非想入,无今世後世。
亦无日月想,无往亦无来。从食因缘有,从食致忧乐。而此要灭者,诸苦法已荆非食命不济,孰能不搏食。
夫立食为先,然後乃至道。地种及水火,是时风无吹。光焰所不照,亦不见其实。非月非有光,非日非有照。
审谛观此者,乃应真圆寂。端正色纵容,得脱一切苦。非色非无色,得脱第一苦。究竟不恐惧,越缚无狐疑。
未断有欲刺,岂知身为患。所谓究竟者,圆寂为第一。尽断诸想著,文句不错谬。知节不知节,最胜舍有行。
内自思惟行,如卵坏其膜。众施法施胜,众乐法乐上。
众力忍力最,爱尽圆寂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