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初集
- ├ 弁言
- ├ 一 开端
- ├ 二 前尘影事
- ├ 三 以往和现在
- ├ 四 首途
- ├ 五 到香港以前
- ├ 六 到香港以后
- ├ 七 在船上的《生活》同志
- ├ 八 到新加坡
- ├ 九 侨胞的愤慨
- ├ 一〇 船上的民族意识
- ├ 一一 到哥伦坡
- ├ 一二 惊涛骇浪后
- ├ 一三 海上零拾
- ├ 一四 月下中流
- ├ 一五 海程结束
- ├ 一六 威尼司
- ├ 一七 佛罗伦司
- ├ 一八 表面和里面
- ├ 一九 离意大利后的杂感
- ├ 二〇 世界公园的瑞士
- ├ 二一 出了世界公园
- ├ 二二 巴黎的特征
- ├ 二三 性的关系的解放
- ├ 二四 瑕瑜互见的法国
- ├ 二五 操纵于资产集团的巴黎报界
- ├ 二六 再谈巴黎报界
- ├ 二七 法国教育与中国留学生
- ├ 二八 法国的大学教授
- ├ 二九 法国的农村
- ├ 三〇 在法的青田人
- ├ 三一 由巴黎到伦敦
- ├ 三二 华美窗帷的后面
- ├ 三三 英伦的休战纪念日
- ├ 三四 世界新闻事业的一个中心
- ├ 三五 英报背景和对华态度
- ├ 三六 谈《泰晤士报》
- ├ 三七 《孟却斯特导报》的创造者
- ├ 三八 孟却斯特
- ├ 三九 利物浦
- ├ 四〇 继续努力解放的爱尔兰
- ├ 四一 凡勒拉访问记
- ├ 四二 从爱尔兰归途中
- ├ 四三 “巴立门的母亲”
- ├ 四四 如此救济!
- ├ 四五 纸上自由
- ├ 四六 大规模的贫民窟
- ├ 四七 独立观念中的叫化子
- ├ 四八 家属关系和妇女地位
- ├ 四九 英国教育的特点
- ├ 五〇 英国的华侨
- └ 五一 英伦杂碎
- 二集
- ├ 弁言
- ├ 五二 再到巴黎
- ├ 五三 游比杂谈之一
- ├ 五四 游比杂谈之二
- ├ 五五 唯一女性统治的国家
- ├ 五六 荷兰的商业首都
- ├ 五七 一个从未和中国人谈话过的德国女子
- ├ 五八 所谓领袖政治
- ├ 五九 褐色恐怖
- ├ 六〇 种族的成见和梦想
- ├ 六一 经济的难关——失业问题
- ├ 六二 纳粹统治下的教育主张
- ├ 六三 德国新闻业的今昔
- ├ 六四 南德巡礼
- └ 六五 游德余谈
- 三集
- ├ 弁言
- ├ 六六 初登西比尔
- ├ 六七 船上的一群孩子们
- ├ 六八 船上生活的一斑
- ├ 六九 两个会
- ├ 七〇 初到列宁格拉
- ├ 七一 上岸后的第一天
- ├ 七二 小布尔乔亚的末路
- ├ 七三 谈苏联旅行社
- ├ 七四 莫斯科的鸟瞰
- ├ 七五 莫斯科暑期大学
- ├ 七六 暑期大学的学生生活
- ├ 七七 中央文化休养公园
- ├ 七八 运动大检阅
- ├ 七九 夜间疗养院
- ├ 八〇 托儿所
- ├ 八一 托儿所的办法
- ├ 八二 堕胎院
- ├ 八三 妇孺卫护博物馆
- ├ 八四 幼稚园
- ├ 八五 一个农夫的演说
- ├ 八六 妓女治疗院
- ├ 八七 莫斯科的一个区政府
- ├ 八八 佛勒格机械厂
- ├ 八九 工资、工作时间和生产力
- ├ 九〇 社会化的工资
- ├ 九一 苏联工业的管理机构
- ├ 九二 苏联的工会
- ├ 九三 一个工厂的教育实验所
- ├ 九四 工人城
- ├ 九五 结婚和离婚
- ├ 九六 家属间的关系
- ├ 九七 民事注册局
- ├ 九八 性的关系的转变
- ├ 九九 发动机制造厂
- ├ 一〇〇 布尔穴俘公社
- ├ 一〇一 谒列宁墓
- ├ 一〇二 舒西努集体农场
- ├ 一〇三 集体农场的重要性
- ├ 一〇四 两个博物馆
- ├ 一〇五 诊治院和工人住宅
- ├ 一〇六 列宁的三歌
- ├ 一〇七 真理报的最新设备
- ├ 一〇八 言论自由的问题
- ├ 一〇九 苏联的南方
- ├ 一一〇 卡可夫的农场和工厂
- ├ 一一一 尼帕尔水电厂
- ├ 一一二 开放给大众的休养胜地
- ├ 一一三 雅尔他
- ├ 一一四 先锋营
- ├ 一一五 儿童疗养院
- ├ 一一六 狄卡特集体农场
- ├ 一一七 经奥得萨到基夫
- ├ 一一八 基夫的农场和工厂
- ├ 一一九 回到莫斯科
- ├ 一二〇 苏联的教育制度与其特点
- ├ 一二一 伯纳夫教育专门学校
- ├ 一二二 铁道专门学校和职业学校
- ├ 一二三 音乐专门学校
- ├ 一二四 莫斯科大学和航空职业中学
- ├ 一二五 纺织专门学校
- ├ 一二六 苏联的电影和戏剧
- ├ 一二七 不赚钱的商业
- ├ 一二八 衣食住行怎样?
- ├ 一二九 几位苏联的青年朋友
- ├ 一三〇 再经列宁格拉回伦敦
- └ 一三一 关于苏联的一般的概念
『萍踪寄语』八一 托儿所的办法
- 本章共 2.7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关于记者在莫斯科所参观的红伟橡皮厂为工人设立的托儿所的内容,在上次通讯里曾有颇详的叙述,想读者诸友已明白其概要了。托儿所的重要目的,上次也已提及,简言之,一方面使妇女得自由参加社会工作或求学,一方面使由专家养成健康聪明的下代社会分子。这两方面和新社会的建设都有很密切的关系,那是很显然的。因为这个缘故,苏联政府非常重视,特于健康人民委员部设立托儿所司(Creche Department)主持其事,一九三二年由政府为建立托儿所而支出的经费即达一万五千万罗布之多;除由政府支付这大宗经费外,各个经济事业的机关还须支付等于全部工资百分之四分之一的经费赞助托儿所,各工会也须支付等于“增进工人生活环境的经费”百分之十的经费赞助托儿所;因为有这样大宗经费的支出,所以婴儿的父母所须付的费用得尽量减少。
托儿所的组织,在苏联新社会建设中既占着这样重要的地位,它的具体的办法,很值得我们再作一番较详的研究。
在一九二八年以前,苏联的托儿所所用的房屋,还不过利用已有的旧屋,近几年来特为托儿所建造的新屋已逐渐加多,例如自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二年,在莫斯科就有新建的托儿所七十八个。每个托儿所的建筑,通常以能容纳六十至一百儿童为标准。这种建筑以合于卫生及教育原理为基本原则。
儿童在最初的三岁间,最易受传染病,所以托儿所的建筑对此点特加注意。为避免这个流弊起见,每十二至十五个儿童另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托儿所的屋子里有个隔离的部分,成为一个单位。可容六十小榻的托儿所,在实际上包括这样独立的四个单位;可容一百小榻的托儿所,六个这样单位:虽则在经济的管理和医药的指导方面是在一个屋子里统一着的。每一单位的房屋有一个分开的门,里面有这样的布置:招待室(即送进儿童及抱回儿童换衣时用的,附有母亲休息室),职员盥洗室(厕所在内),游戏室(须附有露台),卧室,膳室,和儿童盥洗室(厕所在内)。儿童用的各室及露台均须朝南。
除这样分开独立的布置外,每个托儿所有一个医药室,一个办公室,一个洁净的被单及衣服贮藏室,一个待洗的被单衣服贮藏室,一个厨房,一个杂物贮藏室等。较大的托儿所还另有一个隔离的部分,专备有微病的儿童之用。
上述的布置,是新式托儿所的设备,像红伟的托儿所大概已合此标准,且有个大花园围着,但并非个个托儿所都已合此规定,这至少是他们所希望都能达到的标准。
以上是关于房屋设备的大概,其次要谈谈儿童入所后的每日程序:
每晨儿童由母亲送入托儿所后,先由受过训练的看护妇视察一番——她量他的温度,察看他的喉咙,他的皮肤,询问他的母亲当他在家时有何不适的感觉等等。
随后把儿童的内衣和外衣脱下,放置在一个特备的小橱内,替他穿上一件小“围衣”(wrap),抱入盥洗室,较大的儿童洗个蓬浴,较小的就洗个盆浴。
浴后穿上托儿所特备的内衣和外衣,把他加入他的一小组里去。各次用膳,下午睡觉,散步游戏等等,是程序中应有的节目。现在举一个每日程序表如左,以示一例:
托儿所按日程序表
(一岁至两岁的儿童,上午七时至下午七时在所)
七点至七点三十分:儿童到所,入便所,蓬浴,洗涤。
七点三十分至八点三十分:随意活动及游戏。
八点三十分至九点:洗手,早餐。
九点至九点十分:有组织的作业。
九点十分至十点四十分:入便所,加衣准备出外散步,散步。
十点四十分至十一点三十分:脱外衣,入便所,洗手,用膳。
十一点三十分至两点三十分:脱衣准备睡觉,睡觉。
两点三十分至三点十五分:睡醒,穿衣,入便所,随意活动及游戏。
三点十五分至三点四十五分:洗手,吃下午餐。
三点四十五分至四点三十分:随意活动,入便所。
四点三十分至五点四十五分:游戏,有组织的作业。
五点四十五分至六点四十五分:儿童被带回家。
托儿所的按日程序须依儿童年龄的大小而变异,这个表当然不过表示大概而已。
这种按日程序有一个很可注意的要点:那便是尽力增强儿童的体格,使他更加强健,更加稳固。关于这一点,有医生负责督察指导。关于预防儿童疾病如种牛痘等等,均由医生用科学方法实行。
关于含有教育意味的工作,特别注意使儿童在早年对周围的世界就具有一团高兴的(或欣然的,乐观的),集体的(或合群的),唯物观的态度。
其次也注意于养成具有活动能力和独立精神的儿童,习惯于工作,同时也知尊重他人的工作。
儿童除参加有组织的运动游戏外,也有时候自由地随意地做他们自己所喜欢的游戏,由此启发他们的创造的活动力,托儿所里所用的材料是:种种的玩具,木块,户外游戏的设备如运物的手推车,小铁铲等等,绘画的材料,纸,铅笔等等。
儿童受着集体的社会的教育:教他们怎样为着他们的小社会的利益,参加公共的活动,和别人合作。教他们怎样彼此互助:当脱衣穿衣的时候,当游戏的时候,以及在其他有任何机会的时候,较大的儿童要辅助更小的儿童,年龄相若的也须彼此互助。
关于儿童对于他们的周围和自然的现象,托儿所里的“教育看护”(托儿所里的看护妇分两种,一种为“医看护”或仅称看护,一种为“教育看护”或即称教师)努力使他们养成唯物观态度;其要点在不使儿童听到荒诞无稽的故事,使他们由直接的视察,熟悉自然现象的因果。托儿所的教育要努力使儿童在早年的幼童时期就打好将来对人生具有唯物观概念的基础。
此外托儿所也注意儿童养成必须的卫生习惯(合于健康的习惯)——例如每次用餐以前必须洗手,每日须刷牙,要到便所去的时候即对看护妇说明等等。
托儿所的主任多由工业界女工出身的,对于工人有充分的信任和敬重。这主任负责主持托儿所里关于组织及经济方面的工作。
托儿所通常只在日间收容儿童,但有的托儿所应实际上的需要,也有开着二十四小时的,尤其是为着那些从事交通事业方面的运输或电报,如火车上的职工等,或是要在夜间入学,或需要于夜间充分休养的,那末儿童可全日夜交给托儿所保育,只于休息日领回。
最后还有一点可述的,那便是托儿所和儿童家属间的联络;因为如果家庭的环境不合于儿童的保育,那末儿童在托儿所里所得的益处,也许要相消。因此托儿所觉得也负有改良儿童家庭环境的责任,关于这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由教育看护轮流到儿童家庭去访问观察,和他们的母亲晤谈,给与需要的指导;一种是在托儿所里按时招集儿童的父母开会,灌输“父母教育”。在这种会议的时候,由医生或主任报告所内的工作近况及保育儿童方面应特加注意的种种要点;并和家属讨论改善的方法,家属并推举代表参加“托儿所参议会”(有关系的工厂或机关也派有代表参加),这样使托儿所和家属间发生密切的关系,不但可间接获得实施“父母教育”的功效,而且也可以获得家属对于托儿所的热诚赞助和信任。
关于托儿所的设立,当然有一点最重要的是替劳动民众作大规模的实施,不是只顾到少数人的利益的。
一九三五,一,十四,晚。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