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灭六国统一天下 行专制愚弱人民
- 第二回 侈东封海上求仙 肆南游江中遇险
- 第三回 博浪沙始皇遇刺 下邳桥张良受书
- 第四回 游兰池始皇遇盗 筑长城蒙恬防胡
- 第五回 焚诗书李斯建议 筑阿房卢生进谋
- 第六回 兴大狱儒生受坑 避暴秦方士入海
- 第七回 比封君传披货殖 礼贞妇台筑怀清
- 第八回 惊恶兆始皇道死 行废立赵高首谋
- 第九回 二世篡位咸阳宫 始皇归葬骊山墓
- 第十回 听奸言大行杀戮 纵淫乐遍肆诛求
- 第十一回 言壮志陇畔辍耕 误军期戍卒发难
- 第十二回 假神道鱼腹藏书 收众心狐鸣篝火
- 第十三回 谋激众胜广起兵 谏称王耳余献策
- 第十四回 拒楚兵章邯胜敌 略赵地武臣称王
- 第十五回 定燕地韩广自立 救赵王厮卒奏功
- 第十六回 杀武臣李良叛赵 刺陈胜庄贾降秦
- 第十七回 据江东项梁起义 战胡陵秦嘉败亡
- 第十八回 谈神话汉祖感生 屈下僚亭长肆志
-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
- 第二十回 刘邦起兵诛沛令 范增献计立怀王
- 第二十一回 二世肆虐行督责 李斯下狱具五刑
-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
- 第二十三回 屯安阳宋义被杀 救钜鹿项羽立功
- 第二十四回 盟洹南章邯投降 据陈留丽生献策
- 第二十五回 下宛城长驱进兵 愚二世指鹿为马
- 第二十六回 二世被杀望夷宫 赵高受戮咸阳市
- 第二十七回 入关中约法三章 屯新安坑卒廿万
- 第二十八回 项伯夜走灞上 军沛公身困鸿门宴
- 第二十九回 图沛公项庄舞剑 说项羽樊哙当筵
- 第三十回 封诸将项羽称霸 送汉王张良进谋
- 第三十一回 漂母进食怜王孙 萧何单骑追韩信
- 第三十二回 韩信登坛拜大将 汉王起兵定三秦
- 第三十三回 项羽遣人杀义帝 陈平渡河投汉王
- 第三十四回 汉王为义帝发丧 项羽战彭城大捷
- 第三十五回 议灭楚张良运筹 勉事汉王陵有母
- 第三十六回 识薄姬许负善相 虏魏豹韩信立功
- 第三十七回 下井陉阵开背水 获左车计降强燕
- 第三十八回 隋何舌辩动枭雄 汉王智术驭悍将
- 第三十九回 张良借前箸代筹 陈平用巨金行间
- 第四十回 饭草具楚使中计 发背疽范增道亡
- 第四十一回 纪信诈降脱汉王 彭越乘虚袭梁地
- 第四十二回 汉王计夺韩信兵 彭越潜断楚军后
- 第四十三回 曹咎违令败汜水 项王挑战却楼烦
-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
- 第四十五回 袭临淄郦生受祸 破龙且韩信称王
- 第四十六回 说韩信武蒯进策 划鸿沟楚汉议和
- 第四十七回 战垓下项王被围 歌楚帐虞姬殉节
- 第四十八回 楚霸王乌江殒身 汉高祖汜阳即位
『秦朝野史』第四十一回 纪信诈降脱汉王 彭越乘虚袭梁地
- 本章共 2.3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汉王被楚兵围在荥阳,粮食将尽,正在无计可施,忽有将军纪信来见。屏退左右密说道:“现在楚兵势盛,攻城甚急,城中兵少食尽,眼看荥阳不能保守。但失却荥阳,尚是小事,大王万乘之躯,关系甚重。处此危城,甚属危险,一旦城破,如何脱身?必须及早预为打算。若令诸将保护,冲杀出去,纵然得脱重围,兵士必多死伤,项王闻知,定起大军随后追赶,亦难走脱。臣今想得一计,必须如此如此,使楚军不作防备,大王便可乘机逃出。”
汉王听了,说道:“此计固妙,但是于将军身上甚有不便,如何是好?”纪信慨然道:“臣素受大王厚恩,今得杀身以报,臣之愿也!”汉王见纪信言出至诚,心中大加感动。因谢道:“将军忠义之气,可动鬼神,但愿此去,天佑保全,异日天下平定,自当共享富贵,永不相负!”纪信道:“大王既用臣计,事不宜迟,以速为妙。”汉王允诺。
纪信辞了汉王,才出宫门,恰好陈平入见,汉王便将纪信言语告知,陈平听毕,称:“善!”因又献计道:“荥阳地关重要,大王虽去,须留军队把守。但纪信此去,若无军队一同出城,楚人未必肯信。现在城中粮食无多,妇女尚众,不如趁夜间将妇女扮作兵士,身穿盔甲,开门放出,只说城中食尽,我等各自逃生。似此办法,一则可坚楚人之心;二则可省城中食料;三则可留军队守城。”汉王也就依言,因又说道:“汝二人之计,皆恐瞒不过范增。今幸范增已去,彼军无人识破,吾可安然行事。”
于是汉王先遣使者前赴楚军,诈称汉王明日出降。项王闻言大喜,立即允准,打发使者回报。又转念道:“汉王诡计多端,莫非其中有诈?”便传令各军,暂行停止进攻,仍各按营伍驻扎。楚军将士闻得汉王来降,尽皆懈怠。到得夜半,驻在东门楚军,忽见城门大开,城中涌出无数人来,黑暗中辨不清楚,隐约身穿盔甲,像是兵队,还疑汉兵前来劫营,急持兵器出外锓敌。及至来人走近,但听说是因为:“城中无食,汉王明早出降,我辈只得各自逃生。”楚军闻说,愈加相信,也不知出来之人尽是妇女,便自任其过去。此信传到驻扎西、南、北三门楚军,人人心想:“汉王明早是由东门出降,我辈坐守此间,无所事事,不如往看热闹。”待至天明,三处将士不约而同,一齐抛下空营,前往东门观看。
到了次日,纪信早起,辞别汉王,身穿龙袍,头戴冕旒,乘坐汉王御车,排齐仪仗,出了东门,诸将闻知,尽来相送,人人为之坠泪。汉王早探得西、南、北三门楚兵均已不在,遂留韩王信、周苛、枞公、魏豹四人领兵守城。自己带同张良、陈平及诸将共数十骑,悄悄开了西门逃向成皋而去。周苛见纪信、汉王都已去了,便命将城门关闭,照常派兵把守。当日,楚兵一早即在东门外围观,真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开。等候良久,始远远望见城门开处,一簇车马出来。此时万头攒动,争先观看,只见前导之人,各执旌旗羽盖,拥定龙车,车中黄罗伞下,端坐着一位王者,面目辨不清楚,都道真是汉王来降,人人心中都替项王欢喜,齐呼“万岁”!拍掌称庆,欢声如雷。
来车直到楚军营前停住,军吏入内通报。项王正坐在中军帐上,闻说汉王果然来降,心中甚喜,立即传令入见。纪信昂然下车,入到庭中,挺立不跪。项王望下一看,来人虽然穿着王者衣服,相貌却并不是汉王。便问左右将士道:“此人岂是汉王?”楚军将士与汉兵交战日久,无人不认得汉王,只因先前被仪仗遮蔽,所以都不觉得,也无人疑其是假,及被项王动问,各人方始认真细看,果然不是汉王,大众都呆了半响。项王心想:“中了汉王诡计!他一定乘机逃走。”遂急喝问纪信道:“汝不是汉王,汉王到底何处去了?”纪信直答道:“已出荥阳城了。”项王大怒,拍案厉声问道:“汝是何人?竟敢大胆冒充汉王,前来欺我!”纪信挺身答道:“我乃大汉将军纪信是也,特设此计,救得汉王出城。已料定汝等无识之徒,不能窥破。我此来功成愿足,早办一死,任汝如何处置,何必多言?!”
项王听了,大怒道:“我若将汝一刀两段,尚觉得太便宜了汝!必须令汝慢慢受苦,方足泄我胸中之气。”遂吩咐左右:“将纪信捆绑起来,就空地上架起柴薪,用火烧死。”左右答应,即将纪信推下。纪信面无惧色,至死大骂不绝。后人有诗叹道:
忘身救主古无俦,不忍君王作楚囚。
汉寝只今无麦饭,将军庙食尚千秋。
汉王与诸将出得荥阳,走入成皋,闻说纪信被项王烧死,汉王大哭一场。遂起驾西回关中,征集大兵,预备再往荥阳,与纪信报仇。忽有辕生求见,献策道:“我兵与楚在荥阳相拒年余,我常受困,为今之计,大王当出兵武关。项王闻之,必然引兵南来迎敌,大王坚守,勿与之战,使荥阳、成皋之间暂时得以休息。且韩信、张耳亦得抚定赵地,联合燕、齐,待得燕、齐既定,然后大王再回荥阳。如此,则楚兵应行防备地方甚多,备多则力分,我兵从容休养一时,复与之战,楚必破矣!”汉王依从辕生之言,移兵南下,随带英布,一路收聚兵士,直到宛城驻扎。下令军中挖掘深沟,筑起高垒,坚守营寨。项王闻得汉王在宛,果然自领大兵前来,一连挑战数日,汉兵只是不出。欲待进攻,又因汉兵防守甚密,不能取胜。项王正在焦燥,忽据探报:“彭越引兵渡过雎水,与楚将项声、薛公战于下邳,楚兵大败,薛公被杀,现在彭越乘胜进攻,楚地势甚危急。”
原来,彭越自奉汉王命为魏相国,领兵取得梁地十余城。后来汉王兵败,彭越一路逃回荥阳,楚兵随后赶来,经过粱地,将彭越所得十余城,尽数夺回。彭越收聚败兵,北到河上。汉王又时常遣人到来,命其作为游兵,不时袭攻楚兵后路,绝其粮草。此次闻得项王南去,彭越故特乘虚进攻。项王闻报,连忙退兵,东击彭越,留大将终公领兵围守成皋,以拒汉兵。汉王闻说项王兵退,也不追赶。却引军北行,杀败终公,入得成皋,暂行驻兵。
一日,汉王忽得探卒报告:“彭越与项王战个大败,仍领兵渡过雎水,向北逃奔而去。”汉王心想:“彭越既败,项王又要来攻?”果然不过几日,复有探卒来报说:“楚兵攻破荥阳城,即日起兵来攻成皋。”汉王得此两路败报,心中大惊!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