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孙待诏史记世系
- 第二回 唐天子开科取士
- 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
- 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六回 郑畋大战朱全忠
- 第七回 敬思奉诏宣晋王
- 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 第十回 安敬思牧羊打虎
- 第十一回 李晋王阅兵试箭
-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岭关
- 第十三回 李晋王河中会兵
- 第十四回 鸦馆楼朱温赌带
-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绝海
- 第十六回 德威力救李存孝
-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杀四将
- 第十八回 存孝火烧永丰仓
-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将灭黄巢
- 第二十回 灭巢山黄巢自刎
-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驾还朝
-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彦章
- 第二十三回 朱温火烧上源驿
-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权封爵
- 第二十五回 晋王勘问田令孜
- 第二十六回 朱温掣剑挟王铎
- 第二十七回 刘知远大战梁兵
- 第二十八回 李晋王同台解围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计逼五侯反
-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邓天王
-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挟高思继
- 第三十二回 五牛挣死李存孝
- 第三十三回 晋王痛哭勇南公
-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夺勇南柩
-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迁都汴梁
- 第三十六回 晋王起兵伐朱温
- 第三十七回 宝鸡山存孝显圣
- 第三十八回 彦章智杀高思继
- 第三十九回 建瑭智擒傅道昭
- 第四十回 赵霸入汴诓军粮
-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焦兰殿
- 第四十二回 五龙逼死王彦章
-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据守大梁
-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圣
- 第四十五回 潞王夺位登天下
-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关
- 第四十七回 废帝遣将追公主
-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 第四十九回 桑维翰献策取城
- 第五十回 石敬瑭洛阳即位
- 第五十一回 晋兵智困王延政
- 第五十二回 刘知远奉命出师
- 第五十三回 文宝赚关杀戴礼
- 第五十四回 飞虎据守铁笼山
- 第五十五回 弘肇活捉孙飞虎
- 第五十六回 立齐王重贵为帝
- 第五十七回 幼主称臣降契丹
- 第五十八回 汉主谋杀史弘肇
- 第五十九回 郭威为众加黄袍
- 第六十回 周少主禅位宋祖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五十五回 弘肇活捉孙飞虎
- 本章共 1.5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5
知远接得诏书,心中不悦,进退两难,正在疑惑不决。史弘肇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功在垂成,而诏班师,他日之祸,自今日始矣!兵贵神速,只管进兵平复镇州。班师而回,随朝廷发落。”知远传令进兵,史弘肇手执团牌登山,先砍死十余人,郭威从后一跃上城。史弘肇捉了孙飞虎,郭威一锏打死刘真,曾杰正走,被晋兵砍为肉泥,放火烧了营寨。知远叫刀斧手斩了孙飞虎,号令大军来到镇州。安重荣唬得魂不附体,与众商议,再差人结纳契丹主来相助,一边令张仲达出马。与史弘肇比手数合,被史弘肇一刀挥作两段。大军围了四门攻打。报安重荣:“张仲达被杀死,人马困了城池。”安重荣半晌无语。董琦说:“明日主公亲临阵,末将愿为先锋。”张伸德回府,寻思个自尽去处,免被晋人所辱,径入后园,投于绿荷池中而死。
安重荣领兵将出城,报知知远,知远出阵,大骂:“反贼下马受死!”举安汉刀就砍。安重荣副将周虎举枪急架,又被知远斩于马下。安重荣便走,知远直入北阵。郭威遇着董琦,一矛刺死。安重荣走入城中不出,知远一连困了四十余日。时乃六月,城中无水,多有思献城者。牙将胡衍见城中干暴,与众商议,写书拴于箭头上,射入晋营通信息,里应外合取城。知远得书,即传令众军接应。三更时分,胡衍引众开了水碾门,放起火炬,大叫晋兵入城。史弘肇先杀入城中,安重荣惊惶,匿在民家躲避。天明,知远入城安民,胡衍请罪,知远说:“你有献城之功,免了前罪。”民家献出安重荣,知远令囚起解回京城。次日,知远拨将守镇州,传令班师,到京城朝见晋主,奏知平服镇州。晋主大悦,旨下斩讫安重荣,将首级函封,差使送去见契丹主。封知远为邠州太原府节度使,便往镇守太原去了。
却说契丹主见送安重荣首级来,大怒曰:“石郎为天子,从何得来?”即发使回见石郎,说:“吾有带甲二十余万,若再如此违我言语,即统兵来中原,立他姓为君。”使命喏喏而回,将契丹主之言奏知晋主。晋主不悦,退入宫中,忧愤成疾。大臣桑维翰等入宫中问安,晋主流涕曰:“不济事矣!坐卧不安,夜见强魂来宫中索命。”病势沉疴,渐渐危笃。差使捧诏宣知远还朝。天福七年,刘知远班师还到洛阳,入宫朝见晋主。主曰:“朕忍死以待卿回,今日得面,无遗恨矣!”知远曰:“臣在建州得手诏,闻陛下龙体有恙,恨不能插翅飞至阙下,省视陛下。”晋主宣齐王重贵并皇后张氏、宰相冯道及景延广等,齐至御榻之前。晋主曰:“朕太子重睿年幼,不堪掌社稷之重任,今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安人民,幸有皇侄重贵,可居此位。愿汝众卿以伊尹、周公之心为心,俟重睿稍长,传位与之。诚宗庙生灵之大幸,亦吾家之大幸也。”言讫,唤齐王近前,复指刘知远曰:“汝众臣为证,此位当还重睿,毋负朕心。”知远流涕,众皆伤感。晋主口不能言,须臾而崩。时天福七年正月上旬也,寿五十一岁,在位七年。史臣断曰:
晋祖以唐朝禁脔之亲,地尊势重,迫于猜疑,请兵契丹,赂以州邑,而取人之国。以中国之君,而屈身夷狄,玩好珍异,旁午道途,小不如意,呵责继之,当时朝野,莫不痛心,而晋祖事之,殊无赧色。夫似古人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犹且不为,况附夷狄以伐中国,又从而取之者乎?《纲目》书晋王尊号于契丹,契丹加晋王尊号,所以着中国事夷狄,首足倒悬之极,其恶契丹,而贱敬瑭也,甚矣!
逸狂有诗责晋之君臣云:
智短才疏石敬瑭,闺闱嫌隙祸萧墙。
结连北虏颜何厚,反下三关罪莫当。
屈膝称臣甘耻辱,请封割地坏纲常。
奸臣阿附桑维翰,十二年来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