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孙待诏史记世系
- 第二回 唐天子开科取士
- 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
- 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六回 郑畋大战朱全忠
- 第七回 敬思奉诏宣晋王
- 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 第十回 安敬思牧羊打虎
- 第十一回 李晋王阅兵试箭
-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岭关
- 第十三回 李晋王河中会兵
- 第十四回 鸦馆楼朱温赌带
-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绝海
- 第十六回 德威力救李存孝
-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杀四将
- 第十八回 存孝火烧永丰仓
-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将灭黄巢
- 第二十回 灭巢山黄巢自刎
-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驾还朝
-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彦章
- 第二十三回 朱温火烧上源驿
-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权封爵
- 第二十五回 晋王勘问田令孜
- 第二十六回 朱温掣剑挟王铎
- 第二十七回 刘知远大战梁兵
- 第二十八回 李晋王同台解围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计逼五侯反
-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邓天王
-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挟高思继
- 第三十二回 五牛挣死李存孝
- 第三十三回 晋王痛哭勇南公
-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夺勇南柩
-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迁都汴梁
- 第三十六回 晋王起兵伐朱温
- 第三十七回 宝鸡山存孝显圣
- 第三十八回 彦章智杀高思继
- 第三十九回 建瑭智擒傅道昭
- 第四十回 赵霸入汴诓军粮
-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焦兰殿
- 第四十二回 五龙逼死王彦章
-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据守大梁
-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圣
- 第四十五回 潞王夺位登天下
-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关
- 第四十七回 废帝遣将追公主
-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 第四十九回 桑维翰献策取城
- 第五十回 石敬瑭洛阳即位
- 第五十一回 晋兵智困王延政
- 第五十二回 刘知远奉命出师
- 第五十三回 文宝赚关杀戴礼
- 第五十四回 飞虎据守铁笼山
- 第五十五回 弘肇活捉孙飞虎
- 第五十六回 立齐王重贵为帝
- 第五十七回 幼主称臣降契丹
- 第五十八回 汉主谋杀史弘肇
- 第五十九回 郭威为众加黄袍
- 第六十回 周少主禅位宋祖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杀四将
- 本章共 3.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5
却说李嗣源与耿彪斗上三合,耿彪大怒,取鞭在手,逼开画戟,喝声休走!嗣源躲身不及中了一鞭,吐血逃走。耿彪回营来见葛从周说:“小将出马,正遇着李嗣源,被我一鞭打得吐血,拨马走了。”从周说:“这是你的头功。”耿彪说:“这样功一百件也不算,只待活捉了李存孝才是头功。”却说李嗣源败走回营,望父王拜曰:“真个不是存孝造反,乃是邓天王定此犯将计。”德威曰:“我观存孝是个忠臣。”急叫放了存孝。存孝望父王叩头,晋王说:“不干你事,是巢贼部下邓天王定此计,险些屈杀了英雄。”存孝曰:“儿去拿得邓天王来,方见是实。”拜辞父王,径过黄河。
却说安休休四将接着存孝,将前事问答一番。次日,存孝领兵到营前索战。葛从周问曰:“谁敢出马?”耿彪道:“小将愿出马对阵。”即时跃马出营,来到阵前。只见存孝身不满七尺,骨瘦如柴,脸似病夫,拍马抡刀就砍。被存孝逼开刀,展猿臂,活拿耿彪过马来。一手攥着脖子,一手拿着左腿,按在马上撅做两截,摔下马来。又来索战。军士报与从周,说耿彪被存孝拿去,撅做两截。从周大惊:问谁敢再去对阵。张龙、李虎向前进曰:“二将愿往。”领兵出营,拍马抡刀,望存孝砍来。被存孝举起毕燕,把张龙打成两段。李虎挺枪就刺,存孝浑铁槊起处,登时打死。又来索战。从周大惊:“似此怎了?”又闪出崔受向前曰:“小将领兵出营。”跃马向前,高叫:“存孝认得大将崔受么?”拍马拈枪就刺。存孝逼开枪,大喝一声:“贼将走那里去?”即把崔受拿过马来,只一摔,摔做一块肉泥。杀军大半,拨马回营。四将接着,且问胜负如何。存孝说:“今日这一去,摔死崔受,撅死耿彪,逼死张龙,打死李虎,杀得他兵逃将丧。”四将安排酒席与存孝贺功,十分欣喜,一面差人过黄河报与晋王知之。
且说晋王在帐中与德威商议,存孝过黄河去擒邓天王,未知胜负如何。正话间,忽报存孝差一小校飞报军情。晋王唤至帐下问曰:“存孝曾出阵否?”小校曰:“将军出阵连杀四将,至后无人敢出,方始收兵回寨。”晋王问曰:“四将是谁?”小校将姓名逐一细说一遍。晋王听罢大喜曰:“吾儿果是英雄。”德威曰:“杀此四将,足显手段,破黄巢在此人身上。”又曰:“可颁赏赐劳慰,令他们用心破贼,不必轻自离营过河来此提调进攻之策。”晋王从议,差人赍送赏赐再抚三军。小校依命,回至本营报存孝曰:“大王不胜之喜,令差人赍送赏赐来此,现在营外。”存孝即将赐赏散给军士,吩咐军人过河回报,遂与四将练兵,准备厮杀,不在话下。
却说军士报与从周曰:“崔受被他拿去,摔做一块肉泥。”把满营军士唬得魂飞天外,魄落重泉。下面闪出一将张权,向前禀曰:“小将有一计愿献麾下。”从周问有何计。张权曰:“我这计是停兵计。总兵可写一封书,差个得当军人送与存孝,叫他停兵三日不战,第四日先布一个长蛇阵与他破。总兵领大兵四十八万,顺黄河西岸,接次魏南三县、华州华阴县安营,直抵潼关,布下七十二座连珠阵,把这牧羊子赚到中间,轮流挑战。就算他浑身是手,能砍得许多?务要生擒这贼,碎尸万段。”葛从周曰:“此计可成大功。”急写了书,差两个军士送去。
却说存孝在帐中,正与四将饮酒,把营哨军报云贼将差人下书。存孝叫军士放他进来。二人禀曰:“小的是葛总兵差来下书的。”将书呈上,存孝叫安休休开看。安休休念云:
“大齐总兵官葛从周端肃书拜大唐飞虎将军麾下:仆闻胜败兵家之常事,两军相斗,未必全捷。昨者,将军摔崔受于沙场,撅耿彪于马下,张龙、李虎相继而亡,士卒一闻,靡不丧胆。然屯兵于黄河左右,布阵深为不便。将军既为盖壤英雄,乞停兵三日,姑待第四日布成阵势,将军如破得此阵,某等即献长安,甘为末卒。如蒙轻挥彩颖,早赐批回,则将军宽洪之量不浅也。某临书不胜冰兢之至。金统四年三月,上浣从周再拜。”
安休休读罢,谓存孝曰:“葛从周书词狂妄,可作一书回他。”存孝曰:“征战之际,只论武,谁来论文,要回书做甚?只就书尾写批允二字便是。”安休休曰:“太保所见极当。”存孝唤来将问曰:“你营中将有几百员?军有几百万?”来将曰:“我营中将有四百余员,军有四十八万。”存孝曰:“你去回葛从周,这些军将却不够我杀,叫他再去长安领四十八万军来,不杀得他片甲无回,誓不为大丈夫。”来将领诺,回覆从周,呈上批允原书,将存孝所言细说一遍。从周听罢,谓张权曰:“计若不成,莫若走回长安。”权曰:“存孝一勇之夫,不谙阵法,擒此人必矣。”从周依言,次日领兵出营分拨,一连三日,布成一字长蛇阵。
且说存孝与四将俟期打阵。探马飞报布阵已完,第五日存孝领四将披挂上马,统兵直至阵前一看,只见枪刀戈戟,高高下下;旗幡金鼓,整整齐齐,犹如铁桶一般。存孝看毕,问众将曰:“尔等识此阵否?这阵布得有理,居中布着蛇头,南首布着蛇腰,北首布着蛇尾,名为一字长蛇阵,又名兔守三穴阵。”四将曰:“何为兔守三穴?”存孝曰:“若先击头,则腰尾应;若先击腰,则头尾俱应;若先击尾,则头腰俱应。必须三处俱击,方能破得。吾自领军一千击头,你四将每二人领军一千去击腰、尾。三支军马,务宜互相救应。”吩咐已毕,存孝领军直从阵头击来。当先一马迎住,存孝问曰:“来将是谁?”答曰:“吾乃大将张权。”权问曰:“你乃何名?”存孝曰:“大唐飞虎将军李存孝,你尚不知名耶?”权大怒,拍马抡斧便砍。战不一合,被存孝一槊打得头如粉碎,翻落马下。阵中四十八员健将,见张权落马,大喊一声,一起跃马直逼存孝,团团围定。存孝全无惧怯,左冲右突,一槊一将,把四十八员健将尽数打死。薛铁山、贺黑虎、薛阿檀、安休休四将,望见阵势已破,贼兵散乱,招集两支军马合为一处,直杀入贼营。贼措手不及,葛从周慌忙上马奔逃,其余兵卒,十伤八九,剩得些小卒各自逃生,俱与从周径奔长安内去。这一阵存孝杀了猛将五十余员,精兵四十余万尽皆溃散,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两支兵杀入长蛇阵,怎见得?但见他:
杀大将,连人带马;追小卒,弃甲丢枪。鞭中金盔,脑顶天庭俱粉碎;简伤铁甲,毫毛骨肉尽分张。浑铁槊动摇,恰似蛟龙现爪;毕燕举起,犹如猛虎攒羊。愁云黯黯尸横野,怨气腾腾血染场。只为长蛇一阵,惹得祸起萧墙。正是:杀入长安无敌手,天叫巢贼一时亡。
即时取了魏南三县,夺了华州华阴,径到潼关。存孝回头看,三处人马俱没有了。存孝问:“我军人马还有多少?”四将答曰:“只有十三名,连我五个共有一十八骑。”存孝道:“这十三名小军,也和我似兄弟一般好汉。且过潼关去着!”径杀到霸陵川,杀了七日七夜,存孝肚中饥饿,杀到巢营抢些粮食,接济这十八骑人马。赶得巢兵马不停蹄,径赶过霸陵川。葛从周怨道:“张权这贼惹出这场大祸!”报军来到长安,葛从周叫军士快进长安城。时李存孝亦进长安城来了。存孝原来不知是长安,若知是长安,纵有赵云包天大胆,决不敢赶进此城。有诗为证:
张权诡计总寻常,存孝英雄不可当。
一字长蛇冲破了,伫看烧毁永丰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