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孙待诏史记世系
- 第二回 唐天子开科取士
- 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
- 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六回 郑畋大战朱全忠
- 第七回 敬思奉诏宣晋王
- 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 第十回 安敬思牧羊打虎
- 第十一回 李晋王阅兵试箭
-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岭关
- 第十三回 李晋王河中会兵
- 第十四回 鸦馆楼朱温赌带
-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绝海
- 第十六回 德威力救李存孝
-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杀四将
- 第十八回 存孝火烧永丰仓
-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将灭黄巢
- 第二十回 灭巢山黄巢自刎
-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驾还朝
-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彦章
- 第二十三回 朱温火烧上源驿
-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权封爵
- 第二十五回 晋王勘问田令孜
- 第二十六回 朱温掣剑挟王铎
- 第二十七回 刘知远大战梁兵
- 第二十八回 李晋王同台解围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计逼五侯反
-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邓天王
-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挟高思继
- 第三十二回 五牛挣死李存孝
- 第三十三回 晋王痛哭勇南公
-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夺勇南柩
-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迁都汴梁
- 第三十六回 晋王起兵伐朱温
- 第三十七回 宝鸡山存孝显圣
- 第三十八回 彦章智杀高思继
- 第三十九回 建瑭智擒傅道昭
- 第四十回 赵霸入汴诓军粮
-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焦兰殿
- 第四十二回 五龙逼死王彦章
-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据守大梁
-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圣
- 第四十五回 潞王夺位登天下
-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关
- 第四十七回 废帝遣将追公主
-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 第四十九回 桑维翰献策取城
- 第五十回 石敬瑭洛阳即位
- 第五十一回 晋兵智困王延政
- 第五十二回 刘知远奉命出师
- 第五十三回 文宝赚关杀戴礼
- 第五十四回 飞虎据守铁笼山
- 第五十五回 弘肇活捉孙飞虎
- 第五十六回 立齐王重贵为帝
- 第五十七回 幼主称臣降契丹
- 第五十八回 汉主谋杀史弘肇
- 第五十九回 郭威为众加黄袍
- 第六十回 周少主禅位宋祖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据守大梁
- 本章共 2.0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5
按本传五龙逼死王彦章,梁兵四散奔走,降者极多。唐兵径奔汴梁,远近守将,望风归降。时梁王闻彦章已死,乃聚宗族长幼,相向而哭。君臣商议破敌之策,皆莫能对,遂谓宰相敬翔曰:“汝尝言生子当如李亚子,教吾事唐,吾一时不从,以至于此。今事急矣,将若之何?”翔泣曰:“臣受先帝厚恩,殆将三世,名为宰相,其实朱氏老奴耳!事陛下,献言莫非尽忠,陛下不肯早图,致有今日,纵使陈平更生,诸葛复出,谁能为陛下计也?臣请先赐一死,不忍见宗庙丧亡。”因与梁王恸哭一场。城中尚有控鹤军数千,朱珪请率之出战,梁王不从,乃命王瓒驱市中百姓,登城守御。比及五日,唐兵打入大梁。梁王疑诸兄弟乘危谋乱,尽行杀之,至是梁之众臣,各怀愤怒,遂将朱友从绑出城来,为唐乱兵所杀。
当日,大唐众王子商议,皆言李存勖是晋王嫡子,志气远大,英雄无敌,当应天顺人以承大统,众人共立为帝。是日即位,称号后唐庄宗皇帝,改元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时张全义请迁都洛阳,唐主从之。封冯道为左右仆射,封李嗣源为行兵大总管,封郭崇韬为侍中。崇韬深有谋略,辅佐唐主以成帝业,至是权兼内外,谋猷规益,竭中无隐,拈引人物,他相受成而已。
却说唐主自灭梁后,溺于酒色,专事音乐,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优名谓之李天下。尝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言尚未绝,只见一人向前批其颊曰:“理(李)天下只一人,尚谁呼耶?”唐主视之,乃是一优人,姓敬名新磨,此人善于音律,尤精歌舞,甚得帝所钟爱,至是如此戏之。当时,诸乐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疾愤,莫敢出言。亦有交相附托,纳贿以干恩泽者,蠹政害人,恣为谗慝。且疏忌宿将,不恤军士。数出游畋,蹂践民间五谷,上下恣怨。
时有魏博将守瓦桥,留屯贝州,赵在礼据守邺城,遂谋作乱。唐主遣李嗣源率兵五万讨之。嗣源领命去讫,星夜到邺都扎了营寨。嗣源下令,命众军准备,次早进兵攻城。是夜,“从马直”指挥使部下军士张破败作乱,率众大噪,杀都将,焚营寨。比及平明,众兵各各持枪带剑,围逼中军。嗣源厉声叱而问曰:“你众人欲何所为?”众军齐声答曰:“吾等从主上十有余年,百战以得天下。今主上弃恩任威,且云克城之后,当尽坑魏博之军。我辈初无叛心,但畏死耳。今众议欲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道之军,请主上帝于河南,令公帝于河北,以为军民之主。”嗣源曰:“汝等是何言乎?”因泣下以谕众军士。军士于是厉声一呼,左右相从,即共拥嗣源入城。城中军士不受,城外众军挺枪混战,内外皆溃,嗣源诈言,方得出城。即欲招兵,以攻为乱者,安重诲曰:“不可,公既为元帅,不幸为凶人所劫,安可以攻之?不如星夜诣阙,以见天子,庶可自明,此弭乱之计也。”
嗣源听言,即日结束,南奔相州。正值李绍荣在唐主面前进献谗言,奏嗣源在邺城已叛,自立为帝。唐主信之。比及嗣源上表诉明其事,又为绍荣所遏,不能上达,嗣源由是疑惧。石敬瑭谓嗣源曰:“夫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安有上将与叛卒入城,他日得保无恙乎?今日事势如此,早宜决计。吾观大梁,乃天下都会之所,愿先取之,始可全身无事,此为上策也。”康义诚亦曰:“今主上无道,军民怨望,公若从众则生,守节则死。”嗣源曰:“吾亦知如此,恐招不义之名。”乃令安重诲移檄会兵,于是军声大振,遂以石敬瑭为先锋,李从珂为都总兵,引兵径入大梁。
此时李绍荣请唐主幸关东,召谕中原,唐主从之。及至万胜镇,闻嗣源已据大梁,诸军离叛,神色沮丧,乃登高叹曰:“吾不济矣!”即命旋师,径回洛阳。当日,与群臣正在商议御乱之策,忽闻禁中喊声大举,杀气冲天。唐主问是何处喧闹。近臣奏称:“‘从马直’指挥使、伶人郭从谦率所部兵,攻兴教门。”唐主听得大惊,急召救援。时朱守殷将骑兵在外,召之不至。唐主亲自率卫兵击之,乱兵四散,各自奔出门外。唐主乃引兵憩息于茂林之下,未及半刻,乱兵已烧兴教门,一拥而入。此时近臣宿将,皆解甲逃躲,独有指挥使李彦卿、军校何福进、王全斌十余人力战拒敌。俄而唐主为流矢所中,须臾而殂,彦卿等恸哭一回,不顾而去,左右皆从。伶人善友敛乐器覆帝尸而焚之。刘皇后见唐主已死,遂收拾金宝包裹数囊,系于鞍轿之上,与申王存渥及李绍荣焚嘉庆殿出奔去了。朱守殷领兵入宫,领宫人三十余个纳于其家,于是诸军大掠一番。是日,李嗣源至罂子谷,闻之大哭,谓诸将曰:“主上素为群小蔽惑,致有此失。吾今将安归乎?”逸狂诗曰:
灭梁继统后唐兴,何事庄宗政不明?
信任奸邪耽酒色,偏贪音乐宠优人。
迁都恣怨荒朝政,畋猎游观扰庶民。
自取乱亡何足惜,彦卿恸哭亦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