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孙待诏史记世系
- 第二回 唐天子开科取士
- 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
- 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 第六回 郑畋大战朱全忠
- 第七回 敬思奉诏宣晋王
- 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 第十回 安敬思牧羊打虎
- 第十一回 李晋王阅兵试箭
-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岭关
- 第十三回 李晋王河中会兵
- 第十四回 鸦馆楼朱温赌带
-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绝海
- 第十六回 德威力救李存孝
-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杀四将
- 第十八回 存孝火烧永丰仓
-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将灭黄巢
- 第二十回 灭巢山黄巢自刎
-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驾还朝
-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彦章
- 第二十三回 朱温火烧上源驿
-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权封爵
- 第二十五回 晋王勘问田令孜
- 第二十六回 朱温掣剑挟王铎
- 第二十七回 刘知远大战梁兵
- 第二十八回 李晋王同台解围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计逼五侯反
-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邓天王
-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挟高思继
- 第三十二回 五牛挣死李存孝
- 第三十三回 晋王痛哭勇南公
-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夺勇南柩
-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迁都汴梁
- 第三十六回 晋王起兵伐朱温
- 第三十七回 宝鸡山存孝显圣
- 第三十八回 彦章智杀高思继
- 第三十九回 建瑭智擒傅道昭
- 第四十回 赵霸入汴诓军粮
-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焦兰殿
- 第四十二回 五龙逼死王彦章
-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据守大梁
-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圣
- 第四十五回 潞王夺位登天下
-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关
- 第四十七回 废帝遣将追公主
-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 第四十九回 桑维翰献策取城
- 第五十回 石敬瑭洛阳即位
- 第五十一回 晋兵智困王延政
- 第五十二回 刘知远奉命出师
- 第五十三回 文宝赚关杀戴礼
- 第五十四回 飞虎据守铁笼山
- 第五十五回 弘肇活捉孙飞虎
- 第五十六回 立齐王重贵为帝
- 第五十七回 幼主称臣降契丹
- 第五十八回 汉主谋杀史弘肇
- 第五十九回 郭威为众加黄袍
- 第六十回 周少主禅位宋祖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邓天王
- 本章共 2.8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5
却说张凯中箭回寨而死。五侯商议传令调拨马军,当先冲阵,众分五路,私袭林墩口。中一路王重荣,左一路赫连铎,左二路曹顺,右一路周顺,右二路韩鉴,每一路约军一万,来到太原,解鞍歇马。此时存孝对晋王言曰:“五路军士,远来至此,身疲力乏。吾兵养成锐气,以逸待劳,若趁此擒之,不显儿是好汉。待他人马休息了三日,再去杀他,叫他死而无怨。”晋王曰:“吾儿存心仁义,谁能及之!”至是,见五侯兵来冲阵,遂自披挂,提毕燕,纵马出阵。只见对阵门旗开处,二十八将,一拥齐来,被存孝举起浑铁槊,不移时,力诛一十五将,余军惊散,各自逃生,杀军大半。是日天色已晚,存孝领兵退入并州城去。
却说邓天王运粮到寨,参见五侯。天王问可曾与晋王兵对阵否?众将皆曰:“已曾交战数阵,被存孝力诛一十五将,退入并州去了。”天王长叹一声曰:“誓杀此贼,以雪前耻。”即便绰枪上马,径到并州城下索战。有人报知晋王,晋王半晌无语,谓存孝曰:“不知此贼尚在,你昔年放他去学全武艺,已经一十二年,只怕你今日敌此贼不过。”存孝曰:“父王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此贼又到,吾必擒之。”遂披挂上马,领兵出阵,向前厉声骂曰:“打不死的逆贼,尚敢来此!昔日黄桑店被吾所擒,放声大哭,吾即放汝回去,学全武艺。今日莫非又来哭乎?”天王大怒曰:“吾昔日误中奸计,以老母尚在,欲全孝道,故发悲恸。今吾母已死,又学全了万人之敌,正欲斩汝首级,以雪前耻。”遂拍马挺戟,直取存孝。存孝持毕燕来迎。两马相交,未及数合,存孝逼开戟,大喝一声,天王措手不及,被存孝活擒过马。早有小卒报与晋王,晋王大喜,急叫:“我儿且休放下邓天王,待我备了贺功的酒,以显吾儿的威风。”此时,存孝在马上遂连饮了三杯,方把天王放在地下。军士一起拥向前来,将天王捆缚来见晋王。晋王此时也不问他是非,喝令武士推出斩之。逸狂诗曰:
黄桑昔日放天王,十二年来不忖量。
母死艺精无别虑,片时斩首自求亡。
却说存孝正在歇息间,忽然往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人救醒,扶至帐中。众将皆来动问,不知其意,尽愕然相顾,言曰:“五侯拥貔貅之众,虎踞鲸吞,不知此人如此,怎挫其威?倘彼兵再来搦战,如之奈何?”众人互相惊叹。原来存孝战了一日,用尽气力,满腔热血,连饮三杯冷酒,把那血逼住了;又卸去甲,中了风疾,心腹作痛,神思昏迷,寝食俱废。唤医者剂药调理,医者曰:“此疾乃风邪入内,急切难痊,须要一月将息,方可痊愈。”晋王令三军坚守各寨,不许轻出。
却说三日后,高思继运粮至寨,闻知众将屡次杀败,即时领兵前来搦战。晋王按兵不动,骂至日暮而回。次日又来,连骂三日。晋王恐存孝怒气激动,不敢报知。高思继直来寨前叫骂,要活捉存孝。晋王三番五次,只是遮掩,不使存孝知之。存孝虽在睡卧,心中已自知道连日直来寨前叫骂。
一日,高思继亲自点军擂鼓呐喊前来,直抵城下搦战,晋王拒住不出。存孝命军士唤安休休、薛阿檀二人入帐问曰:“何处擂鼓呐喊?”二人答曰:“乃是军中教演军士。”存孝曰:“何欺我也!吾闻五路军到城下辱骂几次,父王不令我知之。汝众兄弟为何不出?”二人答曰:“只为吾兄患疾,医者云慎勿使愤怒,则此疾即愈,故此不敢擅出。五侯之兵,果然连日在城下搦战,只是不敢报知。”存孝曰:“汝等不战,立意若何?”阿檀曰:“众兄弟皆欲暂且按兵不动,待吾兄病愈,然后出战。”存孝听罢,愤然起而言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以马革裹尸,岂可为吾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也?”言讫,即欲披挂上马。晋王知之,急来帐中止曰:“汝病未痊便欲出阵,恐怕力不敌众,则三军丧胆,锐气尽挫,军势不能复振。吾儿不必愤怒,我即遣人出战。”存孝于是止之。嗣源奋然曰:“贤弟未可造次。军马临城,若不出战,是吾怯也。愿领一千军,决一死战。”晋王从之,令嗣源同周德威、樊达点马步军一千出城迎敌。
却说李嗣源领兵出城,亲自当先,持刀跃马而来。且看来将如何打扮?但见:
凤翅盔,高攒金宝;浑金甲,密砌龙鳞。锦征袍,花朵簇阳春;锟铻剑,腰悬寒光喷。绣腿绒圈翡翠,玉玲珑带束麒麟。
上首的是神机军师周德威,足智多谋,经文纬武,惯使双刀。有词一首,但见:
如意冠,玉簪翠笔。绛绡衣,鹤舞金霞。精神凛凛映桃花,环珮玎珰斜挂。素道服,皂罗沿襈。紫丝绦,碧玉钩环。手中羽扇动天关,头上纶巾傲岸。贴里暗穿银甲,垓心稳坐雕鞍。胸中韬略鬼神瞒,文武双全师范。
又诗一首赞云:
天意生贤佐,残唐周德威。
胸中藏武略,心上运玄机。
智勇张良并,才能范蠡欺。
扫除巢贼乱,青史誉皆知。
下首是跳涧虎樊达,挺枪立马。后人亦有诗赞之云:
生居邺郡称英勇,惯使长枪气最雄。
跳涧虎名夸有力,试看此战可成功。
三人立马于阵前。五侯遣白马高思继领兵二万,布成阵势。思继将人马分作两队,列于步军之侧,势如两翼。左右马五十匹,大半皆是白马,高思继曾与羌胡交战,尽选白马为先锋,号为白马义兵,羌胡远见白马便走。怎见得思继英雄?但见:
戴一顶三叉紫金冠,冠口内拴两根雉尾;穿一领衬甲白罗袍,袍背上绣三个凤凰。披一副连环镔铁铠,系一条嵌宝狮蛮带。着一对云跟鹰爪靴,挂一条护项销金帕。带一张鹊画铁胎弓,悬一壶雕翎子箭。左手执一面金兽面防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右手使一条浑铁点钢枪,座下一匹银色梅花马。
百步斩人,无有不中。又有五言诗一首,赞高思继勇壮云:
白马高思继,征胡屡有功。
防牌悬猛兽,拭剑插飞熊。
义勇真无敌,雄威不众同。
渠知存孝病,诸将畏交锋。
当日两军对敌,思继出马,与李嗣源更不答话,共战四五十合。思继诈败逃走,嗣源引军赶入阵来。谁知思继已先埋伏,用手指挥,五千兵一起围定。嗣源在中间左冲右突,不能得出,周德威与樊达各自溃散。晋王在城上,望见嗣源困于垓心,慌问众将,谁人出马以救嗣源。薛阿檀曰:“小将愿往。”晋王遂命阿檀披挂上马,引部下壮士数十骑出城。晋王领将士在城上擂鼓呐喊,以助其威。阿檀引军离敌兵数里,遥与嗣源招呼。阿檩大叫一声,飞渡浅沟,众皆奋力而过。阿檀独自当先,奋力杀入。对阵副将谢墨迎之,不能抵敌而走。阿檀直至垓心,救了嗣源。回头看时,尚有数十骑在阵中,不曾离得重围。阿檀复回,杀入阵中,所到莫敢挡抵,再救出这一彪人马。正遇高思继拦住去路,被阿檀奋武冲散。嗣源跃马混战,五路军马大乱。安休休亦引军士大战敌兵,缓缓唱凯入城。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逸狂诗曰:
白马将军久战持,嗣源受困计无施。
阿檀奋勇冲开阵,谢墨奔逃始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