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自我演戏以来』文社
- 本章共 1.3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10-29
我们在社会教育团演了没有多久,就和前台发生了意见。大家就主张独立,我也赞成,于是另组一社,我取个名字叫“文社”。雨人草的缘起;经济由都督府庶务黄君湘澄担任;财政厅杨德邻君,还有个很忠实的革命同志吴君守贞,都来赞助。还有帮忙的就是文君经纬。我们说干就干,马上成功,就只差没有相当地点,因此大家计议用府学宫,许多旧绅士听见这个消息,群起反对。我们不动声色,黄湘澄拨给我几个兵,仗胆子的又有文经纬,他说:“他们有人阻挠,我们就杀人!”说着连夜打开府学宫的门,先把明伦堂的屋顶拆了,有人想反对,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如是又和工程处商量,借了些木料,连着七晚的夜工,把舞台造好。真快啊!真痛快啊!我们就在社会教育团那班先生们满街贴广告发传单,公然来反对我们的时候开台了!
第一个戏演的是《热泪》,第二个戏是《不如归》,第三个戏是《猛回头》,又翻了一翻《运动力》和《社会钟》。《热泪》和《不如归》真演得不错,《不如归》尤其好。可是生意不如在社会教育团的时候了。这有好几个原因:一因为社会教育团的那班人又在上海聘了开明社一班人来抵制,他们新到,我们抢不过他们;二来听说谭组庵先生有更换的消息,人心不安;三来府学宫到底不容易为民众所认识,而况且地方在北门,本来偏僻些。
黄湘澄始终是个健者。他把一切事情全交给我,丝毫不动地支持下去。有许多人去看过那边的戏,看着一个和尚一个筋斗翻在女子的裤下,因此对于我们的同情格外坚强,维持文社的心也就更进一步。
正演着戏,恰好遇见祀孔,县官来了没有乐舞,就商量让我们的军乐队吹一吹,军乐祀孔,却是头一次,看着觉得滑稽得很。
我在《不如归》里头,从浪子以至乳娘,什么都演过。在湖南却是马绛士饰演浪子(改译名康帼美),演得真好,人人说他一哭如鹤唳猿啼,不忍卒听。镜若饰武男,我尊饰片冈中将,张苏新饰中将夫人,惠仁饰姨妈,还有蒋苍松饰武男之母,评判很好。剧本本身却另外是个问题。
《热泪》的布景,比在日本的时候还要弄得好些。光线在那个时候,总算也还不错。田汉君那时来看过戏,我今年在他的自述里才知道的。可惜一张相片都没有留过。
我那时演的戏不多,他们看见我演《不如归》的乳娘,都说我演老太太好。可是不久我用《尤三姐》编了一出《鸳鸯剑》,我自饰尤三姐,大受欢迎。这是我取材于《红楼梦》的第一出戏。
我们当时的戏,不管好与不好,绝对遵守剧本,剧本不完全的戏,从来没演过。不过每天要换一个新戏,哪里有那许多剧本?于是我就主张演半个月停半个月。用半个月休息,以便从事研究。因此许多人看着我们非失败不可。也有人说我们没本事,比不上开明社那边排戏来得快而且滑稽有趣,我们却是取宁折不屈的态度,我始终坚持着没变,可是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
《鸳鸯剑》排出,生意有起色,而组庵离任了,汤贼芗铭衔袁世凯的命到了湖南。我所见他头一个德政,就是封文社,说我们是革命机关。
杨德邻、吴守贞、文经纬一一枪毙,黄湘澄被押,我们大家一哄而散。我不得已回到乡下,镜若他们就与湘春园的汉调戏班合作,混了两个月,回了上海。我真对不起朋友,我应当同和他们在湘春园演的,我应当同他们回上海,可是我万不得已,先回了乡下,过了年才又赶到上海和大家重整旗鼓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