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西施艳史演义
- ├ 第一章开宗明义
- ├ 第二章携李覆师
- ├ 第三章困守会稽
- ├ 第四章献赂请成
- ├ 第五章拒谏受降
- ├ 第六章江口送别
- ├ 第七章石室忍辱
- ├ 第八章尝粪复国
- ├ 第九章矢志报仇
- ├ 第十章造姑苏台
- ├ 第十一章苎萝访共
- ├ 第十二章溪边订约
- ├ 第十三章欢迎双美
- ├ 第十四章筑消夏湾
- ├ 第十五章贷粟练兵
- ├ 第十六章湖上采莲
- ├ 第十七章杀胥争盟
- └ 第十八章破吴投江
- 昭君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总论和亲
- ├ 第二章 深宫选妃
- ├ 第三章 拒谏点绣
- ├ 第四章 隐居课女
- ├ 第五章 闻信惊惶
- ├ 第六章 威逼应选
- ├ 第七章 馆驿献美
- ├ 第八章 忍痛长行
- ├ 第九章 旅邸思亲
- ├ 第十章 摹写艳影
- ├ 第十一章 画工索贿
- ├ 第十二章 改图倾陷
- ├ 第十三章 病榻哀吟
- ├ 第十四章 愿为胡妇
- ├ 第十五章 饯行惊美
- ├ 第十六章 诛奸出塞
- ├ 第十七章 琵琶诉怨
- └ 第十八章 青冢流芳
- 贵妃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奉诏朝天
- ├ 第二章 凤阙承恩
- ├ 第三章 两美相逢
- ├ 第四章 西阁争风
- ├ 第五章 玉鱼治疾
- ├ 第六章 癖嗜荔枝
- ├ 第七章 恃宠被黜
- ├ 第八章 剪发邀恩
- ├ 第九章 私通禄山
- ├ 第十章 洗儿赐钱
- ├ 第十一章 赏花开筵
- ├ 第十二章 曲奏清平
- ├ 第十三章 上巳修禊
- ├ 第十四 章华清避暑
- ├ 第十五章 夜半私盟
- ├ 第十六章 羯鼓催花
- ├ 第十七章 演风流阵
- ├ 第十八章 歌舞承欢
- ├ 第十九章 仓皇出奔
- └ 第二十章 马嵬赐缳
- 貂婵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忧心国事
- ├ 第二章 焚香告天
- ├ 第三章 计认干女
- ├ 第四章 当筵拜客
- ├ 第五章 惊艳赠冠
- ├ 第六章 觌面求婚
- ├ 第七章 勾引老奸
- ├ 第八章 歌舞献技
- ├ 第九章 连环巧计
- ├ 第十章 亭上密语
- ├ 第十一章 园中掷戟
- ├ 第十二章 假意自刎
- ├ 第十三章 病阻逆谋
- ├ 第十四章 庵会受杖
- ├ 第十五章 暗约佳期
- ├ 第十六章 激怒英雄
- ├ 第十七章 设谋诛奸
- └ 第十八章 遁踪禅关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第十八章 遁踪禅关
- 本章共 1.3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吕布匆匆来见王允,方知李催、郭汜,已将长安困得水泄不通,声声要捉拿王允、吕布,与董卓报仇。
吕布大怒,带了一千人马,冲杀出去,无奈外面的人马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吕布虽勇,手下兵微将寡,陷入重围,冲突不出,回看部下兵卒,已被杀尽,剩了单人独骑,若不拼命逃出,必至被擒,便奋起画戟,冲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遥望长安,火光冲天,杀声震地,知道城中有失,不敢回去,只得抛了家小,单身一人逃走去了。
貂蝉自从吕布去后,知道贼兵已临城下,未识外面情形如何,正在悬悬盼望,忽有家人前来报道:“温侯开城出战,陷入重围,不见回来。长安城中,不战自乱,已被贼兵攻破,王司徒为贼所杀。我们若不速走,必遭毒手。”
貂蝉听得王允已死,不胜悲伤,暗暗想道:“我受义父之托,舍了身体,以图报国,谁知董卓虽死,义父亦亡,眼见汉室江山不能保全,我这番心血可算冤枉。如今贼兵入城,必遭蹂躏,不如速寻一死,以免受辱。”
想罢,便将壁间的宝剑取下,意欲自刎。忽又转念道:“且慢,义父为贼所杀,尸骨无人收葬,我受他抚育之恩,安可任其抛弃么?我若就此死了,更无人为他收埋矣。只是此刻到处都是贼兵,我若不行躲避,必为所获,又不知避往何处方好。”左思右想,没有良策,听得外面喊杀之声,渐渐相近,心中十分着急,忽然想起道:“有了,此处左近,有一福寿庵,内中尼僧妙静,为人甚好,平日出入董卓府中,受我恩惠不小,我也到庵内去过数次,地方甚是幽僻,可以不为贼兵扰及,何不暂投此庵,然后收葬义父呢。”
想定主意,便将随身的金宝,收拾了一个包裹,趁着天黑之时,暗暗踅出门来,扑奔福寿庵去。
到了庵前,将门敲了几下,尼僧妙静开门一看,见是貂蝉,吃了一惊,忙让她入内,把门关上,轻轻说道:“你独自前来,没被贼兵所见,真是侥幸。”貂蝉便将无处投奔,求她收留的话说了一遍。
这福寿庵,本是个清净禅林,只有妙静一人在内修持,她为人心极慈悲,平素又受过貂蝉的恩惠,见她急难来投,便慨然应承,将貂蝉藏在禅室里面。
果然因为地方冷僻,并无人来骚扰,十分安静。貂蝉便拜托妙静,暗暗搜寻王允的尸身,预备埋葬。妙静答应他留心探听。
过了数日,李雇、郭汜两不相下,内讧起来,劫了献帝车驾,离开长安,妙静方敢出外四处打听。方将王允的没头尸身寻觅到来。貂蝉得见尸身,大哭一场,取出金银,请妙静买了上好的棺木,又用沉香雕了王允的头,装在尸上,收殓起来,雇了工人,在福寿庵左近筑个坟茔,入土安葬。
貂蝉志愿既毕,尘心已净,便拜妙静为师,在福寿庵内,落发修行。
后来曹操打听得貂蝉尚在人世,命人前来,请她到许都去,意欲将她置于铜雀台中,以图欢乐。貂蝉抵死不允。曹操知其志决心坚,亦不相逼。后人因有曹操使人迎取貂蝉一件事情,便说她归于曹操,又说曹操欲试验关公,命貂蝉乘着月夜,前去戏弄关公,为公所杀的谰言。其实貂蝉自董卓死后,便遁迹禅关,一心修道,直活到八十余岁,方才无疾而终。何尝有董卓死后归于吕布,吕布死后又归曹燥,关公恶其淫贱,在月下斩貂蝉,这许多话说呢?
世人往往造作谣言,诬蔑古人,其实像貂蝉这样舍身报国,也只该钦敬也,不该诬蔑她了。这部演义是为此而作,世人看了此书,可知貂蝉的作为,都是为了国家,不得已而出此,并非真是淫贱之人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