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西施艳史演义
- ├ 第一章开宗明义
- ├ 第二章携李覆师
- ├ 第三章困守会稽
- ├ 第四章献赂请成
- ├ 第五章拒谏受降
- ├ 第六章江口送别
- ├ 第七章石室忍辱
- ├ 第八章尝粪复国
- ├ 第九章矢志报仇
- ├ 第十章造姑苏台
- ├ 第十一章苎萝访共
- ├ 第十二章溪边订约
- ├ 第十三章欢迎双美
- ├ 第十四章筑消夏湾
- ├ 第十五章贷粟练兵
- ├ 第十六章湖上采莲
- ├ 第十七章杀胥争盟
- └ 第十八章破吴投江
- 昭君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总论和亲
- ├ 第二章 深宫选妃
- ├ 第三章 拒谏点绣
- ├ 第四章 隐居课女
- ├ 第五章 闻信惊惶
- ├ 第六章 威逼应选
- ├ 第七章 馆驿献美
- ├ 第八章 忍痛长行
- ├ 第九章 旅邸思亲
- ├ 第十章 摹写艳影
- ├ 第十一章 画工索贿
- ├ 第十二章 改图倾陷
- ├ 第十三章 病榻哀吟
- ├ 第十四章 愿为胡妇
- ├ 第十五章 饯行惊美
- ├ 第十六章 诛奸出塞
- ├ 第十七章 琵琶诉怨
- └ 第十八章 青冢流芳
- 贵妃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奉诏朝天
- ├ 第二章 凤阙承恩
- ├ 第三章 两美相逢
- ├ 第四章 西阁争风
- ├ 第五章 玉鱼治疾
- ├ 第六章 癖嗜荔枝
- ├ 第七章 恃宠被黜
- ├ 第八章 剪发邀恩
- ├ 第九章 私通禄山
- ├ 第十章 洗儿赐钱
- ├ 第十一章 赏花开筵
- ├ 第十二章 曲奏清平
- ├ 第十三章 上巳修禊
- ├ 第十四 章华清避暑
- ├ 第十五章 夜半私盟
- ├ 第十六章 羯鼓催花
- ├ 第十七章 演风流阵
- ├ 第十八章 歌舞承欢
- ├ 第十九章 仓皇出奔
- └ 第二十章 马嵬赐缳
- 貂婵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忧心国事
- ├ 第二章 焚香告天
- ├ 第三章 计认干女
- ├ 第四章 当筵拜客
- ├ 第五章 惊艳赠冠
- ├ 第六章 觌面求婚
- ├ 第七章 勾引老奸
- ├ 第八章 歌舞献技
- ├ 第九章 连环巧计
- ├ 第十章 亭上密语
- ├ 第十一章 园中掷戟
- ├ 第十二章 假意自刎
- ├ 第十三章 病阻逆谋
- ├ 第十四章 庵会受杖
- ├ 第十五章 暗约佳期
- ├ 第十六章 激怒英雄
- ├ 第十七章 设谋诛奸
- └ 第十八章 遁踪禅关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第十八章 青冢流芳
- 本章共 1.1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昭君与婉华,在匈奴国中,单于备加敬礼,不敢怠慢,真是先意承旨,虽儿女之事父母,亦无其恭敬。因见昭君常有不悦之色,知其思念故乡,遂于平城之北,仿汉宫制度,建筑宫殿,金阶玉槛,画栋珠帘,院落沉沉,庭闱叠叠。移昭君、婉华,居住于此。
光阴迅疾,不知不觉已历二十余年,昭君所生一子二女,均已长成。婉华却一无所出。单于秉性好武,远出畋猎,率以为常。这日单于又复出外畋猎,昭君与婉华正在闲谈消遣,忽见宫女惊惶报道:“单于自白山游猎而回,忽得暴疾,今车驾已至。”
昭君、婉华,忙迎接入内,拥至衾中。单于已不能言语。
昭君夫妇之间,虽不十分恩爱,但单于凡事顺从,一无违拗,况已生男育女,一旦睹此景象,不禁伤心落泪。其时所生子女,亦来问疾。昭君见了陡然记起一事,忙将子女挥退,急得面如土色。婉华忙上前宽慰道:“生死大数,徒急无益,姊姊要保重。”昭君道:“非也。我之所忧,乃匈奴之国俗。单于不起,愚姊何能作那禽兽之事?”
婉华为昭君提醒,方才记起匈奴国俗,单于死后,阏氏尚在,其子继位,即妻其母,仍为阏氏。子死孙继,亦复如是。必阏氏死后,始得另娶。
婉华念及此事,亦无良策,只得说道:“此时且勿过虑。
单于设有不测,世子乃姊姊亲生,或能变弃国俗,不以非礼之举,加诸生母,亦未可知。”
昭君摇头道:“平日我与世子,谈及中国礼俗,世子似有不愿听闻之状,欲其变弃胡俗,必不能够,我久欲一死。未得其便,今有此事,死期至矣。”
正在谈论,忽报单于溘逝。昭君、婉华,不免大哭一回。
世子因群臣之请,即日嗣位。
昭君俟单于棺殓既毕,召世子入内问道:“汝虽匈奴之种,究为我亲生之子,今汝父已死,汝愿从胡俗,还是愿从汉俗?”
世子闻言,沉吟一会,方才答道:“儿为胡人,自然该从胡俗。”
昭君长叹一声道:“汝志既定,我亦不能勉强,惟须待汝父入土之后,方能遂汝之愿。”肚子应诺而出。
婉华从屏后出外道:“世子为姊姊亲生之子,何不痛斥一番,使之改变国俗呢?”昭君道:“其志已定,责之亦复无用。
况我正可借此一事,了我一生,以毕我事。”
昭君此后,遂不复提及这事。婉华知他死志已决,亦不相劝。
到得晚间,微闻昭君房中似有呻吟之声,婉华急往看视,昭君已仰药而死,睡在床上,颜色如生,芳香四溢。
婉华抚尸痛哭,世子亦奔入寝宫,触动天性,顿足号啕。
两个女儿更是悲啼欲绝,哭泣多时,方议用汉俗典礼,以金宝珠玉等,从厚含殓。且以阏氏殉单于死,欲举柩合葬。
婉华向世子言道:“汝母生时,曾与我言,死后必别营一冢,与汉土相近,以遂其志。汝安可违背其言?”世子乃从婉华之言,先葬单于,然后择一与汉土相近之地,再葬昭君。婉华抚墓流泪,想那一代佳人,身葬异乡,倍觉凄凉。
但昭君出塞,亦是流芳千古之事,虽青冢草生,芳魂不绝,长留于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