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西施艳史演义
- ├ 第一章开宗明义
- ├ 第二章携李覆师
- ├ 第三章困守会稽
- ├ 第四章献赂请成
- ├ 第五章拒谏受降
- ├ 第六章江口送别
- ├ 第七章石室忍辱
- ├ 第八章尝粪复国
- ├ 第九章矢志报仇
- ├ 第十章造姑苏台
- ├ 第十一章苎萝访共
- ├ 第十二章溪边订约
- ├ 第十三章欢迎双美
- ├ 第十四章筑消夏湾
- ├ 第十五章贷粟练兵
- ├ 第十六章湖上采莲
- ├ 第十七章杀胥争盟
- └ 第十八章破吴投江
- 昭君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总论和亲
- ├ 第二章 深宫选妃
- ├ 第三章 拒谏点绣
- ├ 第四章 隐居课女
- ├ 第五章 闻信惊惶
- ├ 第六章 威逼应选
- ├ 第七章 馆驿献美
- ├ 第八章 忍痛长行
- ├ 第九章 旅邸思亲
- ├ 第十章 摹写艳影
- ├ 第十一章 画工索贿
- ├ 第十二章 改图倾陷
- ├ 第十三章 病榻哀吟
- ├ 第十四章 愿为胡妇
- ├ 第十五章 饯行惊美
- ├ 第十六章 诛奸出塞
- ├ 第十七章 琵琶诉怨
- └ 第十八章 青冢流芳
- 贵妃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奉诏朝天
- ├ 第二章 凤阙承恩
- ├ 第三章 两美相逢
- ├ 第四章 西阁争风
- ├ 第五章 玉鱼治疾
- ├ 第六章 癖嗜荔枝
- ├ 第七章 恃宠被黜
- ├ 第八章 剪发邀恩
- ├ 第九章 私通禄山
- ├ 第十章 洗儿赐钱
- ├ 第十一章 赏花开筵
- ├ 第十二章 曲奏清平
- ├ 第十三章 上巳修禊
- ├ 第十四 章华清避暑
- ├ 第十五章 夜半私盟
- ├ 第十六章 羯鼓催花
- ├ 第十七章 演风流阵
- ├ 第十八章 歌舞承欢
- ├ 第十九章 仓皇出奔
- └ 第二十章 马嵬赐缳
- 貂婵艳史演义
- ├ 第一章 忧心国事
- ├ 第二章 焚香告天
- ├ 第三章 计认干女
- ├ 第四章 当筵拜客
- ├ 第五章 惊艳赠冠
- ├ 第六章 觌面求婚
- ├ 第七章 勾引老奸
- ├ 第八章 歌舞献技
- ├ 第九章 连环巧计
- ├ 第十章 亭上密语
- ├ 第十一章 园中掷戟
- ├ 第十二章 假意自刎
- ├ 第十三章 病阻逆谋
- ├ 第十四章 庵会受杖
- ├ 第十五章 暗约佳期
- ├ 第十六章 激怒英雄
- ├ 第十七章 设谋诛奸
- └ 第十八章 遁踪禅关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第十四章 庵会受杖
- 本章共 1.4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貂蝉病了十余日,方才痊愈,相府之中,闹得惊天动地,人人担忧。如今病体痊愈,才得放心。
董卓因貂蝉病时,许下愿心,便择定日期,预备车马,令貂蝉往后庙烧香了愿。
到得这日,天色黎明,貂蝉起身,对镜理妆,梳洗已毕,董卓亦起,貂蝉上前作别。
董卓看那貂蝉病后容光,愈觉焕发,真是眉斗远山,眼含秋水,面如出水芙蓉,腰如迎风杨柳,不觉呆呆看着,一语不发。
房中侍婢见董卓如此出神,一齐暗暗好笑。只因惧怕董卓,不敢笑出声来。
貂蝉也觉难以为情,半嗔半羞的言道:“太师何故如此呆看,难道还不认识我么?”
董卓方才收回魂魄,嘱其早早归府。貂蝉连声答应,出门上舆,家丁侍女簇拥而去。先到各庙烧过香,临了便命大士庵还愿。原来貂蝉自和吕布在凤仪亭上相会之后,董卓防备愈加严密,内外隔绝,竟难会面。貂蝉却想出一策,将贴身小丫环买通,暗中与吕布传书递柬,已非一次。这一回出外烧香,貂蝉已预先通知吕布,叫他觅一幽僻之地,以图叙谈。吕布闻言,好不欢喜。索知长安城外有个尼庵,名唤大士庵,内中尼僧,不过清规,藏垢纳污,无所不为,长安的富贵子弟,风流王孙,但有所求,只须银钱挥霍,尼僧竟能为之设法,无论宦室千金,贵家姬妾,都能引诱得来,密室之中,寻香摘艳之事,无日无之。吕布本是风流性情,未遇貂蝉之时,常至庵中随喜,与尼僧尽行熟识。并且也在庵中,托那尼僧引诱过几次妇女。果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诸事可以随心所欲,绝无阻碍。
这一向因为貂蝉之事,牵挂在心,长久未往庵中。如今貂蝉既要觅一幽僻之地,惟有此庵最为适当。便约定庵中相会。
吕布于前一日,即往庵中预备妥当。貂蝉往各庙烧香之后,便来赴约。
吕布早已在庵等候多时,盼得貂蝉到来,真是获到异宝一般,叱退侍婢,将貂蝉拥入密室,两人唧唧喁喁不知讲些什么。
直至天色已晚,貂蝉方出密室,登舆回府。
董卓已在那里等候得十分心焦,听说貂蝉回来,不胜欢喜,亲自迎出。
只见貂蝉容光不正,云鬓蓬松,步入房中,即便倒在床上。
董卓见此情形,疑其烧香辛苦,前病复发,急忙上前问道:“爱卿烧香回来,何故如此?莫非过于劳动,旧恙复发么?”
貂蝉掩泣道:“温侯无礼。”
董卓听了,暴跳如雷道:“那逆子又来胡闹么?但不知可曾触犯玉体?望将情由,告我知道,等我处治逆子,以平汝气。”
貂蝉哭道:“贱妾相随太师,于愿已足,并无别样心肠。
不知温侯因甚缘故,时来纠缠,使妾陷于嫌疑之地。前日凤仪亭上,幸得太师早来一步,方保妾之性命。今日至大士庵烧香了愿,不料温侯又守候在彼,与妾胡闹,若非抵死力拒,必至失身。贱妾新病初愈,温侯勇力过人,支撑抵抗,不致丧命;真是万幸。便前次之事,还在家中,或免彰扬;今日却在寺院之内,众目共见,身虽未失,名气已坏。太师却含糊不得,必须重治其罪。方能出我胸中之气。否则妾身惟有一死,以雪此耻。”董卓闻言,连连安慰道:“爱卿宽心静养,我当为你责罚逆子,以泄此恨。”
说罢,立刻出外,唤吕布进内,亲执大杖,不分情由,劈头便打。
幸得门下众人苦苦解劝,代为求情,方才停手。怒气冲冲,指定吕布道:“畜生!你的罪状,我也不便宣布,此后若不改过,再有触犯,便当杀却。”
言毕,抛下大杖,恨恨而入。
众人忙将吕布送回私室,好言宽慰,并问何事,触犯太师如此动怒。
吕布心知为了大士庵中之事,不便明言,只说自己受责,也未知其由。
众人见吕布不肯明言,料定又是为了貂蝉起的风波,不便追问,各自退去。
吕布一人在房,杖责虽重,他却不觉痛苦,惟恐貂蝉也要受刑,心中便十分着急,顿足恨道:“我不杀老贼,誓不为人。”
未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