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楔子 周美人影射张梦晋 铁先生演说唐解元
- 第01回 桃花庵唐伯虎填词 丹桂轩祝枝山行令
- 第02回 未免有情九秋香满 谁能遣此一笑魂销
- 第03回 访秋容才子唤扁舟 谈往事村夫记细帐
- 第04回 窥玉貌三生有幸 倾银盆二笑留情
- 第05回 客中况味又苦又甘 梦里姻缘疑真疑幻
- 第06回 华秋香三笑留情 唐伯虎一身作仆
- 第07回 驮青石允明恶作剧 进中门子畏惹人怜
- 第08回 乱磕头俊婢戏书生 频屈膝解元拜表妹
- 第09回 冯玉英苦口进良言 周文宾乔妆赚名画
- 第10回 假书童一戏呆公子 痴丫环初识美解元
- 第11回 小厨房送抱推襟 天香堂出乖露丑
- 第12回 老相国刮目赏书童 太夫人平心论义子
- 第13回 恋情人枉送鸳鸯帕 择佳婿虚张孔雀屏
- 第14回 沈画师游山坐小轿 文解元冒雨觅扁舟
- 第15回 传画学师生接席 诉衷情姊妹联床
- 第16回 祝枝山有心窥画室 杜月芳无意遇情人
- 第17回 赠良玉才子订良缘 藏画箱闺人闯画室
- 第18回 意外奇缘书生充画品 箱中人语淑女拜明神
- 第19回 因祸得福文征明乞婚 带讽含讥李寿姑遇窘
- 第20回 祝枝山设计换空箱 徐鸣皋奉命求唐画
- 第21回 有诗为证咏四字风怀 不速而来操两番月斧
- 第22回 柳儿语妙折服杜翰林 石榴情多痴想唐才子
- 第23回 搬唇舌太君训婢 收骨头华老还家
- 第24回 重科名门墙粘捷报 闹意见书馆记深仇
- 第25回 客中动秋感妙语双关 园内逗娇声伊人宛在
- 第26回 中宵煮水洗濯绣球风 重九制粞欢迎菊花印
- 第27回 唐子畏戏弄王本立 华鸿山邀请宋悦峰
- 第28回 留情索狭路诉相思 恋主轩隔墙动食指
- 第29回 假公济私劝先生尽责 将功赎罪代公子捉刀
- 第30回 冯玉英冷笑破机关 王本立求荣钻圈套
- 第31回 大排筵宴老相国酬师 小试文章呆公子出丑
- 第32回 即席挥毫气走老学究 书房伴读抬举小奚童
- 第33回 写喜联老祝开心 送贺礼小厮滑脚
- 第34回 唐兴小试丰千舌 陆氏大起娘子军
- 第35回 赵星海贿买山间古木 祝枝山计赚云里观音
- 第36回 换对联新娘子生嗔 落船坞大和尚争座
- 第37回 张冠李戴移祸江东 旧事重提高歌湖畔
- 第38回 楼上闻歌徒呼负负 筵前把盏下拜盈盈
- 第39回 诗咏滑稽聊资雅谑 图题送别遽得多金
- 第40回 点墨全无嘲笑呆公子 薄言往愬激怒老皇封
- 第41回 结人缘婢女求情 描佛相书生赎罪
- 第42回 善才龙女肖我肖卿 犬子鸡雏侮人侮己
- 第43回 老讼师小破悭囊 贤主仆广行善举
- 第44回 三桩祈祷张木匠过年 两副门联徐秀才扫兴
- 第45回 何秀才批六言妙判 祝解元诵四句诗经
- 第46回 变读法片语服群儒 走样子只身逢二憾
- 第47回 打灯谜童仆胜秀才 借服饰大娘规小叔
- 第48回 俏丫环多情怜俊仆 假村姑有意骗亲娘
- 第49回 月下添娇倾倒浪子 灯前含媚戏弄家奴
- 第50回 拍吟肩公子灌迷汤 写便面解元中妙计
- 第51回 百花台欢迎闺眷 五骏骑遍访佳人
- 第52回 书馆春深错点鸳鸯谱 妆楼人静闲品凤凰箫
- 第53回 调寄百尺楼识曲聆音 缘订三生石推襟送抱
- 第54回 屏后听诗痴绝小婢女 灯前正拍颠倒虞美人
- 第55回 密语相商微闻脂粉气 纤尘不染戏继睡鞋诗
- 第56回 倚翠偎红偷傍游仙枕 珠啼玉笑催开并蒂花
- 第57回 镜里窥玉容丫环注目 堂中来怪容童仆惊心
- 第58回 入密室殷勤授心诀 上闺楼子细看眉峰
- 第59回 詈申申娇小姐含愤 情脉脉俏丫环居功
- 第60回 白玉无瑕传言玉女 黄金有价愿作金人
- 第61回 石破天惊情场多阻 山穷水尽奇境特开
- 第62回 延嗣续祝解元得子 释怨仇徐秀士做媒
- 第63回 磕响头梦魂惊锦瑟 谈密话消息逗秋香
- 第64回 大媒颊上茅草乱蓬蓬 娇女指尖梅花香拂拂
- 第65回 苔滑高峰娄妃谏主 花栽吴苑崔女离乡
- 第66回 诗中才子非幻非真 梦里替人若无若有
- 第67回 河畔归舟欢腾内子 庙前论字倒写良人
- 第68回 必敬必恭佳人款客 不伦不类村汉通文
- 第69回 祝希哲片言熄怒火 冯太君千里归故乡
- 第70回 唐解元大除夕行令 冯玉英上元夜张灯
- 第71回 觅竹叶宛转求姑母 取参枝邂后遇娇娘
- 第72回 紫薇堂俏婢子啼鹃 牡丹亭老太君看鹤
- 第73回 宵征肃肃公子把衾裯 夜语喁喁丫环同枕被
- 第74回 吉甫堂上相国集贤宾 学士桥边枝山授诡计
- 第75回 小施伎俩老相国受欺 大发牢骚众家奴集议
- 第76回 杜雪芳内堂誉俊婢 华相国书院训群童
- 第77回 扭胸脯小杨争板凳 烘馒头痴婢闭房门
- 第78回 卅六名群芳都待选 五百年佳耦总无缘
- 第79回 尤石榴痛恨薄情郎 唐解元激怒老相国
- 第80回 璧合珠联佳人入选 波谲云诡才子遭殃
- 第81回 不速客来逢凶化吉 有心人至破涕为欢
- 第82回 娘子军秘密解围 女儿酒殷勤献客
- 第83回 夜行船悠扬闻棹唱 瓦茶壶淅沥听秋声
- 第84回 扁舟载艳美在其中 佛殿题诗变生意外
- 第85回 陆昭容惩戒狂夫 唐子畏忏除旧恶
- 第86回 访踪迹园内闹妖魔 破机关房中卧酒鬼
- 第87回 老太君哀哀哭俊婢 少夫人历历话书童
- 第88回 呆公子自夸先见 老太师亲访逃奴
- 第89回 杜太史停舟迎远客 祝解元开帐索吟髭
- 第90回 欲壑难填尽情敲竹杠 良宵易误何处觅桃源
- 第91回 鸳梦未圆冷落唐才子 鹦哥如意推举女状元
- 第92回 宴白亭祝枝山设计 轮香堂华相国坐茶
- 第93回 平头文契签押六如 捧腹文章清空一空
- 第94回 红粉两行恍入女儿国 金尊三献欢饮寿星杯
- 第95回 李寿姑图赖相思债 华秋香羞进合欢樽
- 第96回 品玉箫同聆下雨歌 熄银灯戏赠催妆曲
- 第97回 秦姝顾女妙语解颐 吉士佳人良宵阻梦
- 第98回唐解元巧对一双络索 祝希哲妄思三笑姻缘
- 第99回 一番秘策有意戏狂徒 两字罗帏无心成佳兆
- 第100回 扮演假秋香逢场作戏 结束真才子对酒当歌
『唐祝文周四杰传』第22回 柳儿语妙折服杜翰林 石榴情多痴想唐才子
- 本章共 6.0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杜翰林一时恼怒,要到里面去责备女儿。却被祝枝山一把拖住道:“老先生一把年纪,火气未脱。这件事和令爱无干,只为他听得有许多女宾要到他画室中,他着了慌,才教柳儿把文二爷藏躲了,自己却到外面去迎接女宾。柳儿又格外巴结了,却教小文钻入画箱以内,暂躲一时半刻。令爱既料不到柳儿要把小文藏入画箱里面,柳儿藏了小文,也料不到有人会把画箱扛到李寿姑房中去。大概李一桂该有出狱希望,所以鬼使神差,会得把小文撮弄到他家中去。好在这件事李姓也守秘密,外面人绝不知晓。祝某今天上门说合,也是秘密相商。倘使老先生悻悻然现于其面,府上婢仆众多,万一被他们传布出去,‘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这虽算不得恶事,但是到了外面人口里,添枝添叶,加油加酱,‘狗嘴里不出象牙。’不但小文和李寿姑名誉破坏,并且府上这位二小姐也难保被人家百般诬蔑,百般挖苦。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请老先生三思。”
杜翰林听了枝山的话,一腔怒气都到爪哇国里去了,便道:“枝山请宽坐,待我去问过他们再来答覆你的话。”
说罢自到里面,见了女儿,便问:“方才取回的画箱可曾检视?是不是昨天的原物?”
月芳道:“恰才检视,正要告禀爹爹知晓。箱儿己不是原物了,昨天扛去的有鼠伤,今天取回的没有破洞。”
颂尧道:“你可曾开着看过?”
月芳这:“没有。”
颂尧道:“里面还有题诗一首咧!你把箱盖打开,我来指给你看。”
于是月芳开着画箱。果然发现寿姑的题诗三章。父女俩读了一遍。
“明人不消细说。”
都已心照不宣。颂尧指着“出彼绣闼,入我闺房。不见书画,乃见文郎”这四句道:“昨天有没有这桩事?”
月芳红着脸。把头略点一下,颂尧又指着“我闻在昔,女英、娥皇”这两句道:“你愿不愿呢?”
月芳又把头略点一下。颂尧微叹道:“既然如此,只好如此了。月儿,要是索回了原箱,这件事便无痕迹。祝阿胡子面前我们尽可抵赖。他一定指不出什么证据。叵耐这条洞里赤练蛇已预料到这一层。换了一只空箱前来搪塞,这叫做‘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柳儿枉算玲珑,只可惜少读了几年书。但见老爷和小姐指着箱盖里面黏着的字条窃窃私议,端的不知甚么一回事。连忙捱身过来低低的问道:“这纸条上写些什么?”
这一问便提起了颂尧的怒火,把手中的纸扇向丫头的额角上打了一下。咬着牙说道:“你自肚里明白,还来问我做什么?亏得昨天的箱儿有个破洞,要不然闷死了人,累我们吃官司,你这小贱人简直胆大妄为!”
柳儿碰了钉子退后几步,一壁挪着额角一壁喃喃的说道:“老爷打人打的不明不白。柳儿果有过犯,便是活活处死死也无怨。若说昨天的事,柳儿只是有功无过。”
颂尧道:“好个利口的贱人,你倒讲给我听。怎样的有功无过?”
柳儿道:“我有一肚皮的道理,讲给老爷知晓。但不知老爷要我公讲要我私讲?”
颂尧道:“公讲怎么样?”
柳儿道:“便是齐集了全府上下人等,再由柳儿讲给大众知晓,横竖有理无理出在众人口里。”
颂尧皱眉道:“贱人倒会放刁,这般事怎能讲给大众知晓?”
柳儿道:“既这么说,‘偷来的锣鼓响不得,’只好私讲了。私讲使是在这里向着老爷、小姐轻轻的说。但有一层须得先行禀明,老爷骂我也好,打我也好,总须待我讲毕以后,任凭责罪都是甘心,只求老爷不要打断我的说话。”
颂尧道:“我不打断你的说话,快说快说!”
柳儿才放下这只揉额的手来,左手撑着柳腰,右手指指点点演讲他的一团理性。他道:“老爷,是不是看了昨天的全本《西厢记》学了崔老夫人的口吻,左一声贱人,右一声贱人,也来串这出《拷红》戏剧?其实文二爷和张生不同,他不过乞求小姐面许终身,一言为定,别无他想。并不似张生这般存着野心,定要玷污了莺莺小姐清白方才快意。小姐和莺莺益发不同,既没有传书贻简,也没有酬韵听琴。便是画室中和文二爷会面,也是文二爷自己闯入。讲到我柳儿,尤其不是红娘了。红娘是做牵头的,柳儿不做牵头,便不是红娘。讲到谁做牵头,老爷自肚里明白。老爷要打柳儿,还不如打自己,这一下扇骨算是柳儿代老爷捱打。柳儿叫文二爷躲入画箱里面,是柳儿预先知晓这具画箱有饭碗般的大洞才叫文二爷躲这一时半刻,要不有这一个大洞,休说柳儿不敢,便是文二爷也不肯。况且张太太、朱少奶奶许三小姐、许四小姐转眼便要进来,除却躲入画箱再没别个方法可以掩过众人耳目。要是躲入小姐房里,益发犯着嫌疑,况且张太太要到小姐房中去解手,撞破机关小姐颜面何在?要是躲在画室里面,朱少奶奶、许三小姐、许四小姐又都到画室里来游玩,人多眼多,猫都不能藏一只,何况文二爷堂堂七尺之躯?老爷,要不是柳儿有急智,无论怎么样总不能掩过众人耳目。柳儿自信有功,老爷却把柳儿责打。主人责打奴婢便是打错了也只得忍受,不过人分贵贱,气是一般的。柳儿别着这口冤气不敢和老爷理论,只好讲给大众听听,也不管‘偷来的锣鼓响不得’了。”
说罢,口角儿一动,鼻头儿一扇,两颗眼泪便滴溜溜的滚将下来。列位看官,这眼泪的使用法,其中大有研究;要是柳儿捱打一记便即泪如雨下,这眼泪便失却了固有的价值。他知道主人的怒火正高,这时便哭宛似火上烧油,论不定一记一记又一记,打个无休无歇。所以他退后几步,面不变色。直到这时,瞧见主人怒容已消,分明词屈理穷了,他才说这要挟的话,准备讲给大众听听。明知主人要面子,决不肯把这事闹翻了,他又把两颗眼泪做后盾,表示他的万分冤屈。可笑那曾读万卷书的杜翰林竟被目不识丁的丫头征服了,立时表示歉意道:“柳儿,你的说话很有道理,是我打错了。”
又向月芳说道:“你劝劝他,千万声张不得。他今天吃了亏,我自有补偿他。”
说罢,便转身向外。见了枝山当然没有异议,这亲事便应允了。枝山趁这当儿婪索柯仪,方才奏凯而回,不在话下。柳儿捱了一下扇骨子不过受些轻微痛苦。但是借此要挟,将来小姐出阁时他要做赠嫁的丫环。这个欲望还不奢,杜翰林也便答应了。但是做了赠嫁以后不到半年文征明便把他收做偏房。原来李寿姑饮水思源,要没有柳儿把文郎藏入画箱,怎会救得老子性命。促成两姓姻缘?因此和杜月芳商议妥贴,教文郎把柳儿收作偏房。这是后话,未来先表。
再说过了一天,杜翰林办着筵席,邀请华太师李典史到来饮酒,又请祝枝山做了陪客,所有李典史的书画均经华太师赏鉴,见所未见,很为欣赏华太师道:“老夫此番到来,本想见见吴门诸位才子,枝山是素识的,衡山索未识面,昨天却在王少傅府上不期而遇。唐、祝、文、周四才子老夫已认识了两人,除却周文宾远在杭州无缘相见,老夫满意要和唐解元会会面,即使唐解元‘高尚其事,不事王侯,’老夫也得亲自去访他。可借,可惜,老夫来迟了数天,他已失踪了。”
祝枝山道:“老太师,讲起了唐子畏,真是害人不浅,他一走后家中便闹起饥荒来了。”
华太师奇怪道:“听说子畏的家况还好,怎么数天失踪家中便闹饥荒?”
枝山笑道:“他们家里不是闹的米荒,却是闹的人荒。他们一夫八妇,虽然阴盛阳衰,但是子畏的内媚工夫甚么人都比不上。他以一身周旋于八美人之间,居然八面俱到。这八位美人虽然不能饱足他们的情欲,但还不至于闹饥荒。这真叫做‘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句话引得大家都笑,华太师毕竟名位俱高,忍住不笑,微微的摇着头道:“枝山,你引的《孟子》却作这般解释,未免‘侮圣人之言’了。”
枝山笑道:“这有什么妨碍呢?‘男女构精,万物化主’,不是圣人之言么?‘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是圣人之言么?”
杜颂尧道:“算了,算了,你不用掉书袋了,这几天唐兴、唐寿可曾到府上来索人?”
枝山道:“这几天来,两个小厮川流不息的来索人,祝姓的门槛几乎被他们踏破了。我被他们闹的头昏眼暗,只得吩咐家僮回报他们,主人不在家,以便耳根清净。谁料大娘娘陆昭容派着丫环来见内人,定要探听于畏的藏身所在。”
又向华太师说道:“老太师,你想唐寅的女人惫赖不惫赖?子畏走了,闹人荒竟闹到我们家里来了。晚生虽和唐寅要好,但是没有和唐寅合穿着裤儿,他走到那里去我怎么会知道呢?叵耐陆昭容蛮不讲理,他遣丫环向我内人絮聒。以为子畏的行藏晚生一定知道的,也许晚生有意把子畏藏匿了,和他们开玩笑。内人身怀六甲,禁不起这许多缠绕。但是没法禁止他们不来,唉!子畏害人,真个受累无穷!”
李一桂和枝山说惯笑话,便道:“枝山,你号称智囊,也有受窘的日子么?”
杜颂尧是忠厚长者,只为曾受枝山的窘迫,趁这机会也来说几句讥刺话道:“枝山,我看你还是紧闭洞府,不要理他……”
这洞府的“洞”字分明犯着枝山的忌讳,但是枝山仅装不知。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老太师,你想可笑不可笑,唐子畏昂藏七尺之躯,晚生把他藏在那里?除非把他藏在画箱里面。但是闷死了又要吃人命官司。”
才说到这里,台子底下的照会来了,枝山和一桂是相对坐的,和颂尧是斜签坐的,不期然而然的台下伸来两只鞋脚,一桂的脚踢着枝山的右脚尖,颂尧的脚踢着枝山的左脚尖,只为他是近视限,向他牵嘴示意便是“俏眉眼做给瞎子看”,没奈何只得在台下投递照会,报告足下知晓。须至照会者,华太师怎知其中道理?笑道:“枝山专会说趣话,你把他藏在画箱里做甚?”
枝山拍手道:“唐寅虽然生得俊俏,我又没有女儿我又不想他做女婿,我要把他藏在画箱里做甚?”
台下又是接二连三的投递照会。枝山以为吓得他们够了,便也不为已甚,和华鸿山谈到另一问题上去了。李一桂、杜颂尧二人抹一抹额上的汗点,方才安心饮酒。原来华太师只知道杜颂尧新把女儿许配文征明,却不知道内幕有这一出换空箱的趣剧。枝山含讥带讽,华太师以为说些寻常俏皮话,并不放在心上。席散以后,华鸿山急于回去,东亭镇上早已派了两号大船前来迎接。一号是接取大师爷回府的,船中自有几名仆役伺候;一号是接取大娘娘回家的,船中也有几名老妈子伺候。只为公公和媳妇分别嫌疑,虽然同路回去,却不能同船居住。内堂姨太太、月芳二小姐约着许三小姐、许四小姐也替雪芳饯行。雪芳知道妹妹已许配了文征明,而且最短时间便须成婚,心中又喜又悲,喜的喜妹妹得嫁才子,珠联壁合,可谓美满姻缘;悲的悲自己嫁了个痴婿:“巧妻常伴拙夫眠”,不知伴到何时才休!想到这里,总觉得闷闷不乐。不识相的姨太太依然百般献媚:姑奶奶怎样福分大,姑少爷是宰相儿郎,将来一定也是一位贤相,雪芳肚里气闷,怎说是贤相?只怕是一条腌鳌罢了。苏州人打话:“三文钱买条咸臭鳌,越看越不是”。许三小姐道:“华姊夫为什么不到苏州来拜寿?”
雪芳藏着难言之隐,不好说踱头见不得人,一见了人便闹笑话,只好默然不语。姨太太代答道:“这位姑少爷在相府中用功勤读,怎肯抛荒了书本来到这里?”
许四小姐道:“文姊夫是苏州才子,华姊夫是不是无锡才子?”
姨太太道:“怎说不是才子?他是赫赫有名的无锡才子咧?”
雪芳听了好生气闷,他想:“自己夫婿不是有名的才子,却是有名的馋嘴。若不是有名馋嘴,八月中秋夜也不会去吃奴才的东西。吃的撑腰塞肚,大吐不休。许三小姐道:“文姊夫是苏州解元,华姊夫不是会元,定是状元。”
姨太大道:“要是姑少爷早下乡场,稳稳高中了解元,不过太师爷不放他早下乡场,一定要等他有了状元之才才去下场。那么今年中解元,明年中会元、状元,稳稳可以三元及第。”
雪芳听了又好生气闷,想到自己夫婿,休说三元及第,考个秀才都不行。姨娘说的话他算替我挣面子。我听了比骂我、打我还得难受。想到这里,不禁发动了旧疾,一阵胸头烦闷,口中“唷唷”作声。姨太太知道雪芳有肝胃气病的,忙把他扶到杨妃榻上替他揉了一会胸,又怕他筋骨不舒服,便捏着两个空心拳头,咭咭聒聒在他背上的了一下,又执着他的纤手,拉动他的指头儿,拉的骨节作响;又捏了捏他的黄板筋。雪芳不禁“噗嗤”的笑将出来,姨太太捞了一把额上的汗,洒向地上道:“好了好了,好姑奶奶,我的胆子几乎被你吓破了。亏得我疗治的快,你的气色便立时复原了……”
其实雪芳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只不过胸头烦闷罢了。姨太太替他捶背、拉指头、捏黄板筋,他便想到那夜和月妹妹联床谈话。月妹妹说起姨娘惯替爹爹捏黄板筋,不愧是整容匠的女儿,现在姨娘真个演这拿手好戏。想起前言,不禁“噗嗤”一笑,只这一阵笑风吹散了胸中烦闷之云,姨太太重又捧着他入席,便拣些闲话谈谈,再不敢提起什么姑少爷长姑少爷短。内堂席散,船上人已来催促下船。杜颂尧、李一桂、祝枝山恭送华太师入船,姨太太、月芳二小姐、许三小姐、许四小姐恭送雪芳下船。这一番送别情形不须细表。看官记取。杜翰林八月二十四日做寿,祝枝山八月二十五日上门说合,华太师和大娘娘八月二十六日下船,待到八月二十七日才到东亭镇,舍舟登岸,坐着轿儿回归相府。
话分先后,书却平行。
且说唐伯虎自从八月十三日进了相府。除却在紫微堂上见过一回秋香,忽忽半月不曾再见。原来秋香已猜透了痴生的来意,他为着我投靠相府屈作书童,他一定不怀着好意。但是潭潭相府不比三瓦两会的人家容易见面,秋香既存着戒心,轻易不敢向书房左近走动,所以半月之久唐寅竟无缘和秋香两度相逢。秋香没有会面,石榴却很容易相见。他自从八月中秋赠给唐寅宫饼以后。到了八月十九日石榴生日,向例只请姊妹们吃面,他为着自己生日便是华安兄弟生日,倒累他破费了许多钱,相府中当差的弟兄每人都有一碗面吃。大家吃了他的面都说:“石榴妹子,谢谢你长寿面。”
石榴道:“不要谢我,去谢华安兄弟。这是他的长寿面啊!只为他的生日便是我的生日。”
众人听了都羡慕华安的人缘好,不费分文,有人替他下长寿面。过了一天,唐寅到大厨房去取热水,石榴开著小厨房的六角窗,手支香腮专在那里盼望情郎。一见了唐寅便把一大包的寿桃、寿糕送给唐寅,说:“是昨天齐星官所用的,特地送给你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辰的好兄弟。你每天当点心吃,取个好口彩,管教你长生不老,到老成双。”
唐寅心里不愿意,面子上只好含笑接受,称谢不迭。这一大包寿桃、寿糕他对皮都没有拆,连同中秋节所赠的宫饼,一古脑儿都赠给门口这个叫来表叔王俊受用。王俊欢喜不迭,以为:“这表侄虽假,情义却真,不枉我把他汲引入府。这少年真有良心啊!”
且说单恋的女子石榴,每天到了小厨房,不忙着斋饪,只忙着在六角窗边等候情郎。有时唐寅来迟了一些,他便唱着“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的侉侉调。比及瞧见了情郎,总唤:“华安兄弟,到小厨房中去坐坐!”
拉着一条广漆长凳双双的坐着,有的没的总得谈了许多话才放他走。唐寅暗地里叫苦连天,似这般的纠缠不休如何了局?又不能绝迹不向厨房中行走。到了厨房又没法躲过石榴的眼。且说太夫人赏识石榴不下四香,为着他的烹任工夫无出其右,苏州人打话。叫做“额角上放着扁担”,不愧“头挑”二字。只是这几天来石榴手煮的羹汤大为减色,不是淡而无味,定是咸的炙嘴。太夫人向二娘娘说道:“这几天小厨房中弄的菜肴反而不如大厨房,石榴的烹任本领却到那里去了?”
二娘娘道:“婆婆,媳妇也在那里奇怪。自从中秋以后,小厨房中的菜肴一天不如一天了。”
四香中的春香有些忍俊不禁,便遣:“太夫人你要石榴烧出以前的好菜再也休想,他的心已不在铲刀上了。”
太夫人忙问何故。正是:窗前盼望情何切,厨下羹汤味失调。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