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客窗闲话
- ├ 序·题词
- ├ 明武宗遗事五则
- ├ 冯皮匠
- ├ 查氏女
- ├ 双缢庙
- ├ 呆官
- ├ 萧希贤
- ├ 李寡妇
- ├ 鸾仙五则
- ├ 王梦蛟
- ├ 假和尚
- ├ 公大将军延师
- ├ 无真叟
- ├ 磁州地震记
- ├ 神童
- ├ 时 医
- ├ 神 尼
- ├ 魏元虚
- ├ 淮商宴客记
- ├ 某驾长
- ├ 张慧仙寄外诗记
- ├ 白安人
- ├ 齐叫化
- ├ 八松墓
- ├ 义 丐
- ├ 书安邑狱
- ├ 和阗玉鼠
- ├ 孙壮姑
- ├ 沈竹楼
- ├ 书讼师五则
- ├ 调白
- ├ 刘智庙
- ├ 吴桥案
- ├ 谈鬼十二则
- ├ 孝 女
- ├ 义 仆
- ├ 刘大汉
- ├ 俞 生
- ├ 陈制军
- ├ 瘦 马
- ├ 查 商
- ├ 场外孝廉
- ├ 郝连大娘
- ├ 周 姬
- ├ 沈太守
- ├ 先觉僧
- ├ 华疯子
- ├ 骗子十二则
- ├ 某广文
- ├ 三官救劫
- ├ 雷 神
- ├ 汤文正
- ├ 科场五则
- ├ 卜者梁翁
- ├ 小王子
- ├ 姚幕府
- ├ 周封翁
- ├ 陬邑官亲
- └ 同胞三鼎甲
- 续客窗闲话
- ├ 序·题词
- ├ 吴封翁
- ├ 难女
- ├ 语怪七则
- ├ 某官保
- ├ 黄大王
- ├ 祝由科
- ├ 李蒙师
- ├ 唐词林
- ├ 南宋高宗遗事
- ├ 王土地
- ├ 许湛然
- ├ 王理堂
- ├ 权阎罗王
- ├ 补讼师二则
- ├ 粤东狱
- ├ 职谬
- ├ 智女
- ├ 陆清献公遗事
- ├ 补骗子五则
- ├ 奸僧狱
- ├ 义盗
- ├ 严氏
- ├ 悟知子
- ├ 潘善人
- ├ 身毒国
- ├ 某制军夫人
- ├ 秦良玉遗事
- ├ 某郎中
- ├ 术芷治痘
- ├ 乌蛇已癞
- ├ 金标客
- ├ 富贵死生定数
- ├ 一技养生
- ├ 六壬神课
- ├ 文孝廉
- ├ 妖人邢大
- ├ 郭去非
- ├ 何首乌
- ├ 补明武宗遗事三则
- ├ 通州吏目
- ├ 金山寺医僧
- ├ 张廉访
- ├ 某少君
- ├ 许宗伯
- ├ 巧令三则
- ├ 正梦
- ├ 圆谎先生
- ├ 鬼孝子
- ├ 荆茅
- ├ 义猫
- ├ 李老
- ├ 陈伯
- ├ 蒋三官
- ├ 飞车
- ├ 丁养虚
- ├ 阮封翁
- ├ 赵甲
- ├ 崇伯鲧
- ├ 象棋子
- ├ 斗鹑
- ├ 禄命
- ├ 疑难杂案五则
- ├ 转女为男二则
- ├ 程翁
- ├ 马氏
- ├ 土神显应
- ├ 拐带
- ├ 爵大元戎
- ├ 某富翁
- ├ 百岁老人
- ├ 陈君
- └ 耳神
『客窗闲话』六壬神课
- 本章共 1.4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吾乡张君,鹾商子也。幼多病,故不甚读书,然敏甚,具慧解,书旨皆能领悟。及冠,自觉气禀甚弱,不愿婚娶。一日,在朋友案头见《大六壬》书,悦之求教。友曰:“我虽知此,不甚精。”遂以大略指示之。张携归学习,不忍释手,复购求他本以为揣摹。闻有秘本,不惜重价,不畏远道,务罗而致之。不售者,亲往手录。是以其书盈室,多人所不经见者。研精十载,忽大悟曰:“道不远人,非书所能该。”进束书不观,亦不肯为人决事。有时自露其机,则无不中。
忽谓兄嫂曰:“此宅住不得矣,速往某亲戚家借寓,犹可及也。”兄曰:“宅乃祖遗,居此百余年,丰衣足食,人口平安,有何不美,而欲依亲戚家,不为人非笑耶?且迁宅不易,汝勿多言。”再三恳之,兄嫂执不可,张乃哀求其母曰:“十日不迁,儿为大不孝子。必见责于天而受祸也。”其母夙爱怜之,见惶迫之状出于至诚,谕长子迁居。迫于母命,往觅其戚假宅。戚果非笑之。然其家宅广人稀,乐亲戚之情话,允之。张君迫促速移,上下皆有怨言,若不闻也,督催益急。至九日,母尚在旧宅督理,张突负而趋,言勿惊老母者再。甫至戚家,喘息未定,人报左邻火发,延及张宅,顷刻荡然。而张氏之器用财贿无伤也。然后怨者德之。
母与兄曰:“何不先言?”张曰:“天机不可预泄,然与先言何异耶?”
一日,至其表兄王生家道贺。王曰:“无喜可贺。”张曰:“老兄长郎今科举孝廉,非大喜耶?”王曰:“弟言谅无谬。既来道贺,必得饮食。家中猝不及备,请往市肆可乎?”张曰可。同往至市,途遇一友,王邀偕往。入肆,饮毕送面来。张曰:“两碗足矣。何必三?”王曰:“三人也,岂可两?”张曰:“一人不得食也。”皆举箸笑曰:“今亦有错谬时乎?”言次,友家人来报,其母痰作几危,请速归。视友乃投箸而去。王曰:“弟毋乃仙乎?我等饭后速往友家探之。”张曰:“无伤,其母痧发,刻已愈矣。”食毕,余一碗,皆饱不能食。张曰:“卖之可也。”王曰:“何人肯买剩面?”张假笔书条曰:“为官事见官面,虎头人食此面。”王乃嘱肆主曰:“为我卖此面。”肆主笑诺之。果有一人头汗淋漓入座,急索凉面,肆主即以剩面与之,甚得。王徐问曰:“君高姓,何如此急急也?”其人曰:“我虞姓,为役所迫往见官,故需凉面。”快餐而去。
于是二人偕往友家。友出迎,问其母果发痧,绝而复苏。家人皆外出请医,二人渴甚,无人烹茶,张曰:“厨有大柿二,亦足解渴。”发寻之果得,分食二人而去。是年,王生子应大比归,往候。张君曰:“侄今果中式矣。我有一物遗君。”出匣,封志其固,曰:“捧归悬之,榜发后启视。不可预发,致我与君皆速祸也。”王敬谨携归,榜发拆视,内贮全榜一纸,报捷者来出录,比对无一误者。
未几,张君疾作日甚,表兄卢翁虽市井中人,而朴诚方正,来视疾曰:“惜弟天生才智,不习正业,用心于无益之地,耗损心血成此危症,亦自悔乎?”张笑曰:“命之修短,天也。知数固死,不知亦死。与其昏昏,何如昭昭耶?”卢曰:“人虽传弟知未来事,是或可信,岂能洞见肺腑?”张曰:“弟请为兄决之,兄稍回避。”乃执笔操算,作单以匣封固,谓卢曰:“兄携回,晚开之。”卢如其言,归肆贸易,夜核帐后开封,则是日出入总帐一纸,厘毫不误,卢乃服,来谓张曰:“弟能如是,岂非仙乎?何以仙亦有疾,是所不解。”张曰:“仙则不能,惟六通已得其二,惜知之晚,而又自执其能,不得精进,以结内丹。天乎!假我数年,即成道矣。无如数尽于某月日。从此长别,不亦痛哉。”相向而泣,至日果卒。
芗厈曰:书自圣经至杂艺,载当然而不载所以然。惟博闻强记,则左右逢源,一旦豁然贯通矣,小道可观,其张君之谓乎。然由一艺而追其极,皆道也。所患者自执其能而止,此张君之所以悔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