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编序
- 作者小传
- 公民
- 道德的勇气
- “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
- 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
-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谈动
- 谈静
- 学问之趣味
- 自由与放纵
- 论自我实现
- 缺陷论
- 生活的艺术
- 读书的艺术
- 世界观与人生观
- 科学的头脑
- 青年与我
- 社会的不朽论
- 立志做大事
- 运动家的风度
- 雪耻与御侮
- 中国人的国民性
- 为什么要爱国
- 人生目的何在
- 理信与迷信
- 何谓自由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享福与吃苦
-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
- 哀思
- 美国的民主
- 最先与最后
- 新知
- 读者可以自负之处
- 科学的起源
- 庄子
- 孔子的人格
- 日本的衣食住
- 文艺之研究与鉴赏什么与怎么
- 论雅俗共赏
- 文艺鉴赏的程度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文学的一个界说
- 词的境界
- 辞赋之渊源
- 元剧之文章
- 论时代思潮
-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 物理学和人生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美与同情
- 《论语》解题
- 东西人教育不同
- 文学
- 白马湖之冬
- 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之五
- 翡冷翠山居闲话
- 重刊《浮生六记》序
- 雾之美
- 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
- 闻歌有感
- 藏行纪程
- 论“他妈的!”
- 骂人的艺术
- 与蔡孑民书
- 答林琴南书
- 《近代散文钞》序
- 邻人
- 求阙斋日记
- 脸谱
- 请客
- 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
- 苦雨斋之一周
- 渐
- 祝你奋斗到底
- 劝菜
- 旧
- 辰州途中
- 故都的回忆
- 怀李叔同先生
-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旧
- 本章共 1.9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梁实秋
题解
梁实秋通篇罗列了众多理由说明“旧”的好,将一个别致的话题,写得文采、情趣十足。能写好这样的文章,靠的是好性情。
“我爱一切旧的东西——老朋友,旧时代,旧习惯,古书,陈酿;而且我相信,陶乐赛,你一定也承认我一向是很喜欢一位老妻。”这是高尔斯密的名剧《委曲求全》(SheStoopstoConquer)中那位守旧的老头儿哈德卡索先生说的话。他的夫人陶乐赛听了这句话,心里有一点高兴,这风流的老头子还是喜欢她,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愠意,因为这一句话的后半段说透了她的老。这句话的前半段没有毛病,他个人有此癖好,干别人什么事?而且事实上有很多人颇具同感,也觉得一切东西都是旧的好,除了朋友、时代、习惯、书、酒之外,有数不尽的事物都是越老越古越旧越陈越好。所以有人把这半句名言用花体正楷字母抄了下来,装在玻璃框里,挂在墙上,那意思好像是在向喜欢除旧布新的人挑战。
俗语说,“人不如故,衣不如新”。其实,衣着之类还是旧的舒适。新装上身之后,东也不敢坐,西也不敢靠,战战兢兢。我看见过有人全神贯注在他的新西装裤管上的那一条直线,坐下之后第一桩事便是用手在膝盖处提动几下,生恐膝部把他的笔直的裤管撑得变成了口袋。人生至此,还有什么趣味可说!看见过爱因斯坦的小照么?他总是披着那一件敞着领口胸怀的松松大大的破夹克,上面少不了烟灰烧出的小洞,更不会没有一片片的汗斑油渍,但是他在这件破旧衣裳遮盖之下优哉游哉的神游于太虚之表。《世说新语》记载着:“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进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得故?’桓公大笑着之。”桓冲真是好说话,他应该说,“有旧衣可着,何用新为?”也许他是为了保持阃内安宁,所以才一笑置之。“杀头而便冠”的事情,我还没有见过;但是“削足而适履”的行为,则颇多类似的例证。一般人穿的鞋,其制作设计很少有顾到一只脚是有五个趾头的,穿这样的鞋虽然无需“削”足,但是我敢说五个脚趾绝对缺乏生存空间。有人硬是觉得,新鞋不好穿,敝屣不可弃。
“新屋落成”金圣叹列为“不亦快哉”之一,快哉尽管快哉,随后那“树小墙新”的一段暴发气象却是令人难堪。“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但是需要等待多久!一栋建筑要等到相当破旧,才能有“树林阴翳,鸟声上下”之趣,才能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乐。西洋的庭园,不时的要剪草,要修树,要打扮得新鲜耀眼,我们的园艺的标准显然的有些不同,即使是帝王之家的园囿也要在亭阁楼台画栋雕梁之外安排一个“濠濮间”、“谐趣园”,表示一点点陈旧古老的萧瑟之气。至于讲学的上庠,要是墙上没有多年蔓生的常春藤,基脚上没有远年积留的苔藓,那还能算是第一流么?
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例如阳历尽管是我们正式采用的历法,在民间则阴历仍不能废,每年要过两个新年,而且只有在旧年才肯“新桃换旧符”。明知地处亚热带,仍然未能免俗要烟熏火燎的制造常常带有尸味的腊肉。端午的龙舟粽子是不可少的,有几个人想到那“露才扬己怨怼沉江”的屈大夫?还不是旧俗相因虚应故事?中秋赏月,重九登高,永远一年一度的引起人们的不可磨灭的兴味。甚至腊八的那一锅粥,都有人难以忘怀。至于供个人赏玩的东西,当然是越旧越有意义。一把宜兴砂壶,上面有陈曼生制铭镌句,纵然破旧,气味自然高雅。“樗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更是足以使人超然远举,与古人游。我有古钱一枚,“临安府行用,准参百文省”,把玩之余不能不联想到南渡诸公之观赏西湖歌舞。我有胡桃一对,祖父常常放在手里揉动,噶咯噶咯的作响,后来又在我父亲手里揉动,也噶咯噶咯的响了几十年,圆滑红润,有如玉髓,真是先人手泽,现在轮到我手里噶咯噶咯的响了,好几次险些儿被我的儿孙辈敲碎取出桃仁来吃!每一个破落户都可以拿了几件旧东西来,这是不足为奇的事。国家亦然。多少衰败的古国都有不少的古物,可以令人惊羡,欣赏,感慨,唏嘘!
旧的东西之可留恋的地方固然很多,人生之应该日新又新的地方亦复不少。对于旧日的典章文物我们尽管喜欢赞叹,可是我们不能永远盘桓在美好的记忆境界里,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现实的地面上来。在博物馆里我们面对商周的吉金,宋元明的书画瓷器,可是溜酸双腿走出门外便立刻要面对挤死人的公共汽车,丑恶的市招,和各种饮料一律通用的玻璃杯!
旧的东西大抵可爱,惟旧病不可复发。诸如夜郎自大的脾气,奴隶制度的残余,懒惰自私的恶习,蝇营狗苟的丑态,畸形病态的审美观念,以及罄竹难书的诸般病症,皆以早去为宜,旧病才去,可能新病又来,然而总比旧疴新恙一时并发要好一些,最可怕的是,倡言守旧,其实只是迷恋骸骨;唯新是骛,其实只是摭拾皮毛,那便是新旧之间两俱失之了。
阅读延伸
《雅舍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