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编序
- 作者小传
- 公民
- 道德的勇气
- “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
- 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
-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谈动
- 谈静
- 学问之趣味
- 自由与放纵
- 论自我实现
- 缺陷论
- 生活的艺术
- 读书的艺术
- 世界观与人生观
- 科学的头脑
- 青年与我
- 社会的不朽论
- 立志做大事
- 运动家的风度
- 雪耻与御侮
- 中国人的国民性
- 为什么要爱国
- 人生目的何在
- 理信与迷信
- 何谓自由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享福与吃苦
-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
- 哀思
- 美国的民主
- 最先与最后
- 新知
- 读者可以自负之处
- 科学的起源
- 庄子
- 孔子的人格
- 日本的衣食住
- 文艺之研究与鉴赏什么与怎么
- 论雅俗共赏
- 文艺鉴赏的程度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文学的一个界说
- 词的境界
- 辞赋之渊源
- 元剧之文章
- 论时代思潮
-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 物理学和人生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美与同情
- 《论语》解题
- 东西人教育不同
- 文学
- 白马湖之冬
- 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之五
- 翡冷翠山居闲话
- 重刊《浮生六记》序
- 雾之美
- 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
- 闻歌有感
- 藏行纪程
- 论“他妈的!”
- 骂人的艺术
- 与蔡孑民书
- 答林琴南书
- 《近代散文钞》序
- 邻人
- 求阙斋日记
- 脸谱
- 请客
- 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
- 苦雨斋之一周
- 渐
- 祝你奋斗到底
- 劝菜
- 旧
- 辰州途中
- 故都的回忆
- 怀李叔同先生
-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辞赋之渊源
- 本章共 1.0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刘师培
题解
辞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人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作者刘师培家学深厚,古文功底极好,对古代文学的流变亦有深刻见解,鲁迅曾对刘在此方面做的研究给过很高评价。此文中,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辞赋产生的变迁轨迹和总体风貌,功夫不深者做不到此。
上古之时,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谣谚二体皆为韵语。谣训徒歌,诗者永言之谓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也。盖古人作诗,循天籁之自然,有音无字,故起源亦甚古。观《列子》所载,有尧时谣,孟子之告齐王,首引夏谚,而韩非《六反篇》或引古谚,或引先圣谚,足征谚谣之作,先于诗歌。厥后诗歌继兴,始著文字于竹帛。然当此之时,歌谣而外,复有史篇,大抵皆为韵语。言志者为诗,记事者为史篇。史篇起源,始于仓圣。《周官》之制,太史之职,掌谕书名。而宣王之世,复有皮籀作《史篇》;书虽失传,然以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篇》例之,大抵韵语偶文,便于记诵,举民生日用之字,悉举其中。盖《史篇》即古代之字典也。又孔子之论学诗也,亦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诗歌亦不啻古人之文典也。盖古代之时,敬曰声教,故记诵之学大行;中国词章之体亦从此而生。
诗篇以降,有屈宋“楚辞”,为词赋家之鼻祖。然自吾观之,《离骚九章》,音涉哀思,矢耿介,慕露修,伤中路之夷犹,怨美人之迟暮,托哀吟于芳草,验吉占于灵茅,窈窕善怀,婵娟太息,诗歌比兴之遗也。《九歌招魂》,指物类象,冠剑陆离,舆旌纷错,以及灵旌星盖,鳞屋龙堂,土伯神君,壶蜂雁虺,办名物之瑰奇,助文章之侈丽,《史篇》记载之遗也。是《楚辞》一篇,隐含二体。
秦汉之世,赋体渐兴,溯其渊源,亦为《楚辞》之别派。《幽通思玄》忧深虑远,出于《离骚》者也;《甘泉藉田》,愉容典则,出于东皇《司命》者也;《洛神长门》,其音哀思出于《湘君》、《湘夫人》者也;感旧叹逝,悲怨凄凉,出于《山鬼》、《国殇》者也;《西征北征》,叙事记游,出于《涉江远游》也者;《鹏鸟鹦鹉》,生叹不辰,出于《怀沙者也》;《哀江南赋》睠怀旧都,出于哀郢者也。推之枯树出于《橘颂》,《闲居》出于《卜居》,《七发》乃《九辩》之遗,《解嘲》即《渔父》之意,渊源所自,岂可诬乎?盖骚出于诗,故孟坚以赋为古诗之流。然相如子云作赋汉廷,指陈事物,殚见洽闻,非唯风雅之遗音,抑亦《史篇》之变体。此古代文章之流别也。然知之者鲜矣!
阅读延伸
《楚辞》、《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