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编序
- 作者小传
- 公民
- 道德的勇气
- “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
- 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
-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谈动
- 谈静
- 学问之趣味
- 自由与放纵
- 论自我实现
- 缺陷论
- 生活的艺术
- 读书的艺术
- 世界观与人生观
- 科学的头脑
- 青年与我
- 社会的不朽论
- 立志做大事
- 运动家的风度
- 雪耻与御侮
- 中国人的国民性
- 为什么要爱国
- 人生目的何在
- 理信与迷信
- 何谓自由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享福与吃苦
-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
- 哀思
- 美国的民主
- 最先与最后
- 新知
- 读者可以自负之处
- 科学的起源
- 庄子
- 孔子的人格
- 日本的衣食住
- 文艺之研究与鉴赏什么与怎么
- 论雅俗共赏
- 文艺鉴赏的程度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文学的一个界说
- 词的境界
- 辞赋之渊源
- 元剧之文章
- 论时代思潮
-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 物理学和人生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美与同情
- 《论语》解题
- 东西人教育不同
- 文学
- 白马湖之冬
- 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之五
- 翡冷翠山居闲话
- 重刊《浮生六记》序
- 雾之美
- 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
- 闻歌有感
- 藏行纪程
- 论“他妈的!”
- 骂人的艺术
- 与蔡孑民书
- 答林琴南书
- 《近代散文钞》序
- 邻人
- 求阙斋日记
- 脸谱
- 请客
- 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
- 苦雨斋之一周
- 渐
- 祝你奋斗到底
- 劝菜
- 旧
- 辰州途中
- 故都的回忆
- 怀李叔同先生
-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读者可以自负之处
- 本章共 1.2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夏丏尊
题解
本文选自《平屋杂文》。本篇文句精警,字无虚言,严谨地表达出文艺创作需靠天才,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又特地列举出文学系不能制造作家,作家未必出于文学系的事实,来证明作家的不易得到。文中并强调善于文艺欣赏的人,他的地位与作家是相近的,与其做一个低劣的创作者,不如做一个好的鉴赏者!
文艺不但在创作上是人的表现,就是在鉴赏上也是人的反映。浅薄的人不能写出好的文艺,同时浅薄的人也不能了解好的文艺。创作与鉴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事情。日本厨川白村在他的《苦闷的象征》里,曾把鉴赏称为“共鸣的创作”。真的,鉴赏也是一种创作,不过创作是作家自己表现,鉴赏却是由作家所表现的逆溯作家,顺序上有不同而已。
真有鉴赏力的读者,应该以读者的资格自负,不必惭愧自己并非作家。在艺术的各部门中,最容易使人发生创作的野心的,要算文艺了。听到名曲的时候,看到好绘画、好雕刻、好戏剧的时候,普通人都只以听者、观者自居,除了鉴赏、享乐以外,不会发生自己来作曲、弹奏,自己来执笔、运凿,自己来现身舞台的野心。独于文艺则不然,普通人只要读过几册文艺书,往往就想自己试作,不肯安居于读者的地位。因为文艺所用的材料是我们日常习用的语言,表面上看来,不像别种艺术那样对于材料须有练习功夫与专门知识。只是要知道,鉴赏是共鸣的创作,这是就心情上说的。实际的文艺创作到底要靠天才,不是普通人所能胜任。文艺所用的材料虽是日常语言,似乎不如别种艺术那样需要特别素养;但是语言文字的驱遣,究竟要有过人的敏感和熟练才行,这也不比别种艺术来得容易。再说,文艺是作者的自己表现,作者如果没有什么特出的人格(这并非仅指道德而言),即使对于语言文字有了特出的技巧,也还是没有用的。
文艺鉴赏本身自有价值,不必定以创作为目的。这情形恰和受教育不必定以作教师为目的一样。不消说,要作教师,先得受教育;要创作文艺,先得鉴赏文艺,可是创作究竟不能单从鉴赏而成功。不信,你看事实。每年从各国大学文学系毕业的,合计起来总该有几万人吧,他们当然是研究了文艺上的法则,熟谙了语言文字的技巧了,当然是读破名著,富有鉴赏力的了;然而他们大多数没有成为作家,全世界成功的作家还是寥寥可数。并且,成功的作家之中,有些人竟没有入过大学。英国的名小说家迭更斯是擦鞋出身。有些人虽曾入过大学,却不是文科出身。日本的有岛武郎是学农业的。
鉴赏文艺未必就能成为创作家,这个话似乎会使诸君灰心。
其实只要能鉴赏,不能创作也没有什么惭愧;因为我们由于作品的鉴赏,已经与作家作精神上的共鸣了,已经把自己提高到作家相近的地位了。真有听音乐的耳朵的,听了某名曲所兴起的情绪,照理该相作曲者制曲时的情绪一样。所以就某名曲说,在技巧上,听者固然不及作者,可是在享受上,听者和作者是相等的,只要他善于听。
作家原值得崇拜。自己果真有创作的天才,不消说,自然应该把他发挥出来。但是接近文艺的人个个要想成为作家,那究竟是不可能的事。与其做一个无聊的创作者,宁可做一个好的读者、欣赏者,我们不必为不能创作自惭,还该以好的读者、欣赏者自负。
阅读延伸
《文艺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