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编序
- 作者小传
- 公民
- 道德的勇气
- “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
- 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
-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谈动
- 谈静
- 学问之趣味
- 自由与放纵
- 论自我实现
- 缺陷论
- 生活的艺术
- 读书的艺术
- 世界观与人生观
- 科学的头脑
- 青年与我
- 社会的不朽论
- 立志做大事
- 运动家的风度
- 雪耻与御侮
- 中国人的国民性
- 为什么要爱国
- 人生目的何在
- 理信与迷信
- 何谓自由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享福与吃苦
-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
- 哀思
- 美国的民主
- 最先与最后
- 新知
- 读者可以自负之处
- 科学的起源
- 庄子
- 孔子的人格
- 日本的衣食住
- 文艺之研究与鉴赏什么与怎么
- 论雅俗共赏
- 文艺鉴赏的程度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文学的一个界说
- 词的境界
- 辞赋之渊源
- 元剧之文章
- 论时代思潮
-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 物理学和人生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美与同情
- 《论语》解题
- 东西人教育不同
- 文学
- 白马湖之冬
- 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之五
- 翡冷翠山居闲话
- 重刊《浮生六记》序
- 雾之美
- 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
- 闻歌有感
- 藏行纪程
- 论“他妈的!”
- 骂人的艺术
- 与蔡孑民书
- 答林琴南书
- 《近代散文钞》序
- 邻人
- 求阙斋日记
- 脸谱
- 请客
- 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
- 苦雨斋之一周
- 渐
- 祝你奋斗到底
- 劝菜
- 旧
- 辰州途中
- 故都的回忆
- 怀李叔同先生
-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词的境界
- 本章共 81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王国维
题解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思潮的一大趋势,王国维早年接受西方文化特别是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美学思想,《人间词话》一书即是王国维受了西洋美学思想影后,以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阅读延伸
《人间词话》、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