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上经乾传卷一 乾
- 上经乾传卷一 坤
- 上经乾传卷一 屯
- 上经乾传卷一 蒙
- 上经需传卷二 需
- 上经需传卷二 讼
- 上经需传卷二 师
- 上经需传卷二 比
- 上经需传卷二 小畜
- 上经需传卷二 履
- 上经需传卷二 泰
- 上经需传卷二 否
- 上经需传卷二 同人
- 上经需传卷二 大有
- 上经需传卷二 谦
- 上经需传卷二 豫
- 上经随传卷三 随
- 上经随传卷三 蛊
- 上经随传卷三 临
- 上经随传卷三 观
- 上经随传卷三 噬嗑
- 上经随传卷三 贲
- 上经随传卷三 剥
- 上经随传卷三 复
- 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 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 上经随传卷三 颐
- 上经随传卷三 大过
- 上经随传卷三 坎
- 上经随传卷三 离
- 下经咸传卷四 咸
- 下经咸传卷四 恒
- 下经咸传卷四 遯
- 下经咸传卷四 大壮
- 下经咸传卷四 晋
- 下经咸传卷四 明夷
- 下经咸传卷四 家人
- 下经咸传卷四 睽
- 下经咸传卷四 蹇
- 下经咸传卷四 解
- 下经咸传卷四 损
- 下经咸传卷四 益
- 下经夬传卷五 夬
- 下经夬传卷五 姤
- 下经夬传卷五 萃
- 下经夬传卷五 升
- 下经夬传卷五 困
- 下经夬传卷五 井
- 下经夬传卷五 革
- 下经夬传卷五 鼎
- 下经夬传卷五 震
- 下经夬传卷五 艮
- 下经夬传卷五 渐
- 下经夬传卷五 归妹
- 下经丰传卷六 丰
- 下经丰传卷六 旅
- 下经丰传卷六 巽
- 下经丰传卷六 兑
- 下经丰传卷六 涣
- 下经丰传卷六 节
- 下经丰传卷六 中孚
- 下经丰传卷六 小过
- 下经丰传卷六 既济
- 下经丰传卷六 未济
- 系辞上卷七 周易系辞上第七
- 系辞下卷八 周易系辞下第八
- 说卦卷九 说卦第九
- 说卦卷九 《周易·序卦》第十
- 说卦卷九《周易·杂卦》第十一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贲
- 本章共 1.0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1)。天文也(2)。文明以止,人文也(3)。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
(1)刚柔不分,文何由生?故坤之上六来居二位,“柔来文刚”之义也。柔来文刚,居位得中,是以“亨”。乾之九二,分居上位,分刚上而文柔之义也。刚上文柔,不得中位,不若柔来文刚,故“小利有攸往”。 (2)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 (3)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 (4)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1)。
(1)处贲之时,止物以文明,不可以威刑,故“君子以明庶政”,而“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1)。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1)在贲之始,以刚处下,居於无位,弃於不义,安夫徒步以从其志者也。故饰其趾,舍车而徒,义弗乘之谓也。
六二:贲其须(1)。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1)得其位而无应,三亦无应,俱无应而比焉,近而相得者也。“须”之为物,上附者也。循其所履以附於上,故曰“贲其须”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1)。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1)处下体之极,居得其位,与二相比,俱履其正,和合相润,以成其文者也。既得其饰,又得其润,故曰“贲如濡如”也。永保其贞,物莫之陵,故曰“永贞,吉”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1)。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1)有应在初而阂於三,为己寇难,二志相感,不获通亨,欲静则疑初之应,欲进则惧三之难,故或饰或素,内怀疑惧也。鲜洁其马,“翰如”以待,虽履正位,未敢果其志也。三为刚猛,未可轻犯,匪寇乃婚,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1)。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1)处得尊位,为饰之主,饰之盛者也。施饰於物,其道害也。施饰丘园,盛莫大焉,故贲于束帛,丘园乃落,贲于丘园帛,乃“戋戋”。用莫过俭,泰而能约,故必“吝”焉乃得终吉也。
上九:白贲,无咎(1)。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1)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在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以白为饰,而无患忧,得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