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上经乾传卷一 乾
- 上经乾传卷一 坤
- 上经乾传卷一 屯
- 上经乾传卷一 蒙
- 上经需传卷二 需
- 上经需传卷二 讼
- 上经需传卷二 师
- 上经需传卷二 比
- 上经需传卷二 小畜
- 上经需传卷二 履
- 上经需传卷二 泰
- 上经需传卷二 否
- 上经需传卷二 同人
- 上经需传卷二 大有
- 上经需传卷二 谦
- 上经需传卷二 豫
- 上经随传卷三 随
- 上经随传卷三 蛊
- 上经随传卷三 临
- 上经随传卷三 观
- 上经随传卷三 噬嗑
- 上经随传卷三 贲
- 上经随传卷三 剥
- 上经随传卷三 复
- 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 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 上经随传卷三 颐
- 上经随传卷三 大过
- 上经随传卷三 坎
- 上经随传卷三 离
- 下经咸传卷四 咸
- 下经咸传卷四 恒
- 下经咸传卷四 遯
- 下经咸传卷四 大壮
- 下经咸传卷四 晋
- 下经咸传卷四 明夷
- 下经咸传卷四 家人
- 下经咸传卷四 睽
- 下经咸传卷四 蹇
- 下经咸传卷四 解
- 下经咸传卷四 损
- 下经咸传卷四 益
- 下经夬传卷五 夬
- 下经夬传卷五 姤
- 下经夬传卷五 萃
- 下经夬传卷五 升
- 下经夬传卷五 困
- 下经夬传卷五 井
- 下经夬传卷五 革
- 下经夬传卷五 鼎
- 下经夬传卷五 震
- 下经夬传卷五 艮
- 下经夬传卷五 渐
- 下经夬传卷五 归妹
- 下经丰传卷六 丰
- 下经丰传卷六 旅
- 下经丰传卷六 巽
- 下经丰传卷六 兑
- 下经丰传卷六 涣
- 下经丰传卷六 节
- 下经丰传卷六 中孚
- 下经丰传卷六 小过
- 下经丰传卷六 既济
- 下经丰传卷六 未济
- 系辞上卷七 周易系辞上第七
- 系辞下卷八 周易系辞下第八
- 说卦卷九 说卦第九
- 说卦卷九 《周易·序卦》第十
- 说卦卷九《周易·杂卦》第十一
『周易注』上经需传卷二 履
- 本章共 90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1)。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2)。
(1)凡“彖”者,言乎一卦之所以为主也,成卦之体在六三也。“履虎尾”者,言其危也。三为履主,以柔履刚,履危者也。履虎尾而不见咥者,以其“说而应乎乾”也。乾,刚正之德者也。不以说行夫佞邪,而以说应乎《乾》,宜其“履虎尾”不见咥而亨。 (2)言五之德。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1)。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1)处履之初,为履之始,履道恶华,故素乃无咎。处履以素,何往不从?必独行其愿,物无犯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1)。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1)履道尚谦,不喜处盈,务在致诚,恶夫外饰者。也而二以阳处阴,履於谦也。居内履中,隐显同也。履道之美,於斯为盛。故“履道坦坦”,无险厄也。在幽而贞,宜其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1)。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1)居“履”之时,以阳处阳,犹曰不谦,而况以阴居阳,以柔乘刚者乎?故以此为明眇目者也,以此为行跛足者也,以此履危见咥者也。志在刚健,不修所履,欲以陵武於人,“为于大君”,行未能免於凶,而志存于五,顽之甚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1)。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1)逼近至尊,以阳承阳,处多惧之地,故曰:“履虎尾,愬愬”也。然以阳居阴,以谦为本,虽处危惧,终获其志,故“终吉”也。
九五:夬履,贞厉(1)。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1)得位处尊,以刚决正,故曰“夬履贞厉”也。履道恶盈而五处尊,是以危。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1)。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1)祸福之祥,生乎无所履,处履之极,履道成矣,故可“视履”而“考祥”也。居极应说,高而不危,是其旋也。履道大成,故“元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