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上经乾传卷一 乾
- 上经乾传卷一 坤
- 上经乾传卷一 屯
- 上经乾传卷一 蒙
- 上经需传卷二 需
- 上经需传卷二 讼
- 上经需传卷二 师
- 上经需传卷二 比
- 上经需传卷二 小畜
- 上经需传卷二 履
- 上经需传卷二 泰
- 上经需传卷二 否
- 上经需传卷二 同人
- 上经需传卷二 大有
- 上经需传卷二 谦
- 上经需传卷二 豫
- 上经随传卷三 随
- 上经随传卷三 蛊
- 上经随传卷三 临
- 上经随传卷三 观
- 上经随传卷三 噬嗑
- 上经随传卷三 贲
- 上经随传卷三 剥
- 上经随传卷三 复
- 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 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 上经随传卷三 颐
- 上经随传卷三 大过
- 上经随传卷三 坎
- 上经随传卷三 离
- 下经咸传卷四 咸
- 下经咸传卷四 恒
- 下经咸传卷四 遯
- 下经咸传卷四 大壮
- 下经咸传卷四 晋
- 下经咸传卷四 明夷
- 下经咸传卷四 家人
- 下经咸传卷四 睽
- 下经咸传卷四 蹇
- 下经咸传卷四 解
- 下经咸传卷四 损
- 下经咸传卷四 益
- 下经夬传卷五 夬
- 下经夬传卷五 姤
- 下经夬传卷五 萃
- 下经夬传卷五 升
- 下经夬传卷五 困
- 下经夬传卷五 井
- 下经夬传卷五 革
- 下经夬传卷五 鼎
- 下经夬传卷五 震
- 下经夬传卷五 艮
- 下经夬传卷五 渐
- 下经夬传卷五 归妹
- 下经丰传卷六 丰
- 下经丰传卷六 旅
- 下经丰传卷六 巽
- 下经丰传卷六 兑
- 下经丰传卷六 涣
- 下经丰传卷六 节
- 下经丰传卷六 中孚
- 下经丰传卷六 小过
- 下经丰传卷六 既济
- 下经丰传卷六 未济
- 系辞上卷七 周易系辞上第七
- 系辞下卷八 周易系辞下第八
- 说卦卷九 说卦第九
- 说卦卷九 《周易·序卦》第十
- 说卦卷九《周易·杂卦》第十一
『周易注』上经需传卷二 需
- 本章共 958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1)。利涉大川,往有功也(2)。
(1)谓五也,位乎天位,用其中正,以此待物,需道毕矣,故“光亨贞吉”。 (2)乾德获进,往辄亨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1)。 (1)童蒙已发,盛德光亨,饮食宴乐,其在兹乎!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1)。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1)居需之时,最远於难,能抑其进以远险待时,虽不应几,可以保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1)。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1)将近於难,故曰“需於沙”也。不至致寇,故曰“小有言”也。近不逼难,远不后时,履健居中,以待其会,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1)。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白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1)以刚逼难,欲进其道,所以招寇而致敌也。犹有须焉,不陷其刚。寇之来也,自我所招,敬慎防备,可以不败。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1)。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1)凡称血者,阴阳相伤者也。阴阳相近而不相得,阳欲进而阴塞之,则相害也。穴者,阴之路也,处坎之始,居穴者也。九三刚进,四不能距,见侵则辟,顺以听命者也,故曰“需于血,出自穴”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1)。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1)“需”之所须,以待达也。已得天位,畅其中正,无所复须,故酒食而已获“贞吉”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1)。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2)。
(1)六四所以“出自穴”者,以不与三相得而塞其路,不辟则害,故不得不“出自穴”而辟之也。至於上六,处卦之终,非塞路者也。与三为应,三来之已,乃为己援,故无畏害之辟,而乃有入穴之固也。三阳所以不敢进者,须难之终也。难终则至,不待召也。己居难终,故自来也。处无位之地,以一阴而为三阳之主,故必敬之而后终吉。 (2)处无位之地,不当位者也。敬之则得终吉,故虽不当位,未大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