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上经乾传卷一 乾
- 上经乾传卷一 坤
- 上经乾传卷一 屯
- 上经乾传卷一 蒙
- 上经需传卷二 需
- 上经需传卷二 讼
- 上经需传卷二 师
- 上经需传卷二 比
- 上经需传卷二 小畜
- 上经需传卷二 履
- 上经需传卷二 泰
- 上经需传卷二 否
- 上经需传卷二 同人
- 上经需传卷二 大有
- 上经需传卷二 谦
- 上经需传卷二 豫
- 上经随传卷三 随
- 上经随传卷三 蛊
- 上经随传卷三 临
- 上经随传卷三 观
- 上经随传卷三 噬嗑
- 上经随传卷三 贲
- 上经随传卷三 剥
- 上经随传卷三 复
- 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 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 上经随传卷三 颐
- 上经随传卷三 大过
- 上经随传卷三 坎
- 上经随传卷三 离
- 下经咸传卷四 咸
- 下经咸传卷四 恒
- 下经咸传卷四 遯
- 下经咸传卷四 大壮
- 下经咸传卷四 晋
- 下经咸传卷四 明夷
- 下经咸传卷四 家人
- 下经咸传卷四 睽
- 下经咸传卷四 蹇
- 下经咸传卷四 解
- 下经咸传卷四 损
- 下经咸传卷四 益
- 下经夬传卷五 夬
- 下经夬传卷五 姤
- 下经夬传卷五 萃
- 下经夬传卷五 升
- 下经夬传卷五 困
- 下经夬传卷五 井
- 下经夬传卷五 革
- 下经夬传卷五 鼎
- 下经夬传卷五 震
- 下经夬传卷五 艮
- 下经夬传卷五 渐
- 下经夬传卷五 归妹
- 下经丰传卷六 丰
- 下经丰传卷六 旅
- 下经丰传卷六 巽
- 下经丰传卷六 兑
- 下经丰传卷六 涣
- 下经丰传卷六 节
- 下经丰传卷六 中孚
- 下经丰传卷六 小过
- 下经丰传卷六 既济
- 下经丰传卷六 未济
- 系辞上卷七 周易系辞上第七
- 系辞下卷八 周易系辞下第八
- 说卦卷九 说卦第九
- 说卦卷九 《周易·序卦》第十
- 说卦卷九《周易·杂卦》第十一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蛊
- 本章共 93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1),巽而止,蛊(2)。蛊,元亨而天下治也(3)。“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4)。
(1)上刚可以断制,下柔可以施令。 (2)既巽又止,不竞争也。有事而无竞争之患,故可以有为也。 (3)有为而大亨,非天下治而何也? (4)蛊者有事而待能之时也。可以有为,其在此时矣。物已说随,则待夫作制以定其事也。进德修业,往则亨矣。故“元亨,利涉大川”也。甲者,创制之令也。创制不可责之以旧,故先之三日,后之三日,使令治而后乃诛也。因事申令,终则复始,若天之行,用四时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1)。
(1)蛊者,有事而待能之时也,故君子以济民养德也。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1)。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2)。 (1)处事之首,始见任者也。以柔巽之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故曰“有子”也。任为事首,能堪其事,“考”乃无咎也,故曰“有子考无咎”也。当事之首,是以危也。能堪其事,故“终吉”。 (2)干事之首,时有损益,不可尽承,故意承而已。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1)。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1)居於内中,宜干母事,故曰“干母之蛊”也。妇人之性难可全正,宜屈已刚。既干且顺,故曰“不可贞”也。干不失中,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1)。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1)以刚干事,而无其应,故“有悔”也。履得其位,以正干父,虽“小有悔”,终无大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1)。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1)体柔当位,干不以刚而以柔和,能裕先事者也。然无其应,往必不合,故曰“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1)。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2)。
(1)以柔处尊,用中而应,承先以斯,用誉之道也。 (2)以柔处中,不任威力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1)。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1)最处事上而不累於位,“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