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氏医镜
作者:顾靖远
又名《顾松园医镜》。综合性著作。清顾靖远撰,左国辑校。十六卷。靖远字松园,号花州,吴门(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医要》。初习儒,后弃儒学医,上自《内经》、《伤寒论》,下及历代诸家方书、医案,靡不披阅,历二十年,始编撰成书。成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全书约二十余万字。书中包括“灵素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本草必用”、“格言汇纂”、“症方发明”六部分。卷一至卷二,灵素摘要,以张景岳《类经》为主,摘其大纲,取必不可少之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脏象、气味、治则、病机、运气诸节。卷三,内景图解,将脏腑内景绘图注释,所附经络歌括重加考订。卷四,脉法删繁,分内经要语、先哲名言、持脉真诀三节,以明脉法。卷五至卷六,格言汇纂,分论治大纲、辨症大纲二节。论述七方、十剂、八纲等关于辨证与治疗方面内容。卷七至卷八,本草必用,分草、木、果、菜、谷、金、石、人、兽、禽、虫、鱼十二部,凡二百七十三味药物。对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及禁忌、均详加阐释。卷九至卷十六,症方发明,详列临床各科病证之病因、证候、治则及方药,间附验案,以及证方之效验。全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论述通俗易懂,简明切要,于初学者或临床医生均有裨益。有一九三五年上海扫叶山房刊本,一九六一年河南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 总字数:27.83 万字
- 成书年代:清代
- 最近更新:2022-07-07
目录列表
- 序
- ├ 原序一
- ├ 原序二
- ├ 原序三
- └ 自序
- 卷一 礼集
- └ 草部
- 卷二 礼集
- ├ 木部
- ├ 果部
- ├ 菜部
- ├ 谷部
- ├ 金石部
- ├ 人部
- ├ 兽部
- ├ 禽部
- └ 虫鱼部
- 卷三 乐集
- ├ 内经要语
- ├ 先哲名言
- ├ 持脉真诀
- ├ 内景详解
- ├ 肺
- ├ 大肠
- ├ 胃
- ├ 脾
- ├ 心
- ├ 小肠
- ├ 膀胱
- ├ 肾
- ├ 心包
- ├ 三焦
- ├ 胆
- └ 肝
- 卷四 乐集
- ├ 摄生
- ├ 阴阳
- ├ 脏象
- ├ 气味
- ├ 治则
- ├ 病机
- └ 运气
- 卷五 乐集
- ├ 论治大纲
- └ 辨证大纲
- 卷六 射集
- ├ 伤寒
- └ 温热
- 卷七 射集
- ├ 中风
- ├ 燥
- ├ 伤风
- └ 火
- 卷八 御集
- ├ 中暑(中与伤同)
- ├ 温
- ├ 疟
- └ 痢(经谓之肠,后人又名滞下。)
- 卷九 御集
- ├ 肿胀
- ├ 嗝
- ├ 呕吐
- ├ 霍乱
- ├ 干霍乱(俗名绞肠沙。)
- └ 泄泻
- 卷十 御集
- ├ 伤食
- ├ 不能食
- ├ 气、痞满
- ├ 吞酸嘈杂
- ├ 黄胆
- ├ 积聚
- └ 三消
- 卷十一 书集
- └ 虚劳
- 卷十二 书集
- ├ 咳嗽
- ├ 肺痿
- ├ 肺痈
- ├ 痰饮
- ├ 喘
- ├ 举例
- ├ 汗
- ├ 不寐
- └ 健忘·怔忡·惊悸
- 卷十三 书集
- ├ 痿
- ├ 痹
- ├ 麻木
- ├ 厥
- ├ 疝(疝字从山,取根深重着之义。)
- └ 痫(病因痫发,故字从痫。)
- 卷十四 数集
- ├ 头痛
- ├ 眩晕
- ├ 目病
- ├ 耳病
- ├ 胃脘痛(胸痛、心痛、腹痛。)
- ├ 腰痛
- └ 胁痛
- 卷十五 数集
- ├ 小便不通(交肠、关格二症附后。)
- ├ 小便不禁
- ├ 淋
- ├ 举例
- ├ 浊
- ├ 遗滑
- ├ 大便秘结
- ├ 大便血
- ├ 痉
- └ 脚气
- 卷十六 数集
- ├ 调经
- ├ 附《金匮》治妇人杂病五方
- ├ 带下
- ├ 崩漏
- ├ 胎前
- ├ 产后
- └ 附仲淳治疔疽一切肿毒神方〔症轻者,制小其剂。〕
- 跋
-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