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郑性序
- 黄千秋跋
- 冯全垓跋
- 于准序
- 仇兆鳌序
- 明儒学案序
- 黄梨洲先生原序
- 贾润序
- 贾朴跋
- 贾念祖跋
- 莫晋序
- 《明儒学案》发凡
- 师说
- 卷一 崇仁学案一
- 卷二 崇仁学案二
- 卷三 崇仁学案三
- 卷四 崇仁学案四
- 卷五 白沙学案上
- 卷六 白沙学案下
- 卷七 河东学案上
- 卷八 河东学案下
- 卷九 三原学案
- 卷十 姚江学案
- 卷十一 浙中王门学案一
- 卷十二 浙中王门学案二
- 卷十三 浙中王门学案三
- 卷十四 浙中王门学案四
- 卷十五 浙中王门学案五
- 卷十六 江右王门学案一
- 卷十七 江右王门学案二
- 卷十八 江右王门学案三
- 卷十九 江右王门学案四
- 卷二十 江右王门学案五
- 卷二十一 江右王门学案六
- 卷二十二 江右王门学案七
- 卷二十三 江右王门学案八
- 卷二十四 江右王门学案九
- 卷二十五 南中王门学案一
- 卷二十六 南中王门学案二
- 卷二十七 南中王门学案三
- 卷二十八 楚中王门学案
- 卷二十九 北方王门学案
- 卷三十 粤闽王门学案
- 卷三十一 止修学案
- 卷三十二 泰州学案一
- 卷三十三 泰州学案二
- 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 卷三十五 泰州学案四
- 卷三十六 泰州学案五
- 卷三十七 甘泉学案一
- 卷三十八 甘泉学案二
- 卷三十九 甘泉学案三
- 卷四十 甘泉学案四
- 卷四十一 甘泉学案五
- 卷四十二 甘泉学案六
- 卷四十三 诸儒学案上一
- 卷四十四 诸儒学案上二
- 卷四十五 诸儒学案上三
- 卷四十六 诸儒学案上四
- 卷四十七 诸儒学案中一
- 卷四十八 诸儒学案中二
- 卷四十九 诸儒学案中三
- 卷五十 诸儒学案中四
- 卷五十一 诸儒学案中五
- 卷五十二 诸儒学案中六
- 卷五十三 诸儒学案下一
- 卷五十四 诸儒学案下二
- 卷五十五 诸儒学案下三
- 卷五十六 诸儒学案下四
- 卷五十七 诸儒学案下五
- 卷五十八 东林学案一
- 卷五十九 东林学案二
- 卷六十 东林学案三
- 卷六十一 东林学案四
- 卷六十二 蕺山学案
- 卷六十三 附案
『明儒学案』冯全垓跋
- 本章共 440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姚江黄梨洲先生以迈世之天姿,成等身之着作,自经术文章以至一能一技,靡不悉心体究,而尤自任以道之重。所着《明儒学案》,穷源竟委,博採兼收,将使后之学者各随其质之所近,浸氵㸒滋溉以至於道,及其成功,万派同归矣。 夫有明讲学之家,其辨析较宋儒为更精,而流弊亦较宋儒为更甚。垓谓学术必原心术,但使存心克正,兢兢以慎独为念,从此存养省察,虽议论或有偏驳,亦不愧为圣人之徒。倘功利之见未忘,借先正之名目以自树其门户,则矫诬虚伪,势必色厉内荏,背道而驰。先生是书,殆欲以正心术者正学术欤! 板为郑氏所刊,久存於二老阁。垓以近年久未刷印,屡向郑君杏卿探问。郑君见垓志行是书,慨然曰:“冯氏其与《学案》有缘乎?”盖指从祖五桥先生曾刊行《宋元学案》一书也。垓因向郑君出资若干,携板而归。今年春,修其烂,补其缺失,僱工刷印,冀其广为流布。略书数语於后,以志向往,并不没郑氏刊板之缘起,而郑君与人为善之意,亦因以俱着云。 时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如月上澣,慈谿后学冯全垓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