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前言
- 歌声
- 航船中的文明
- 背影
- 飘零
- 一封信
- 儿女
- 海行杂记
- 看花
- 给亡妇
- 冬天
- 南京
- 《山野掇拾》①
-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 罗马
- 荷兰
- 莱茵河
- 三家书店
- 公园
- 乞丐
- 动乱时代
- 论严肃
- 论雅俗共赏
- 论老实话
- 撩天儿
- 论废话
- 不知道
- 论自己
- 论做作
- 憎
- 执政府大屠杀记
- 悼王善瑾君
- 春
- 买书
- 绥行纪略
- 这一天
- 外东消夏录
- 我是扬州人
- 论不满现状
- 文物·旧书·毛笔
- 序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女人
- 阿河
- 白采
- 《梅花》后记
- 旅行杂记
-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 我所见的叶圣陶
- 你我
- 择偶记
- 潭柘寺 戒坛寺
- 《子恺漫画》①代序
- 威尼斯
- 滂卑①故城
- 柏林
- 巴黎
- 文人宅
- 加尔东尼市场
- 圣诞节
-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 论气节
- 论百读不厌
- 说话
- 如面谈
- 很好
- 话中有鬼
- 论别人
- 论青年
- 父母的责任
- 悼何一公君①
- 白马湖
- 哀互生
- 松堂游记
- 蒙自杂记
- 重庆一瞥
- 重庆行记
-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 论且顾眼前
- 南行通信
- 匆匆
- 温州的踪迹
-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 哀韦杰三君①
- 荷塘月色
- 怀魏握青君
- 说梦
- 扬州的夏日
- 论无话可说
- 谈抽烟
- 说扬州①
- 《忆》①跋
- 《燕知草》①序
- 佛罗伦司①
- 瑞士
- 德瑞司登①
- 西行通讯
- 博物院
- 吃的
- 房东太太
- 回来杂记
- 论吃饭
- 论书生的酸气
- 沉默
- 人话
- 是喽嘛
- 正义
- 论诚意
- 论东西
- 春晖的一月
- 哪里走
- 赠言
- 论说话的多少
- 初到清华记
- 北平沦陷那一天
- 新中国在望中
-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 刘云波女医师
- 南行杂记
『朱自清散文集』初到清华记
- 本章共 1.4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初到清华记
从前在北平读书的时候,老在城圈儿里呆着。四年中虽也游过三五回西山,却从没来过 清华;说起清华,只觉得很远很远而已。那时也不认识清华人,有一回北大和清华学生在青 年会举行英语辩论,我也去听。清华的英语确是流利得多,他们胜了。那回的题目和内容, 已忘记干净;只记得复辩时,清华那位领袖很神气,引着孔子的什么话。北大答辩时,开头 就用了furiously一个字叙述这位领袖的态度。这个字也许太过,但也道着一点 儿。那天清华学生是坐大汽车进城的,车便停在青年会前头;那时大汽车还很少。那是冬末 春初,天很冷。一位清华学生在屋里只穿单大褂,将出门却套上厚厚的皮大氅。这种“行” 和“衣”的路数,在当时却透着一股标劲儿。
初来清华,在十四年夏天。刚从南方来北平,住在朝阳门边一个朋友家。那时教务长是 张仲述先生,我们没见面。我写信给他,约定第三天上午去看他。写信时也和那位朋友商量 过,十点赶得到清华么,从朝阳门哪儿?他那时已经来过一次,但似乎只记得“长林碧 草”,——他写到南方给我的信这么说——说不出路上究竟要多少时候。他劝我八点动身, 雇洋车直到西直门换车,免得老等电车,又换来换去的,耽误事。那时西直门到清华只有洋 车直达;后来知道也可以搭香山汽车到海甸再乘洋车,但那是后来的事了。
第三天到了,不知是起得晚了些还是别的,跨出朋友家,已经九点挂零。心里不免有点 儿急,车夫走的也特别慢似的。到西直门换了车。据车夫说本有条小路,雨后积水,不通 了;那只得由正道了。刚出城一段儿还认识,因为也是去万生园的路;以后就茫然。到黄庄 的时候,瞧着些屋子,以为一定是海甸了;心里想清华也就快到了吧,自己安慰着。快到真 的海甸时,问车夫,“到了吧?”“没哪。这是海——甸。”这一下更茫然了。海甸这么难 到,清华要何年何月呢?而车夫说饿了,非得买点儿吃的。吃吧,反正豁出去了。这一吃又 是十来分钟。说还有三里多路呢。那时没有燕京大学,路上没什么看的,只有远处淡档的西 山——那天没有太阳——略略可解闷儿。好容易过了红桥,喇嘛庙,渐渐看见两行高柳,像 穹门一般。十刹海的垂杨虽好,但没有这么多这么深,那时路上只有我一辆车,大有长驱直 入的神气。柳树前一面牌子,写着“入校车马缓行”;这才真到了,心里想,可是大门还够 远的,不用说西院门又骗了我一次,又是六七分钟,才真真到了。坐在张先生客厅里一看 钟,十二点还欠十五分。
张先生住在乙所,得走过那“长林碧草”,那浓绿真可醉人。张先生客厅里挂着一副有 正书局印的邓完白隶书长联。我有一个会写字的同学,他喜欢邓完白,他也有这一副对联; 所以我这时如见故人一般。张先生出来了。他比我高得多,脸也比我长得多。一眼看出是个 顶能干的人。我向他道歉来得太晚,他也向我道歉,说刚好有个约会,不能留我吃饭。谈了 不大工夫,十二点过了,我告辞。到门口,原车还在,坐着回北平吃饭去。过了一两天,我 就搬行李来了。这回却坐了火车,是从环城铁路朝阳门站上车的。
以后城内城外来往的多了,得着一个诀窍;就是在西直门一上洋车,且别想“到”清 华,不想着不想着也就到了。——香山汽车也搭过一两次,可真够瞧的。两条腿有时候简直 无放处,恨不得不是自己的。有一回,在海甸下了汽车,在现在“西园”后面那个小饭馆 里,拣了临街一张四方桌,坐在长凳上,要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吃着喝 着,也怪有意思;而且还在那桌上写了《我的南方》一首歪诗。那时海甸到清华一路常有穷 女人或孩子跟着车要钱。他们除“您修好”等等常用语句外,有时会说“您将来做校长”, 这是别处听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