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前言
- 歌声
- 航船中的文明
- 背影
- 飘零
- 一封信
- 儿女
- 海行杂记
- 看花
- 给亡妇
- 冬天
- 南京
- 《山野掇拾》①
-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 罗马
- 荷兰
- 莱茵河
- 三家书店
- 公园
- 乞丐
- 动乱时代
- 论严肃
- 论雅俗共赏
- 论老实话
- 撩天儿
- 论废话
- 不知道
- 论自己
- 论做作
- 憎
- 执政府大屠杀记
- 悼王善瑾君
- 春
- 买书
- 绥行纪略
- 这一天
- 外东消夏录
- 我是扬州人
- 论不满现状
- 文物·旧书·毛笔
- 序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女人
- 阿河
- 白采
- 《梅花》后记
- 旅行杂记
-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 我所见的叶圣陶
- 你我
- 择偶记
- 潭柘寺 戒坛寺
- 《子恺漫画》①代序
- 威尼斯
- 滂卑①故城
- 柏林
- 巴黎
- 文人宅
- 加尔东尼市场
- 圣诞节
-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 论气节
- 论百读不厌
- 说话
- 如面谈
- 很好
- 话中有鬼
- 论别人
- 论青年
- 父母的责任
- 悼何一公君①
- 白马湖
- 哀互生
- 松堂游记
- 蒙自杂记
- 重庆一瞥
- 重庆行记
-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 论且顾眼前
- 南行通信
- 匆匆
- 温州的踪迹
-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 哀韦杰三君①
- 荷塘月色
- 怀魏握青君
- 说梦
- 扬州的夏日
- 论无话可说
- 谈抽烟
- 说扬州①
- 《忆》①跋
- 《燕知草》①序
- 佛罗伦司①
- 瑞士
- 德瑞司登①
- 西行通讯
- 博物院
- 吃的
- 房东太太
- 回来杂记
- 论吃饭
- 论书生的酸气
- 沉默
- 人话
- 是喽嘛
- 正义
- 论诚意
- 论东西
- 春晖的一月
- 哪里走
- 赠言
- 论说话的多少
- 初到清华记
- 北平沦陷那一天
- 新中国在望中
-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 刘云波女医师
- 南行杂记
『朱自清散文集』论无话可说
- 本章共 1.3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论无话可说
十年前我写过诗;后来不写诗了,写散文;入中年以后,散文也不大写得出了——现在 是,比散文还要“散”的无话可说!许多人苦于有话说不出,另有许多人苦于有话无处说; 他们的苦还在话中,我这无话可说的苦却在话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 个大时代里。
在别处说过,我的“忆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远不曾有过惊心动魄的 生活,即使在别人想来最风华的少年时代。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我的职业是三个教书;我 的朋友永远是那么几个,我的女人永远是那么一个。有些人生活太丰富了,太复杂了,会忘 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么时候都“了亮玲玲地”知道,记住,自己是怎样简单的一 个人。
但是为什么还会写出诗文呢?——虽然都是些废话。这是时代为之!十年前正是五四运 动的时期,大伙儿蓬蓬勃勃的朝气,紧逼着我这个年轻的学生;于是乎跟着人家的脚印,也 说说什么自然,什么人生。但这只是些范畴而已。我是个懒人,平心而论,又不曾遭过怎样 了不得的逆境;既不深思力索,又未亲自体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处也只是廉价的,新 瓶里装旧酒的感伤。当时芝麻黄豆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现在看看,苦笑而已。
先驱者告诉我们说自己的话。不幸这些自己往往是简单的,说来说去是那一套;终于说 的听的都腻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这些人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话,只是说些中外贤哲 说过的和并世少年将说的话。真正有自己的话要说的是不多的几个人;因为真正一面生活一 面吟味那生活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一般人只是生活,按着不同的程度照例生活。
这点简单的意思也还是到中年才觉出的;少年时多少有些热气,想不到这里。中年人无 论怎样不好,但看事看得清楚,看得开,却是可取的。这时候眼前没有雾,顶上没有云彩, 有的只是自己的路。他负着经验的担子,一步步踏上这条无尽的然而实在的路。他回看少年 人那些情感的玩意,觉得一种轻松的意味。他乐意分析他背上的经验,不止是少年时的那 些;他不愿远远地捉摸,而愿剥开来细细地看。也知道剥开后便没了那跳跃着的力量,但他 不在乎这个,他明白在冷静中有他所需要的。这时候他若偶然说话,决不会是感伤的或印象 的,他要告诉你怎样走着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剥开的是些什么玩意。但中年人是很胆小 的;他听别人的话渐渐多了,说了的他不说,说得好的他不说。所以终于往往无话可说—— 特别是一个寻常的人像我。但沉默又是寻常的人所难堪的,我说苦在话外,以此。
中年人若还打着少年人的调子,——姑不论调子的好坏——原也未尝不可,只总觉“像 煞有介事”。他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写出那冒着热气或流着眼泪的话;一个神经敏锐的人对于 这个是不容易忍耐的,无论在自己在别人。这好比上了年纪的太太小姐们还涂脂抹粉地到大 庭广众里去卖弄一般,是殊可不必的了。
但近来在戴译《唯物史观的文学论》里看到,法国俗语“无话可说”竟与“一切皆好” 同意。呜呼,这是多么损的一句话,对于我,对于我的时代!
1931年3月。
其实这些都可以说是废话,只要想一想咱们这年头。这年头要的是“代言人”,而且将 一切说话的都看作“代言人”;压根儿就无所谓自己的话。这样一来,如我辈者,倒可以将 从前狂妄之罪减轻,而现在是更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