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人格的启示
- 人生价值的最低限度
- 反映着时代精神
- “民佣”与“公仆”
- 一代不如一代
- 柔雾
- 致《新青年》杂志记者信
- 女子参政问题
- 女子解放问题之根本观
- 北京之小报(下)
- 两性的教育观
- 语体文欧化的商椎
- 生命的新微光
- 第一义务
- 生命与性质
- 杂记二则
- 将来的创造——创造“新中国大学”的原动力
- 鲁尔占领后的德国
- 晨光社的经过及将来的希望
- 究竟还是玩视
- 读书日记
- 天才与经验
- 近来的创作界
- 道旁的默感
- 微言
- 国民心理与革命事业(上篇)
- 生活—时间—思想的争斗力
- 我们的意思
- 古刹
- 清话
- 吴苑
- 噩耗
- 教育的结果还是民族蛮性的遗留?
- 遥忆老舍与闻一多
- 夜谈偶记
- 夜谈再记
- “乡愿”的进化论
- 追怀济之
- “五四”之日
- 朝鲜残存之集字碑
- 观庐笔录
- 拉斐耳的圣母画像
- 威尼市回忆录
- 集中与分散
- 二十七年前的《小说月报》革新号
- 悼朱佩弦先生
- 恰恰是三十个年头了
- 社会主义的花朵快要开放
- 拿起笔来投入农业合作化高潮
- 清除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在当前思想战线上的意义
- 新年献语
- 努力发展我省的戏曲工作
- 炉边琐谈
- 致克家
『人格的启示』噩耗
- 本章共 93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相差四个月整,高尔基逝世之后鲁迅先生突然也与世长辞。(高尔基死于六月十八日鲁迅先生是十月十九日早去世。)这消息太使人惊讶了!因为在夏间他的病曾经有过很危险的时期,竟能安然度过这些日子并无病剧的传闻,而且在一星期前我曾与他在北四川路匆匆相遇,谈过几句话,面容只是黄瘦,不像病人,语音还是那样清劲,想不到才隔几日便在今日清晨撒手人间!
鲁迅先生于今可谓盖棺论定了。关于他的思想、学问、文艺上的造就,将来自有许多人作详尽的叙述,现在只就个人所感略写数语。
鲁迅先生是战士,是不服气的健者,是思深而行坚的人物,是不避艰困的播种者,综其一生,即除却文艺的成就不论,已令人叹服其个性之强,眼光之锐,见事用思之鞭辟入里。如果他不从事于文艺的活动,作别种事业,我相信他也能独辟蹊径,有与一般人不同之处。
平庸模棱,将就,对付,是中国人对一切的态度,无所可又无所不可,过了今日等明日,由种种因袭的传统观念养成这个民族的老态。放一把野火,断一团乱丝,是就是,非就非,爱成真爱,憎即真憎,爽快锐利,不在两可之间浮游,不向是否中敷衍,试问我们这民族到现在还有这份精神否?鲁迅先生早已以善于动火气著名于文艺界中,也许会有人抓住这一点批评他。但依我想,这正是鲁迅先生的特长。如果在世界上都能对付得四平八稳,无所可否,永远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态度,只不过会圆滑而已,以言促成人群的进步求有朝气,绝不是文艺界的同人。
不顾虑,不打算盘,如何见便如何说,这不是一个确能认真,有刚气的人办不到。
鲁迅先生的为人,写文字,以及他的精神都可用这极通俗的几句话作代表。
处于多少年来麻木、瘫痪、会计算、讲对付的中国民族的今日,社会与个人都需要这样健强不息的精神作治病的峻利之剂,而鲁迅先生便是一个最能投以猛剂的好医生。
但我们的病菌还在漫延着而有能力有定识的好医生先自去了!只就这一点上想使我们发生如何的感叹!
何况国难至此,风雨日急在思想界中正自需要有健者作廓清的提示,使我们这遭际艰难的民族更添上要挣扎,要奋斗的生力,谁说鲁迅先生不是一个这样的领导者?
然而恰在此时鲁迅先生病故的噩耗已传遍了全中国与全世界!
这岂止是中国文艺界的重大损失,怀念着这多难的国家,麻木的民族,使一个有心人听到这个噩耗能不发生四顾苍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