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人格的启示
- 人生价值的最低限度
- 反映着时代精神
- “民佣”与“公仆”
- 一代不如一代
- 柔雾
- 致《新青年》杂志记者信
- 女子参政问题
- 女子解放问题之根本观
- 北京之小报(下)
- 两性的教育观
- 语体文欧化的商椎
- 生命的新微光
- 第一义务
- 生命与性质
- 杂记二则
- 将来的创造——创造“新中国大学”的原动力
- 鲁尔占领后的德国
- 晨光社的经过及将来的希望
- 究竟还是玩视
- 读书日记
- 天才与经验
- 近来的创作界
- 道旁的默感
- 微言
- 国民心理与革命事业(上篇)
- 生活—时间—思想的争斗力
- 我们的意思
- 古刹
- 清话
- 吴苑
- 噩耗
- 教育的结果还是民族蛮性的遗留?
- 遥忆老舍与闻一多
- 夜谈偶记
- 夜谈再记
- “乡愿”的进化论
- 追怀济之
- “五四”之日
- 朝鲜残存之集字碑
- 观庐笔录
- 拉斐耳的圣母画像
- 威尼市回忆录
- 集中与分散
- 二十七年前的《小说月报》革新号
- 悼朱佩弦先生
- 恰恰是三十个年头了
- 社会主义的花朵快要开放
- 拿起笔来投入农业合作化高潮
- 清除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在当前思想战线上的意义
- 新年献语
- 努力发展我省的戏曲工作
- 炉边琐谈
- 致克家
『人格的启示』我们的意思
- 本章共 74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近二三年来定期刊物,真的,如“雨后春笋”了,特别是所谓文艺刊物正各自在这大时代中争着,奋跃着,挣扎着,呻吟着他们未来的命运。这究竟是一个蓬勃的现象。虽然在社会上,在思想上,在我们这样民族的国家里,而一切时代意识的认识已给予我们对于渺茫的前程有微光的启示与希望。这是暴风雨后的澄明?或是暴风雨的前夜?谁敢说定。然而时代的飞涛确已迅疾地掠过了我们古旧思想的防岸,与卷没了它的荒芜枯干的平原,我们在此中沉浮?我们在此中随流?还是我们在此中奔越呢?时代是无情的转轮,自有天然的力之推动,但是我们呢?
光彩绚烂的微光正射在我们的远处,时代思想更从无形中在后面向我们追逐着,于此中我们自不容其迟疑,回顾,我们想借文艺的力量来表现我们的思,感,与希望;但这并非是以文艺作品作何等宣扬,与思,与感,与希望,在任何伟大与超越的文艺中能脱却、避免时代意识的明指或暗示呢?
文艺自不能以地域为限,但在这风景壮美及近代的新都市的各种刺激与现实的青岛,我们平常想望着有这种刊物,这不是为“河山生色,乡土增光”,或是迎合社会需要之陈旧的与投时的货品的观念,但在天风海水的浩荡中迸跃出这无力的一线青潮也或是颇有兴致的事吧!
我们的意思只是这样的简单与笼统吧,我们只希望借此小刊物同大家来以时代意识认明什么是文艺品,以及由文艺品来点清我们的人生。至于再进一步问何为文艺品?何为时代意识?则自有他们的本质在,这绝不能以何种定例,原则,可以归纳,可以范畴,可以不许它跑到圈子外边去的。
至于共同来办这个刊物的只不过三四人,作始也虽不必不简,但我们以诚实的希冀盼望好文艺的朋友们的助力!
也正如某杂志一样,这刊物内最古的与最新的作品一例容纳,只以作品的价值为准,这也是须附告的一句。
就这一点——如大海中微波一点,我们借她飞流着赠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