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苏妲己驿堂被魅 云中子进斩妖剑
- 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里城
- 第三回 纣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脱囚归歧周
- 第四回 西伯建台凿池沼 子牙避纣隐磻溪
-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灾 西伯侯初聘姜尚
- 第六回 西伯再访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 第七回 周武王议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
- 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阳 孟津河白鱼入舟
- 第九回 太公遗计收五将 纣王拜将征西歧
- 第十回 太公兴周灭商纣 武王分土封诸侯
-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诛管蔡 成王感变启金滕
- 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于郏鄏 召公奭宣布王化
-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胶舟溺昭王
- 第十四回 穆王西游昆仑山 楚人大战麒麟谷
- 第十五回 周穆王赵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国
- 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马受封 十丈台李巫监谤
-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征俨狁 姜皇后脱簪谏王
- 第十八回 卢妃怀孕十八年 幽王举火戏诸侯
- 第十九回 郑桓公骊山救驾 周平王弃镐东迁
- 第二十回 颖考叔舍羹悟主 州吁恃宠弑桓公
- 第二十一回 卫石碏仗义杀子 陈穆公以婚救卫
- 第二十二回 郑庄公祖宫演武 周郑于繻葛大战
- 第二十三回 郑太子救齐辞偶 郑祭仲杀婿逐君
- 第二十四回 鲁桓公入齐遭弑 齐襄公出狩遇怪
- 第二十五回 齐召忽从主死节 管夷吾条陈伯策
- 第二十六回 楚王僭号征郧绞 楚屈瑕鄢水大败
- 第二十七回 息伯瑗请楚伐蔡 楚王仗威掳息妫
- 第二十八回 斗伯比假道灭邓 齐桓公北杏定伯
- 第二十九回 宋桓公背盟逃归 齐宁戚牧牛遇贵
- 第三十回 宁戚舌动宋桓公 郑厉公倚齐复位
- 第三十一回 郑厉公南郊救驾 卫懿公好鹤亡国
- 第三十二回 管仲天柱峰灭戎 齐桓公德存邢卫
- 第三十三回 管仲气死斗伯比 夷吾召陵服强楚
- 第三十四回 鲁妇秉义全社稷 齐桓义辅周太子
- 第三十五回 桓公葵丘大会盟 桓公阳谷寄太子
- 第三十六回 冯长公验仲生死 晋献公宠妾逐子
- 第三十七回 晋荀息假途灭虢 秦穆公羊赎百里
- 第三十八回 骊姬设计陷申生 十英辅重耳逃归
- 第三十九回 晋里克谋弑二主 秦穆公救晋饥民
- 第四十回 公孙支独战六将 韩原山秦擒晋公
- 第四十一回 晋重耳周流列国 五公子争雄乱齐
- 第四十二回 宋襄公鹿上图霸 宋楚军泓水大战
- 第四十三回 晋子圉逃归嗣位 赵衰狐偃夺重耳
- 第四十四回 重耳寓秦受怀嬴 重耳夏国杀怀公
- 第四十五回 介子推辞禄自焚 闹洛阳晋兵救驾
- 第四十六回 晋郤谷被荐操军 晋郤谷火攻蓸河
- 第四十七回 文公义报僖负羁 晋先轸一气子玉
- 第四十八回 晋先轸二气子玉 晋楚城濮大会战
- 第四十九回 晋先轸三气子玉 郤谷遗计斩之侨
- 第五十回 晋文践土大会盟 蹇叔遗船救孟明
- 第五十一回 秦孟明崤山大败 晋先轸狄阵困死
- 第五十二回 孟明焚舟誓伐晋 秦穆公大霸西方
- 第五十三回 秦穆公用人从葬 秦晋军令狐大战
- 第五十四回 晋士会自秦逃归 楚庄王纳言定霸
- 第五十五回 晋灵公怒遇赵盾 晋楚军黄河大战
- 第五十六回 晋解扬出使不屈 养由基百步穿杨
- 第五十七回 斗越椒谋反被诛 晋程婴功成自刎
- 第五十八回 晋郤克兜肠大战 晋士匄青年进计
- 第五十九回 楚共王鄢陵大败 由基陷于万伏弩
- 第六十回 晋栾书争功弑主 晋魏绛单骑和戎
- 第六十一回 师旷辨乐知兴亡 齐庄公奸淫召祸
- 第六十二回 楚灵王大会诸侯 秦哀公设会图伯
- 第六十三回 玄象岗卞庄打虎 柳盗跖辱叱秋胡
- 第六十四回 临潼伍员争明辅 子胥威震临潼会
- 第六十五回 晏平仲舌辩群楚 鲁秋胡捐金戏妻
- 第六十六回 楚灵王冒雪游猎 申家底灵王自缢
- 第六十七回 费无极谗隐平王 楚平王废妻逐子
- 第六十八回 平王信谗灭伍氏 米建奔郑遭诛灭
- 第六十九回 伍子胥投陈辞婚 子胥脱难过昭关
- 第七十回 丘亮泛舟救子胥 浣纱女抱石投江
- 第七十一回 子胥吹篪引王僚 姬光请专诸行刺
- 第七十二回 三公子出兵伐楚 太湖亭专诸行刺
- 第七十三回 囊瓦族灭费无忌 要离辱死焦休忻
- 第七十四回 要离行诈刺庆忌 孙武吴宫操女兵
-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发兵伐楚 代楚国孙武会兵
- 第七十六回 吴楚军汉江大战 吴王五战拔荆州
- 第七十七回 楚昭王奔郧入随 子胥鞭挞平王尸
- 第七十八回 申包胃号哭求救 伍子胥和楚班师
- 第七十九回 伍子胥酬恩报德 孔仲尼相鲁服齐
- 第八十回 吴越槜李大交锋 孔仲尼周游列国
- 第八十一回 吴夫差分道伐越 勾践败栖会稽山
- 第八十二回 越勾践入吴待罪 三年受辱屈居吴
- 第八十三回 吴王西子游八景 楚王礼聘孔仲尼
- 第八十四回 孔仲尼遭厄陈蔡 贤子贡说吴救鲁
- 第八十五回 伍子胥抉目待齐 吴鲁吴艾陵大战
- 第八十六回 孔子获麟作春秋 晋三卿政乱同列
- 第八十七回 勾践三年灭吴国 范蠡扁舟归五湖
- 第八十八回 晋智伯求地谋反 灌晋阳智信决水
- 第八十九回 豫让漆身刺无恤 吴起杀妻为求将
- 第九十回 周王初封韩赵魏 赵魏争夺中山地
- 第九十一回 吴起弃魏死于楚 齐威王正国朝周
- 第九十二回 魏征庞涓下云梦 公孙鞅徙木立信
- 第九十三回 齐田忌大败投赵 王敖破牌荐孙膑
- 第九十四回 孙膑下山服袁达 庞涓谋刖孙膑足
- 第九十五回 孙膑被刖诈疯魔 茶车窍孙膑归齐
- 第九十六回 庞涓巫魅陷孙膑 孙膑救韩掳魏申
- 第九十七回 孙庞排阵赌刘魏 马陵万弩射庞涓
- 第九十八回 丑女献策为皇后 卫鞅掳魏建奇功
- 第九十九回 商鞅四马分尸死 苏秦六国说合纵
- 第一○○回 六龙会苏秦挂印 张仪计秦说六国
- 第一○一回 张仪说话俟事秦 孟尝君养士出关
- 第一○二回 子哙传位于子之 孙膑隐迹埋姓名
- 第一○三回 燕昭王伐齐报仇 齐泯王逃奔即墨
- 第一○四回 蔺相如完璧归赵 齐田单火牛复齐
- 第一○五回 范睢脱厕西入秦 不韦西游说立嗣
- 第一○六回 不韦计取朱姬女 朱氏生政于邯郸
- 第一○七回 秦王代周统天下 田单兴兵复聊城
- 第一○八回 庄襄王发兵征赵 平原君合纵干楚
- 第一○九回 信陵君盗符救赵 秦蒙骜兴兵伐魏
- 第一一○回 赵王兴兵取燕邑 春申君合纵伐秦
- 第一一一回 朱后淫宠于嫪毒 秦王计并吞六国
- 第一一二回 秦王复仇伐赵国 荆轲西行刺秦王
- 第一一三回 秦王命蒙骜伐燕 魏王诈降劫秦寨
- 第一一四回 李信以众征楚国 王贲诈巡抚燕地
『春秋列国志传』第三十八回 骊姬设计陷申生 十英辅重耳逃归
- 本章共 3.2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骊姬贺晋献公曰:“主公威镇远国,得胜而还,又与大国结亲,诚足庆贺!”公曰:“虞、虢虽灭,耿、霍、魏三国,其势尚强,吾不日兴兵,征此三国,方满吾意。”次日,公设朝与群臣议伐耿、霍、魏之事。荀息奏曰:“耿、魏小国也!主公乘胜之兵,亲自征之,望风而降矣!”公悦,遂令毕万为先锋,赵夙为谋主,亲率大兵五万出城,留荀息守绛。骊姬闻公出征,问二五与优施曰:“伐虢之计,本欲害申生,主公乃亲征得胜,今又远征,而申生安然无事,此计何日而成?”
优施对曰:“臣再献一计,令申生不日而死。”姬曰:“计将安出?”施曰:“主公远出,夫人可遣人往曲沃,召申生回朝。
申生至,夫人诈以梦见申生之母姜氏入来索祭,申生素志孝义,闻知必归祭其母,祭必分胙以奉夫人,夫人可置毒于内,待主公归,奉与饮食,知毒必怒申生而杀之,则申生死无腾挪矣!”
姬大悦,即日使人于曲沃召申生,申生归见骊姬,姬佯哭曰:“吾近夕梦见汝母姜氏向我索祭,故召尔告之。”申生闻言,放声痛哭。姬曰:“恸哭亦无益,汝归而祭之可也!”申生拜谢,归曲沃,即祀其母,令使者赍胙以奉姬。太傅杜原款谏曰:“骊姬妒忌,逐出殿下弟兄,岂有诚心相告,其中定然有诈!臣闻主上出征,若进胙肉,恐中其计!”申生曰:“彼既以诚心告我祭,不进胙,得罪反重。”申生不听而奉胙,骊姬受之,置毒子酒肉中,以待公归。
却说耿、魏、霍三国,闻晋兵至,寡不敌众,各个出城,奉表纳贡。晋兵不动寸铁,收三国得胜回朝。却说骊姬见献公回,将胙礼进于献公,公方欲食,姬曰:“食自外来者,不可不试也!”公曰:“然!”与犬食之犬毙,与小臣食之小臣亦毙。姬乃哭曰:“天乎!国,子之国也!何为过急若是?”献公大怒。遂令殿前将军奄楚、贾华,各令卫卒五十,前捕太子,取其傅杜原款。二人领兵出朝,狐突谓二子狐毛、狐偃曰:“主上无道,信骊姬杀太子,其祸必及于重耳,吾观重耳,重瞳骈胁,后必能强大晋国,汝等作速往蒲从重耳,以图功名。”
二子次日奔蒲,狐突又修书,星夜使人教申生逃难。
却说奄楚、贾华二人,引兵图曲沃,申生知其祸,走人新城,杜原款走不及,被奄楚仗剑斩于马下。款将死,谓从者为我告太子曰:“款也不才,自知不敏,故有今日之难!臣不敢偷生爱死,然太子不从昔日之谏,以至今日祸临,请必无悔其死,且臣闻死不迁情,强也,守情全义,孝也,杀身以成志,仁也,死不忘君,敬也!”申生闻言,痛哭受命,乃走至新城。
申生走入新城,得狐突之书,泣曰:“伯氏爱我甚厚,然吾想逃走,其罪必归于君,是悲君也!彰君父之恶,必见笑于诸侯,内困于父母,外困于诸侯,是重困也!弃君去罪,是逃死也!吾闻之,仁不恶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吾宁待罪俟死,何敢逃死!”令其臣猛足告狐突曰:“申生得罪于君父,不敢逃死,然吾父老矣!愿狐氏尽心以助吾父,申生虽死亦不敢忘。”猛足受言既出,申生自缢于新城。贾华兵至闻其自缢,斩其首级回报。后人有待哀申生云:父子本天性,献公反灭之,卓哉申生子,纯孝死不移。
又宋贤诗云:父母如天无极思,知而不昧独申生,刀兵滚滚因谗重,俯首新城只待烹。
骊姬问优施曰:“申生既中计而死,如今可请立奚齐否?”
施曰:“未可!重耳、夷吾尚在,如不尽除,后必有患,况重耳骈胁、重瞳,状貌非俗,久后必成大事,宜速除之!”姬曰:“何计可除?”施曰:“此易事也!夫人但奏申生之死,为重耳、夷吾共忿,则公必怒,而一计尽去矣!”姬悦,会献公退朝,姬泣而诉曰:“妾闻重耳、夷吾怨申生之死,言妾所谗,二人终日练兵,欲人朝杀妾而谋主上,主上宁杀妾身以安社稷,勿致祸临,后悔不及。”公曰:“申生谋杀君父,其罪合死,何干汝事?”姬泣曰:“重耳、夷吾凶暴不仁,见申生既死,意望东宫之位,恐妾子母相闻,故捏词陷妾,然后好夺君位!”
公大怒,即令贾华领兵伐重耳、夷吾,贾华领兵先至蒲。
却说狐偃、狐毛领父命奔蒲见重耳,俱以父命告之。重耳犹豫未定,忽报贾华引兵到蒲,重耳始信。蒲之百姓皆愿出战,重耳曰:“我父之命,不可校也。”华攻人蒲城,杀人重耳之堂,重耳与狐毛兄弟跃后园土墙而走,寺人李披仗剑追入后园,见重耳正跃土墙,披挺剑望重耳背后便砍,砍之不及,斩重耳衣矜而还。后人有诗云:父失慈兮子尽孝,能知此义独重耳,文公不校蒲城战,高出春秋五霸家。
又有一绝云:凤脱鹗群翔万仞,虎离豹冗奔千山,要知重耳能成霸,皆在周游列国间。
李披回报:“重耳与狐毛走入翟去,坚闭不出。”
顷刻,城下有七八骑相继而至,叫开城甚急,重耳疑为贾华追至,令勿放吊桥,乱箭射下。城下大叫曰:“我非追兵,乃从公子出奔者,休得放箭!”守城军卒报于重耳,重耳令开城纳之。八骑既愿从出走者,却是谁人:第一骑,能文能武,善谋善断,中军谋主,赵衰字子余。
第二骑,博古通今,学问老成,中军谘谋,臼季字胥臣。
第三骑,仁慈恺悌,礼乐周全,上军大夫,公孙贾陀。
第四骑,性气慷慨,武力超伦,中军都护,魏犨字公谅。
第五骑,守忠秉孝,义气绝人,中军裨将,介子推字公恕。
第六骑,英雄无敌,不畏强御,下军裨将,颠颉字高。
第七骑,状貌魁梧,智勇出类,下军都护,先丹木字时春。
第八骑,武艺超群,言辞华彩,上军裨将,毕万字极之。
其先相从在城二骑,却是谁人:第一个,英标冠世,才能兼备,国舅狐毛字子羽。
第二个,心胸磊落,临机随应,国舅狐偃字子犯。
此十人者,实晋国栋梁,邦家瑚琏,故不肯谄事骊姬,所以甘心弃位而从奔也。既而入城相见,各个相抱痛哭。重耳曰:“公等在朝,何以至此?”曰:“主上失德,宠嬖妾,戮亲子,故我等见公子宽厚,所以甘心弃职,愿从出亡。”重耳哭曰:“公等能协心从耳,誓不敢负!”众皆踊跃愿从,魏犨超出谓众曰:“我等既皆协力,以辅公子,肯助某一阵,某愿催兵一阵,打入皇城斩骊姬,诛奚齐,扫尽二五施优,有何难处,又何必外奔?”重耳曰:“公言诚慷慨丈夫之事,奈君父在上,岂敢如此?不如暂避其乱,以作他图。”魏犨乃一勇之夫,见重耳不从,乃咬牙忿怨曰:“似公子畏骊姬如蛇蝎,何日能成大事?”狐偃谓犨曰:“公子非畏骊姬,君父在上,无奈何耳!”犨虽闻其言,犹自怒气不息。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晋重耳得将佐之盛:
文公昔日遭谗变,单枪匹马奔如电。
当时辅从有何人,英雄尽是山西彦。
山西美彦聚如云,吞虹吐雨星罗胸。
文臣高举擎天柱,武将雄跨驾海虹。
君不见,赵成子,丝纶遽据高千古。
舌尖翻起三江浪,笔锋扫退千峰雨。
又不见,魏武子,烟睛藐视千斤斧。
十指擒收北海龙,双拳制服南山虎。
狐毛狐偃尽璠玙,予推臼季皆琼琚。
贾佗毕万珠现薮,颠颉时春锦绣车。
执鞭坠凳争先起,制刃推锋相翊羽。
周流历遍秦齐楚,自相激励为股肱。
譬犹虎啸风自生,龙兴四海有云腾。
古来真主百灵扶,朝阳将出凤鸾舞。
要知重耳能成业,皆在诸臣抱英武。
忽闻有金鼓之声,重耳又疑有追兵攻城,慌忙与数十从者奔走相答,谓狐偃曰:“试卜一卦,何国为吉?”偃曰:“不必问卜,夫齐楚之路远,而望大不可,因困以投,不如且回翟城!”重耳曰:“翟近晋国,伐兵必至。”偃曰:“翟虽近晋,而不与相通,且翟人多怨汝父侵暴,但厚恤翟民以图大事可也!”于是遂奔于翟。翟城百姓皆愿与出力战守。
却说贾华既逐重耳,遂率兵至屈伐夷吾。夷吾问其郤芮曰:“吾欲亦走于翟,与重耳一处何如?”郤芮曰:“不可!兄弟同难,其后必争,不如人梁,梁于秦,秦与晋婚姻之国,日后或有所助。”夷吾遂同郤芮走入于梁。贾华迫夷吾不及,回奏献公,欲起大军伐翟、梁。群臣皆慷曰:“父子无绝恩之理,今二公子罪恶未彰,既出奔外,而欲必杀之,恐见笑于邻国也!”公意稍回,曰:“狐鼠同谋,不可留于国内。”传令尽逐公孙宗族,诏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令上大夫荀息傅之。群臣见逐公孙宗族而立奚齐,皆称疾不朝,亦有辞官去位者。后人有诗云:里克人臣弑二君,虽然为国亦强凶,夷吾赐死金銮殿,始信奸谋天不容。
又史臣赞曰:雄哉晋里克,志壮少宏谋,但识宁邦乐,焉知弑主忧,在生虽昧道,视死等鸿毛,仗剑亡金殿,雄哉里克高。
谷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