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奸计图王侵宝位 忠言骂贼死金銮
- 第二回 仗剑金阶扶寇主 提兵入禁斩娇娥
- 第三回 假帝沽名图社稷 全忠硬节老风尘
- 第四回 乘威据贼侵英主 假制施仁敛小民
- 第五回 三谏不从应至败 千金和议可为痴
- 第六回 肆凶王莽人民怨 叛国苏成将卒惊
- 第七回 邓辰荐杰扶新主 光武求贤会故人
- 第八回 严光卦卜知真主 王莽科场选俊英
- 第九回 王莽选才嗔武丑 崔亭揭榜报苏献
- 第十回 苏献百端谗烈士 窦融屡奏拯明君
- 第十一回 古庙潜逢擎国柱 平坡暂别栋梁材
- 第十二回 别逢共诉情难已 配合应知分所为
- 第十三回 少翁预卜圣君临 访推命运何时泰
- 第十四回 故假威名即日兴 光武中兴恢汉业
- 第十五回 坚谭一战复刘基 聚兵白水屯营寨
- 第十六回 遇将长安脱困笼 势危马死罹兵困
- 第十七回 运泰牛生出敌围 歌声来已明君至
- 第十八回 话国才终义母亡 李君阵上擒王将
- 第十九回 韩宰城中却汉兵 无计脱奸全叔命
- 第二十回 施谋杀贼解君愁 新野两军开仆偃
- 第二十一回 棘阳二将显威名 岑彭设计偷营寨
- 第二十二回 邓禹图谋进棘阳 军排巨鹿战蛟龙
- 第二十三回 为国舍生全大义 兴邦求士复深仇
- 第二十四回 碎胆奸雄归马武 畏名贼子立刘玄
- 第二十五回 名臣重会图谋策 紫微跃奔求名将
- 第二十六回 列宿纷临助圣君 拖肠屡战心无惧
- 第二十七回 斩首堆横气愈雄 佞贼空谋囚汉将
- 第二十八回 英雄势逼反王 军争名夺利空呈表
- 第二十九回 创业兴王遍事贤 明贤一举妖人破
- 第三十回 勇将齐迎敌寇亡 敌破也知居士好
- 第三十一回 成功犹有故人思 智士宏谋终大器
- 第三十二回 小人狭隘岂成材 闻风竞献归仁里
- 第三十三回 雪耻争迎扫奸贼 操谋蔽主心过望
- 第三十四回 杖策追君意远图 愚拜王郎欺正叶
- 第三十五回 倾扶汉主灭奸邪 民感仁威归圣主
- 第三十六回 天怜弱寡返邪兵 王霸合兵援帝难
- 第三十七回 仲华爇火燎君裳 大启雄兵经日会
- 第三十八回 月明妖妇驾云来 奸计诬良诛佞贼
- 第三十九回 忠言服众邓英贤 平除贼诏萧王职
- 第四十回 荐举能封太守极 五夜禁寒扶帝王
- 第四十一回 赤眉郑北扶盆子 帝敕关西拜邓臣
- 第四十二回 王匡结贼侵更始 盆子哀臣避赤眉
- 第四十三回 未破赤眉重拜将 请兵伐暴拯时危
- 第四十四回 勒马讨凶安社稷 复攻反贼再兴师
- 第四十五回 马援说奸专智主 刘君遣将伐骁雄
- 第四十六回 大将平齐宾仰伏 元臣述疏论兴亡
- 第四十七回 忠臣一示难存体 贤士三征不屈名
- 第四十八回 为国运筹尝数让 拯危决策将俱降
- 第四十九回 贼思君义诚倾服 帝泣忠臣厚殓封
- 第五十回 冯异兵临天水破 岑彭师震蜀川惊
- 第五十一回 吴军克战平巴蜀 汉帝追勋擢庙廊
- 第五十二回 偃武修文图致治 核田诏尹民遭害
- 第五十三回 废郭封阴子受荣 伏波标柱子交趾
- 第五十四回 郡守陈章夺虏权 表请诏辞仁智见
- 第五十五回 告庙飨天明制度 图形画像着功多
- 第五十六回 贤臣避世劝耕织 烈女承恩继史书
- 第五十七回 邓骘托亲辞避辱 班昭诫女欲全伦
- 第五十八回 诩出朝歌民政治 阎临摄职国臣荒
- 第五十九回 强乘入朝辞懦主 埋轮当道劾奸臣
- 第六十回 埋金贵德倾京市 切齿忠言丧佞臣
- 第六十一回 忠言触佞含冤狱 德政清群致治平
- 第六十二回 贵盛一门贪愈恣 张奂风威寒虏胆
- 第六十三回 李膺严肃振朝纲 诬忠系党冤埋狱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 马援说奸专智主 刘君遣将伐骁雄
- 本章共 1.7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公孙述自更始败后,窃据成都,自称帝位。隗嚣据陇右,马援闻嚣好用贤士,即往从之。嚣甚敬重,每与马援定决筹策。一日,使援往成都观述之意,可共连否。援素与述同乡共里,交结甚厚,即上马行。既至,令人报知,述令召入。至殿,亲下阶接,挽手并行,交拜礼毕,退于后殿坐叙。述曰:“灯花辉焰,果报佳音。君不惮千里之劳,而轻身下顾,顿使蓬荜生辉。”援曰:“自关中别后,旷久音疏,未能朝夕亲问,望希勿咎。”言罢,使援就外馆居宿,令官侍宴。更为援叠制朝服冠衣,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乘鸾车,旌旄拥护,速趋而入。乡祀礼毕,谓众官曰:“马援不弃旧交,千里顾盼,朕欲封授侯位、大将军之职,留其决策,以代朕劳。”
众皆乐然愿留。援知晓喻众曰:“天下纷纷,雌雄未定。公孙述不能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欲修整边幅界限,如木偶人形,岂能久留天下之贤土乎?”遂辞谢而归。
行至陇右,人见隗嚣,各相礼毕。问曰:“将军见述若何?”
援曰:“子阳乃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吾等不如专意东方,可图长计。”嚣遂使援奉书洛阳。援即拜别,上马前行。
既至入朝,帝在宜德殿南庑下,见援至,但以巾帻坐迎,笑谓援曰:“卿遨游二帝,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辞谢曰:“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耳。臣与公孙述同县乡里,自少相善。臣前至蜀观探,述陈戟于阶下,而后迎臣。臣今远来询问,非刺客好人,陛下何简易若是?”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援曰:“天下反复,僭窃名号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闻甚喜,留宿殿外。己丑五年,帝遣大中大夫来歙,持节送援西归陇右。帝亲送出朝。马援顿首拜辞,二人泪下分别,帝还朝殿。却说马援回至陇右,天色已晚,欲待明早入见。嚣知,急出迎接。夜与并卧。起而问曰:“东方传言,京师若何?”援曰:“前到朝廷,帝引见数十。每接,私居燕语,自夕至旦,才名略勇,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可与高帝同。经学博贤,政事之辨,万世无比。”嚣曰:“卿谓何事可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岂但高祖而已!”嚣意不悦,谓曰:“如卿言,反复胜耶?”然信援所言,遂遣子隗恂入侍光武。援因其往悉,将家属随恂同归洛阳。既至,援引隗恂入朝见帝。帝大喜,令宿外馆。援、恂辞出。至馆住居数月,而无职任。援以所居之处地旷土沃,宾客往来之多,猥衰陋窄,不足观瞻。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援即徙居而去。
却说祭遵、耿弇、刘嘉等攻破涿郡,帝遣大司马吴汉及建义大将军朱佑,领军五万,会耿弇等同攻护索。二人领命即往。
至涿郡,与弇等相见,合兵三十余万,各披甲上马。前行旌旗云拥,照耀山河。行至寓平下寨。护索知,急引大兵十万出城迎敌。吴汉分兵五队,列定阵势。护索首将出马,谓汉曰:“吾与汝主各据一方,并未干犯,何得故来侵界,以欺人乎?”汉曰:“圣主出兴,万邪皆灭,岂容贼子混世而扰害民哉?”
护索大怒,抡刀直龋吴汉令卒擂鼓,展动旌旗。五路大兵齐出,四下掩杀,护索大败,拨回马走。吴汉率军赶袭,追至平原,四面围祝护索困于垓心,左冲右突,不能得出。耿弇张弓撞入阵内,望护索首将力射一箭,穿过咽喉,落马而死。众将一齐混战,尘土遮天,斩军杀将,尸伏如山。余卒忙跪马前叫降,尚有四万之众。汉遂收军入城安歇。忽人报曰:“圣旨到。”耿弇等即急排香案,俯听宣读。诏曰:朕闻卿等摧坚抚顺之方,运筹决胜之略,北收上谷,而平定渔阳。取服张丰,而灭除彭宠。杀董宪于朐山,斩护索于原郡,真所谓“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今诸州已定,惟张步窃据齐地末服,忿恨尚生,当即进讨。且此顽梗诡诈多端,阻山扼险,是真长计。攻战之策,诸将军必筹之熟矣。若再顿师宿旅,非我之利。要在出奇制胜,乘机进取,一举而定,再不劳兵可也。故兹特谕,宜速从命。
弇等接诏拜毕,谓众将曰:“圣旨促兵不可久停。”遂收集降将吏及郡尉刘歆与太山陈俊,共领大军二十余万,从东过朝阳桥,渡济河进。张步闻弇兵至,急召诸将商议,令大将军费邑领军五万,屯于历下。又令费敢领军五万,屯伏祝阿。自领大军十万,战将数员,于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余所,以待弇战。
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