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奸计图王侵宝位 忠言骂贼死金銮
- 第二回 仗剑金阶扶寇主 提兵入禁斩娇娥
- 第三回 假帝沽名图社稷 全忠硬节老风尘
- 第四回 乘威据贼侵英主 假制施仁敛小民
- 第五回 三谏不从应至败 千金和议可为痴
- 第六回 肆凶王莽人民怨 叛国苏成将卒惊
- 第七回 邓辰荐杰扶新主 光武求贤会故人
- 第八回 严光卦卜知真主 王莽科场选俊英
- 第九回 王莽选才嗔武丑 崔亭揭榜报苏献
- 第十回 苏献百端谗烈士 窦融屡奏拯明君
- 第十一回 古庙潜逢擎国柱 平坡暂别栋梁材
- 第十二回 别逢共诉情难已 配合应知分所为
- 第十三回 少翁预卜圣君临 访推命运何时泰
- 第十四回 故假威名即日兴 光武中兴恢汉业
- 第十五回 坚谭一战复刘基 聚兵白水屯营寨
- 第十六回 遇将长安脱困笼 势危马死罹兵困
- 第十七回 运泰牛生出敌围 歌声来已明君至
- 第十八回 话国才终义母亡 李君阵上擒王将
- 第十九回 韩宰城中却汉兵 无计脱奸全叔命
- 第二十回 施谋杀贼解君愁 新野两军开仆偃
- 第二十一回 棘阳二将显威名 岑彭设计偷营寨
- 第二十二回 邓禹图谋进棘阳 军排巨鹿战蛟龙
- 第二十三回 为国舍生全大义 兴邦求士复深仇
- 第二十四回 碎胆奸雄归马武 畏名贼子立刘玄
- 第二十五回 名臣重会图谋策 紫微跃奔求名将
- 第二十六回 列宿纷临助圣君 拖肠屡战心无惧
- 第二十七回 斩首堆横气愈雄 佞贼空谋囚汉将
- 第二十八回 英雄势逼反王 军争名夺利空呈表
- 第二十九回 创业兴王遍事贤 明贤一举妖人破
- 第三十回 勇将齐迎敌寇亡 敌破也知居士好
- 第三十一回 成功犹有故人思 智士宏谋终大器
- 第三十二回 小人狭隘岂成材 闻风竞献归仁里
- 第三十三回 雪耻争迎扫奸贼 操谋蔽主心过望
- 第三十四回 杖策追君意远图 愚拜王郎欺正叶
- 第三十五回 倾扶汉主灭奸邪 民感仁威归圣主
- 第三十六回 天怜弱寡返邪兵 王霸合兵援帝难
- 第三十七回 仲华爇火燎君裳 大启雄兵经日会
- 第三十八回 月明妖妇驾云来 奸计诬良诛佞贼
- 第三十九回 忠言服众邓英贤 平除贼诏萧王职
- 第四十回 荐举能封太守极 五夜禁寒扶帝王
- 第四十一回 赤眉郑北扶盆子 帝敕关西拜邓臣
- 第四十二回 王匡结贼侵更始 盆子哀臣避赤眉
- 第四十三回 未破赤眉重拜将 请兵伐暴拯时危
- 第四十四回 勒马讨凶安社稷 复攻反贼再兴师
- 第四十五回 马援说奸专智主 刘君遣将伐骁雄
- 第四十六回 大将平齐宾仰伏 元臣述疏论兴亡
- 第四十七回 忠臣一示难存体 贤士三征不屈名
- 第四十八回 为国运筹尝数让 拯危决策将俱降
- 第四十九回 贼思君义诚倾服 帝泣忠臣厚殓封
- 第五十回 冯异兵临天水破 岑彭师震蜀川惊
- 第五十一回 吴军克战平巴蜀 汉帝追勋擢庙廊
- 第五十二回 偃武修文图致治 核田诏尹民遭害
- 第五十三回 废郭封阴子受荣 伏波标柱子交趾
- 第五十四回 郡守陈章夺虏权 表请诏辞仁智见
- 第五十五回 告庙飨天明制度 图形画像着功多
- 第五十六回 贤臣避世劝耕织 烈女承恩继史书
- 第五十七回 邓骘托亲辞避辱 班昭诫女欲全伦
- 第五十八回 诩出朝歌民政治 阎临摄职国臣荒
- 第五十九回 强乘入朝辞懦主 埋轮当道劾奸臣
- 第六十回 埋金贵德倾京市 切齿忠言丧佞臣
- 第六十一回 忠言触佞含冤狱 德政清群致治平
- 第六十二回 贵盛一门贪愈恣 张奂风威寒虏胆
- 第六十三回 李膺严肃振朝纲 诬忠系党冤埋狱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第三十二回 小人狭隘岂成材 闻风竞献归仁里
- 本章共 1.0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王邑、严尤走至长安。入朝见帝,泣而言曰:“臣该万死!围守昆阳,被严子陵设计,引马援数将,能使飞锸,打破聚兽牌,杀死先锋无霸。却斩元帅王寻,不觉风雷迅作,雨下成河,将卒军兵悉遭淹溺,惟臣等乘死人渡水,幸得残生,乞陛下将何御治?”王莽闻说,心惊胆战,无计可施,乃长叹曰:“吾起大军百万,拟立成功,岂料败于妖人之手!而致有今日之忧哉!”顿足捶胸,吁嗟不已。
退朝闷坐,若醉若痴,终日不能饮食,但以鱼鳆酒啖而已。
玩读兵书,亦无情意。倦困昏庸,凭几伏寐,不复安于枕席,而时有惕之惶惧。有诗为证:默默无言欲断魂,捶胸跌足懒倾樽。
当时若不回头早,今日应知有此颦。
那光武起军攻拔长安,以邓禹为元帅,岑彭、姚期为先锋,马武、杜貌为左右使。是日,统领大军十万,战将百员,炮响一声,齐跃上马出城。旌旗蔽日,尘土遮天。约行数里,忽前一队军兵,飞跃走近,当头二将望光武,忙奔下马,伏呼万岁。
光武曰:“汝等何方将士?”答曰:“臣乃成纪隗、嚣周宗是也。闻主公举兵灭寇,小臣二将先破陇西、武都二郡,带领军士十万,特来迎接,乞主公纳用。”光武大喜,遂封二将为左右引驾师。二人谢恩,上马前行。
却说茂陵公孙述闻汉兵临聚大军于成都,自称辅汉将军兼益州牧,前来迎秀。至武关,欲攻关。三辅将邓晔、于匡二人知汉兵至,急开关门迎入。于是诸州郡县,不征自降,各称汉将。应接献贡粮者,难悉其数。
至潼关,未闻献接。邓禹即写下战书,令将射入关上。书曰:禹闻秦朝失政,贼子当权,盖以斯、高二佐之奸而致。扶苏非命之死,是天之所以速秦之灭也。今奸臣王莽,弑戳平皇,夺帝位自尊。苛法复兴,天下仓生失望,士卒罹灾,以致旱涝不均,贼荒竟起。今吾主刘秀,圣智明君,德泽高沾于四海,仁风远播于群芳。略集义兵,起兵白水,欲为先王雪恨。黎庶清忧,感天神之佑助,赖将士之匡扶,掠郡攻城,望风仆偃。
杀苏雄于泚水,斩王将于昆阳。诸县官军,悉称汉应。今武关已下,潼关岂能存?如书到日,早省开降,莫待火急燃眉,悔思晚矣!大汉元帅邓禹谨书。
把关首将接书,读罢,三思而叹曰:“非吾不能全忠,乃天意也,人岂违哉!”遂令军卒开门,亲出关外迎接。望光武伏于马前,告曰:“小将接迟,恕臣万死!乞主公恩宥。”光武大喜,问曰:“汝何姓名?”答曰:“小将祭遵是也。”言罢,请入关中,安下军马。有诗为证:皂盖朱幡拥翠貂,风威肃草动山遥天河未挽兵先洗,城郭咸归将已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