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奸计图王侵宝位 忠言骂贼死金銮
- 第二回 仗剑金阶扶寇主 提兵入禁斩娇娥
- 第三回 假帝沽名图社稷 全忠硬节老风尘
- 第四回 乘威据贼侵英主 假制施仁敛小民
- 第五回 三谏不从应至败 千金和议可为痴
- 第六回 肆凶王莽人民怨 叛国苏成将卒惊
- 第七回 邓辰荐杰扶新主 光武求贤会故人
- 第八回 严光卦卜知真主 王莽科场选俊英
- 第九回 王莽选才嗔武丑 崔亭揭榜报苏献
- 第十回 苏献百端谗烈士 窦融屡奏拯明君
- 第十一回 古庙潜逢擎国柱 平坡暂别栋梁材
- 第十二回 别逢共诉情难已 配合应知分所为
- 第十三回 少翁预卜圣君临 访推命运何时泰
- 第十四回 故假威名即日兴 光武中兴恢汉业
- 第十五回 坚谭一战复刘基 聚兵白水屯营寨
- 第十六回 遇将长安脱困笼 势危马死罹兵困
- 第十七回 运泰牛生出敌围 歌声来已明君至
- 第十八回 话国才终义母亡 李君阵上擒王将
- 第十九回 韩宰城中却汉兵 无计脱奸全叔命
- 第二十回 施谋杀贼解君愁 新野两军开仆偃
- 第二十一回 棘阳二将显威名 岑彭设计偷营寨
- 第二十二回 邓禹图谋进棘阳 军排巨鹿战蛟龙
- 第二十三回 为国舍生全大义 兴邦求士复深仇
- 第二十四回 碎胆奸雄归马武 畏名贼子立刘玄
- 第二十五回 名臣重会图谋策 紫微跃奔求名将
- 第二十六回 列宿纷临助圣君 拖肠屡战心无惧
- 第二十七回 斩首堆横气愈雄 佞贼空谋囚汉将
- 第二十八回 英雄势逼反王 军争名夺利空呈表
- 第二十九回 创业兴王遍事贤 明贤一举妖人破
- 第三十回 勇将齐迎敌寇亡 敌破也知居士好
- 第三十一回 成功犹有故人思 智士宏谋终大器
- 第三十二回 小人狭隘岂成材 闻风竞献归仁里
- 第三十三回 雪耻争迎扫奸贼 操谋蔽主心过望
- 第三十四回 杖策追君意远图 愚拜王郎欺正叶
- 第三十五回 倾扶汉主灭奸邪 民感仁威归圣主
- 第三十六回 天怜弱寡返邪兵 王霸合兵援帝难
- 第三十七回 仲华爇火燎君裳 大启雄兵经日会
- 第三十八回 月明妖妇驾云来 奸计诬良诛佞贼
- 第三十九回 忠言服众邓英贤 平除贼诏萧王职
- 第四十回 荐举能封太守极 五夜禁寒扶帝王
- 第四十一回 赤眉郑北扶盆子 帝敕关西拜邓臣
- 第四十二回 王匡结贼侵更始 盆子哀臣避赤眉
- 第四十三回 未破赤眉重拜将 请兵伐暴拯时危
- 第四十四回 勒马讨凶安社稷 复攻反贼再兴师
- 第四十五回 马援说奸专智主 刘君遣将伐骁雄
- 第四十六回 大将平齐宾仰伏 元臣述疏论兴亡
- 第四十七回 忠臣一示难存体 贤士三征不屈名
- 第四十八回 为国运筹尝数让 拯危决策将俱降
- 第四十九回 贼思君义诚倾服 帝泣忠臣厚殓封
- 第五十回 冯异兵临天水破 岑彭师震蜀川惊
- 第五十一回 吴军克战平巴蜀 汉帝追勋擢庙廊
- 第五十二回 偃武修文图致治 核田诏尹民遭害
- 第五十三回 废郭封阴子受荣 伏波标柱子交趾
- 第五十四回 郡守陈章夺虏权 表请诏辞仁智见
- 第五十五回 告庙飨天明制度 图形画像着功多
- 第五十六回 贤臣避世劝耕织 烈女承恩继史书
- 第五十七回 邓骘托亲辞避辱 班昭诫女欲全伦
- 第五十八回 诩出朝歌民政治 阎临摄职国臣荒
- 第五十九回 强乘入朝辞懦主 埋轮当道劾奸臣
- 第六十回 埋金贵德倾京市 切齿忠言丧佞臣
- 第六十一回 忠言触佞含冤狱 德政清群致治平
- 第六十二回 贵盛一门贪愈恣 张奂风威寒虏胆
- 第六十三回 李膺严肃振朝纲 诬忠系党冤埋狱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第四十一回 赤眉郑北扶盆子 帝敕关西拜邓臣
- 本章共 1.8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赤眉、樊崇等,西入长安至郑,进谓刘盆子兄刘恭曰:“更始荒乱,政令不行,故使将军得至于此。今将军拥百万之众,西向帝城,而无称号,名为群贼,不可以久居。不如立宗室挟义诛伐,以此号令,谁敢不服?”遂令众将于郑北高设坛场,选日立帝。六月三日,众将拥护盆子上坛,南面而坐。文武皆唱山呼。
时盆子年十五岁,原在军中主家牧羊,被发跣足,敝赭污身。今见百官拜舞,心惧恐怕,欲啼。兄刘茂谓曰:“陛下休惊,此乃天子当分,为万民之主,何故忧惧?”即与总髻半头赤帻,乘轩车驾大马,四围绛帐遮护,退居闲室,犹从牧儿游戏。
崇虽起勇力,而为众将所宗。然不知书理,难任相位。时徐宣为故县人,原为狱吏,能通《易经》,共推宣为丞相,崇为御史大夫,逢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文武群臣各封赠讫。
却说邓禹领萧王之命,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获其辎重千余。乘进围安邑,数月之久,未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闻知禹围安邑,乃引大军五万人,度太阳攻禹。人报知邓禹,禹曰:“狼野小贼,安敢犯境!”即遣诸将,分兵对阵。
樊参出马,谓禹曰:“更始未有负汝,何得唆反?刘秀为帝,今又起军侵犯吾境,欲尽争乎?”禹曰:“本图大事者刘秀兄弟,东荡西除,破灭奸贼于乱世中,创成基业,让彼为君。
今更始荒政不理,故使汝等贼心日炽,串合赤眉,假立盆子为帝,欲夺汉室江山。今再不斩汝等,更待何时?”樊参大怒,跃马提刀直龋邓禹急率诸将出阵。两边混战,金鼓齐鸣;樊参败走,禹率兵赶至解南,众将四围击杀,大破之,斩参首于地,败卒各逃。禹遂收军下寨。
却说更始知赤眉立刘盆子于郑,使定国公王匡、陈牧、成丹、赵萌,屯新丰李军共兵五十万众,往郑攻伐。时张昂、廖湛、申屠舰胡殷等与御史大夫隗嚣议曰:“今赤眉扶立盆子为君,兵雄将勇,吾更始势败,难以支持!又且累行不仁之事,荒政虐民,吾等早思长计,莫待后悔无及。可于立秋之日,乘其祭社未备,吾等劫杀更始,会合赤眉兵入长安,共佐盆子,则不失乎功名之望!又且为于子孙长久之计也!大夫若何?”
隗嚣大喜,曰:“吾亦有是意,但未会公等约议,不敢决行。”
正话间,忽侍中刘能卿知觉,即往前殿告知更始。更始闻言大晾,叹曰:“恨目不识奸佞,久容贼子唆谋,嫉害忠良之将。而今日果候衅起!”言罢,退殿托病不出。
至次日天晓,召张昂等欲尽杀之。昂等皆入问疾,惟隗嚣不至。更始狐疑,谓众曰:“吾召汝等,必有事故,何隗嚣不至?!”张昂答曰:“陛下少怒,隗嚣随后即至。”更始曰:“汝等四人且于外殿听候,待齐同入,朕有事付。”四人遂退。
张昂、廖湛、胡殷见更始言异,疑恐有变,即突出殿外而去。
独申屠健在内,更始急传令将健斩首。健告曰:“小臣无罪,陛下何故变心,致臣于死!”更始曰:“朕无负汝,何与众谋造叛!”不容再说,令武士推出斩讫。
却说张昂、廖湛、胡殷三人勒兵叫叛,劫掠东西财库,至晚举火烧门,大战于营中,更始大败。次日,令安车骑百乘,将妻子载上,东奔赵萌、新丰而去。更始复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昂等同谋,乃传旨召人。陈牧、成丹随召至殿,更始令将擒下二人,并皆斩之。王匡知惧,将兵入长安,与张昂等合击。更始急同赵萌领军五万,共攻匡、昂于城内。两军混战,喊杀连天。匡等败走,赵萌赶上。王匡跃马出城,奔投东走而去。更始收军,徙居长信宫。
却说邓禹于关西解城升帐独坐,忽帝使使者持节至,令人报知邓禹。禹急出迎接。至衙内,即安排香案,整笏听宣。诏曰:制诏前将军邓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此之谓也。今朕有将军,山河旦复。自与将军野王分别,掠服寇军,再至于鄗,诸将不时逼请,是六月已未,不得己而即帝位也。
向托将军西伐,历苦勤劳,斩将破军,山西已服。功名远着,德誉已垂,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今遣王都尉授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汝敬之哉!兹诏示,宜就毋违。
邓禹接诏,拜舞礼毕,即令使者回鄗。是日,亲率大兵五万,渡汾阴河入夏阳,进攻赤眉。
却说更始中郎将左辅与都尉公乘歙,会同十万大军,共进攻禹。至汾阳河,两军相遇,邓禹出马谓曰:“汝何将士?敢来阻路?早伏受降,保汝重用!”左辅曰:“更始知汝反汉,共立刘秀为帝,故遣吾等特来讨伐,还敢巧饰,惑我忠良!”
言罢,跃马抡刀,大叫众将掩杀。邓禹急率诸将出阵。两军混杀,金鼓鸣天。左辅等大败,拨回马走。邓禹催军赶上,追杀数里未及,即罢回兵。有诗为证:汾阳河遇战中郎,戟列锋芒耀日光。
杀气腾空阴雾蔽,威声震野贼兵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