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雍正向天下颁布《大义觉迷录》的始末
- 雍正上谕 一、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
- 雍正上谕 二、朕到底是不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二、华夷之间、人兽之间的本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三、清朝统治八十年后,造成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四、社会出现贫富差别的原因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五、整个大清国的人民到处都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六、像岳钟琪一样臣事清朝的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八、对于孔子的《春秋》大义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九、对于一个臣民来说,到底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那些狂肆毁谤皇帝的谣言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一、这“山崩川竭”的传言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二、“五星聚,黄河清”的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三、被曾静奉以为师的吕留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一、曾静等人各处行走,纠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大清国里考生增多,如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三、著述《格物集》的刘先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四、如果皇帝只应孔、孟、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五、你曾静真的是可以担当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六、“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八、到底是中华之外,四面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九、大清王朝八十多年没有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科举制度仅仅是讲名讲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一、你曾静为何尊敬悦服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三、边地民族全是无耻无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五、大逆不道的吕留良真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六、你曾静自命为济世英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七、程颢提出的选拔人才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八、雍正钱发行不久,不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九、为什么山西百姓争先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有人诬蔑你的父亲有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一、自称忠民义士的曾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二、山西嘉祥兆瑞迭现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三、云贵两地民风淳厚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四、孔庙失火和庆云出
- 曾静供词五条 一、皇上嗣位以来,是五谷丰登,人民乐
- 曾静供词五条 二、雍正皇帝是励精图治,爱抚百姓,还
- 曾静供词五条 三、皇上调拨粮食是平抑物价,还是倒卖
- 曾静供词五条 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还是草菅人
- 曾静供词五条 五、雍正皇帝是霸嫂为妃,还是按照惯例
- 雍正上谕 一、皇上嗣位以来,是五谷丰登,人民乐业?
- 曾静、张熙供词二条 一、我曾静这个文弱书生是怎样成
- 曾静、张熙供词二条 二、我张熙久居僻壤穷乡,怎么会
- 曾静供词二条 一、皇上不是有意遵循守孝三年的古制,
- 曾静供词二条 二、雍正皇帝勤政爱民,与天理浑然一体
-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
- 雍正上谕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
- 雍正上谕 三、朕之“屠弟”,正是为了不负皇考付托之
- 雍正上谕 吕留良怎么得罪了圣祖皇帝在天之灵,而落致
- 曾静供词二条 一、我是怎样受吕留良思想毒害,而成为
- 曾静供词二条 二、乱臣贼子吕留良是怎样把我们引入歧
- 雍正上谕 一、本朝子民严鸿逵追随吕留良效颦狂吠,谩
- 雍正上谕 二、曾静痛心疾首地说:“我这过去的禽兽,
-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秀才造反,实在是自投罗
-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二、假结同盟,这样才诱出真
-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三、追根溯源,吕留良正是罪
- 雍正上谕 急下诏书,各路兵马展开大缉捕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感泣悚惶,披肝沥胆再上奏折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二、谨慎行事,乞请皇上睿鉴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三、追查谣言,务必要铲除祸根
- 副都统海兰等奏折 天罗地网,长沙党羽插翅难逃
- 湖南省巡抚王国栋奏折 一、境内出逆匪,以致巡抚受牵
- 湖南省巡抚王国栋奏折 二、检讨失误,湖南巡抚愿立新
- 刑部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曾静等人为什么要捕风捉影、诽
- 湖广总督迈柱奏折 曾静等人在湖南被捕审的经过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张熙堂叔张勘被追捕的经过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二、继续搜捕毛仪及其两子的经过
-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一、应将曾静案及其主犯押送
-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二、曾静等供词及押解犯人进
- 雍正上谕 沈在宽诗“陆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义
-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一、雍正收用密亲王妃嫔的谣言
-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二、臣下的确夙夜兢兢,稽察办案
-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三、风水先生摇唇鼓舌,祸从口出
- 雍正上谕 仁君何以要对弥天重犯网开一面
- 江苏巡抚尹继善奏折 冒名王澍传播谣言的犯人
- 浙江总督李卫奏折 在浙江继续查访逆党情况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大义觉迷录》一书的确是觉世道之
- 浙江总督李卫奏折 谎供引起的草木皆兵、虚惊闹剧
- 湖南巡抚赵弘恩等奏折 湖南人为什么非要将曾静沉潭溺
- 雍正上谕 对吕留良及家属最后应如何判决
- 安徽巡抚程元章奏 张秀公等供词南方几省与王朝有关的
- 江苏巡抚尹继善奏折 要继续对张应星的会客日记上的人
- 雍正上谕 朱轼等编纂的驳吕留良之书应该颁发各地学宫
- 湖南巡抚赵弘恩等奏折 曾静已到湖南观风整俗使衙门任
- 雍正上谕 一、对吕留良孙辈心有不忍,从宽免死,改判
- 雍正上谕 二、严鸿逵、沈在宽诸人应凌迟处死,戮尸枭
- 乾隆上谕 一、将攻击先王的曾静、张熙缉拿进京
- 乾隆上谕 二、将大逆不道的曾静、张熙凌迟处死
『大义觉迷录』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一、你曾静为何尊敬悦服
- 本章共 1.8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程子、朱子、吕子,如今人做官一样。程子是世袭荫补出身,朱子是由科甲出来,吕子是市井江湖钻刺打点作来底”等语。你平日推尊吕留良及其崇奉,心悦诚服,如何又说他是市井江湖钻刺的人呢?且如为官,亦未有市井江湖之人,可以钻刺而得的道理。何况,这做圣贤也可以钻刺打点得么?且吕留良系一钻营打点的人,从前曾静如何尊敬悦服之诚,一至于此?今曾静还是尊敬此钻营打点之吕留良乎?抑忿恨此钻营打点之吕留良乎?务将心上实话供来。
曾静供:弥天重犯以吕留良为市井江湖钻刺打点作用来的者,是个譬喻的话。当时心下见得程明道先生天资纯和,道德粹美,浑然无一毫圭角,令人摹拟得,是天生下来德器就如此纯全,人学他不得。恰似做官的样,他是个荫补世袭官,生下来是他受用的;朱子天资未甚高,生质亦未甚美,然他从持敬致知,循循做法,由下学而直造上达,今日成法俱在,令人可学而至。恰如做官的,由科举正路来,是他辛苦读书读出的,人人可以学得他。若吕留良,观他文字所传,少年本不是正路学人,下学工夫并未拈起,东剽西掠,无事不揽,到中年只以批评文字为事。因批评文字,遂得窥探程朱之奥。所以当时说他是市井江湖钻刺打点来的。盖谓他本无临政治民之学,只是办得闲杂事好,效用有功,朝廷悯其劳,亦把个闲杂的职与他做样。此虽是当时妄意推崇他的话,其实心中天理发见,大是不满足他。可惜当时无人指破他的失处,且并未曾看过他的遗稿残编有许多大逆不道的说话,所以终为他所迷陷。此全是自家识见浅陋,窥他不破,而一时学人文士,多以他为文章宗匠,群然向慕他。所以山鄙无知,被他枉误,竟至于此。今日若不恭逢皇上圣德合天,洞悉致罪之有由,悯念陷罪之无知,弥天重犯之磔尸碎骨,灭门赤族,俱因吕留良之逆凶毒祸之所致也。今日使吕留良而在,弥天重犯当食其肉而寝其皮,岂但忿恨而已。此是心肝上的实话,天鉴在兹,如何欺罔得?
【译文】
问曾静:皇上旨意问你,你所写作的叛逆书籍《知新录》里说了“程颢、朱熹、吕留良,如同现在的人做官一样,程颢是世袭荫补祖上功德出身,朱熹是通过科甲举试及第,吕留良是从街市江湖中钻营打点出来的”等言语。你平日推尊吕留良,极其崇拜敬奉,心悦诚服,为何又说他是街市江湖钻营的人呢?并且,担任官职也没有街市江湖中的下人可以钻营而做得的道理,何况这为人师表的人也可以钻营打点的么?再说吕留良如果是一个钻营打点的人,从前曾静为何尊敬悦服之诚心到如此地步?如今曾静是尊敬这个钻营打点的吕留良呢?还是忿恨这个钻营打点的吕留良呢?务必要将心中实话招供出来。
曾静供:我这弥天重罪的犯人将吕留良说成从街市江湖中钻营打点出来的人,只是一个譬喻的话。当时心中觉得程颢先生天资纯和,品德完美,浑然不露一丝一毫圭角而令人模仿得到,是天生下来德行器量就如此纯全的圣贤,人们是不能学他的,恰好他又像是做官的样子。他担任这个靠祖上功德而荫补世袭的官职,是他生下来就要由自己受用的。朱熹先生天赋不是很高,生活环境也不是很好,然而他从小便抱着谨言慎行、敬奉师长的态度去学习知识,循序渐进,由虚心向人请教开始而达到了对义理透彻的了解,今日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令人可敬可学。恰如像做官的,是由科举正路出来的,靠自己辛苦读书得来的正果,人人都可以像他那样学得来。至于吕留良,观看他文字所记写的生平,少年本就不是个正经的学子,虚心求教学问的功夫,并不能拿得起来,而是剽东掠西,没有他不揽的事。到了中年之后只是专心写些评论文章,因撰写评论文章遂即得以了解程朱理学的精髓。所以当时说他是从街市江湖中钻营打点出来的,也是说他本来没有问临政事、治理百姓的本领,只是办理闲杂事务得当,效力使用有功,朝廷怜悯他劳苦,也授予个闲杂的官职让他担任。这虽是当时轻率随意推崇他的话,其实也是自己心中天理发现,对他大有不满的表示。可惜当时没有人能指出他的言论观点的过失之处,并且也未曾看到过他的遗稿残编中有这么多大逆不道的言论,所以终于陷于他的迷惑之中。这都是由于自己学识见闻浅陋,看不破他的虚伪,而当时的学人文士又多认为他是写作文章的宗师,群起向他表示敬慕。所以我这山野鄙夫无知到极点,被他所误,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今日如不是恭逢皇上圣德齐天,洞察获悉我犯罪的事由,怜悯体念我陷罪的无知,我这弥天重罪的犯人被磔尸碎骨,灭门抄族,也都是因为吕留良这个叛逆首凶毒害所造成的。今日假使吕留良还在世,我一定要吃他的肉,裹他的皮,以报深仇,岂止只是忿恨而已!这是发自我心腹的实话。天地明鉴在这里,如何能欺骗蒙蔽得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