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一难
- 卷一 二难
- 卷一 三难
- 卷一 四难
- 卷一 五难
- 卷一 六难
- 卷一 七难
- 卷一 八难
- 卷一 九难
- 卷一 十难
- 卷一 十一难
- 卷一 十二难
- 卷一 十三难
- 卷一 十四难
- 卷一 十五难
- 卷一 十六难
- 卷一 十七难
- 卷一 十八难
- 卷一 十九难
- 卷一 二十难
- 卷一 二十一难
- 卷一 二十二难
- 卷二 二十三难
- 卷二 二十四难
- 卷二 二十五难
- 卷二 二十六难
- 卷二 二十七难
- 卷二 二十八难
- 卷二 二十九难
- 卷三 三十难
- 卷三 三十一难
- 卷三 三十二难
- 卷三 三十三难
- 卷三 三十四难
- 卷三 三十五难
- 卷三 三十六难
- 卷三 三十七难
- 卷三 三十八难
- 卷三 三十九难
- 卷三 四十难
- 卷三 四十一难
- 卷三 四十二难
- 卷三 四十三难
- 卷三 四十四难
- 卷三 四十五难
- 卷三 四十六难
- 卷三 四十七难
- 卷四 四十八难
- 卷四 四十九难
- 卷四 五十难
- 卷四 五十一难
- 卷四 五十二难
- 卷四 五十三难
- 卷四 五十四难
- 卷四 五十五难
- 卷四 五十六难
- 卷四 五十七难
- 卷四 五十八难
- 卷四 五十九难
- 卷四 六十难
- 卷四 六十一难
- 卷五 六十二难
- 卷五 六十三难
- 卷五 六十四难
- 卷五 六十五难
- 卷五 六十六难
- 卷五 六十七难
- 卷五 六十八难
- 卷六 六十九难
- 卷六 七十难
- 卷六 七十一难
- 卷六 七十二难
- 卷六 七十三难
- 卷六 七十四难
- 卷六 七十五难
- 卷六 七十六难
- 卷六 七十七难
- 卷六 七十八难
- 卷六 七十九难
- 卷六 八十难
- 卷六 八十一难
『难经正义』卷六 七十八难
- 本章共 812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七十八难曰:针有补泻,何谓也?
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输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针法之补泻,候呼内针,候吸出针者,补也;候吸内针,候呼出针者,泻也。《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此《内经》呼吸出内,补泻候气之常法也。越人以针法不仅乎此,善于用针者,凡下针之时,先定其穴,便以左手厌按所针之处,以指弹击而努揉之,以爪掐引而下之,以致其气。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针得气,推其针而内入之,是谓补。摇动其针而引伸之,是谓泻。若候气久而不至,于男子则候之于卫外,女子则候之于营内。若再求之不得,则营卫之气已脱,针必无功,是属不治之证也。
按:滑氏曰:弹而努之,鼓勇之也,努,读若怒。爪而下之,掐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
气至指下,如动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停针待气,气至针动,是得气也。
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泻。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内者也,是固然矣,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卫气之分,女子则深其针而候之营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气,是谓其病终不可治也。篇中前后二“气”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气之来如动脉状,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气也。后言得气不得气,针下所候之气也,此是两节。周仲立乃云:凡候气左手宜略重之,候之不得,乃与男则少轻其手于卫气之分候之,女则重其手于营气之分候之,如此则既无前后之分,又昧停针待气之道,尚何所据为补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