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一难
- 卷一 二难
- 卷一 三难
- 卷一 四难
- 卷一 五难
- 卷一 六难
- 卷一 七难
- 卷一 八难
- 卷一 九难
- 卷一 十难
- 卷一 十一难
- 卷一 十二难
- 卷一 十三难
- 卷一 十四难
- 卷一 十五难
- 卷一 十六难
- 卷一 十七难
- 卷一 十八难
- 卷一 十九难
- 卷一 二十难
- 卷一 二十一难
- 卷一 二十二难
- 卷二 二十三难
- 卷二 二十四难
- 卷二 二十五难
- 卷二 二十六难
- 卷二 二十七难
- 卷二 二十八难
- 卷二 二十九难
- 卷三 三十难
- 卷三 三十一难
- 卷三 三十二难
- 卷三 三十三难
- 卷三 三十四难
- 卷三 三十五难
- 卷三 三十六难
- 卷三 三十七难
- 卷三 三十八难
- 卷三 三十九难
- 卷三 四十难
- 卷三 四十一难
- 卷三 四十二难
- 卷三 四十三难
- 卷三 四十四难
- 卷三 四十五难
- 卷三 四十六难
- 卷三 四十七难
- 卷四 四十八难
- 卷四 四十九难
- 卷四 五十难
- 卷四 五十一难
- 卷四 五十二难
- 卷四 五十三难
- 卷四 五十四难
- 卷四 五十五难
- 卷四 五十六难
- 卷四 五十七难
- 卷四 五十八难
- 卷四 五十九难
- 卷四 六十难
- 卷四 六十一难
- 卷五 六十二难
- 卷五 六十三难
- 卷五 六十四难
- 卷五 六十五难
- 卷五 六十六难
- 卷五 六十七难
- 卷五 六十八难
- 卷六 六十九难
- 卷六 七十难
- 卷六 七十一难
- 卷六 七十二难
- 卷六 七十三难
- 卷六 七十四难
- 卷六 七十五难
- 卷六 七十六难
- 卷六 七十七难
- 卷六 七十八难
- 卷六 七十九难
- 卷六 八十难
- 卷六 八十一难
『难经正义』卷一 九难
- 本章共 78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
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此分别脏腑之病也。人一呼一吸为一息,脉亦应之。一息之间脉四至,闰以太息脉五至,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之脉也,其有增减,则为病矣。一息三至曰迟,不及之脉也。一息六至曰数,太过之脉也。脏为阴,腑为阳。脉数者属腑,为阳为热;脉迟者属脏,为阴为寒。又推言所以数属腑,迟属脏之义,故曰诸阳为热,诸阴为寒也。然此但言其阴阳大概耳,未可泥也。
按:腑病亦有迟脉,脏病亦有数脉,以迟数别脏腑,固不可执,而以迟数分寒热,亦有未尽然者。夫迟为阴脉,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来三至,去来极慢者是也。迟脉为病,皆因内伤生冷寒凉之物,外涉水冰阴寒之气,多中于脏,或中于腑,或入于腠理,以致气血稽迟不行,故主阳气虚,气血凝滞,为阴盛阳衰之候。观其迟之微甚,而识寒之浅深,此道其常也。若迟而有力更兼涩滞,举按皆然者,乃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故脉反呈迟象。然未可造次,必验之于证,如胸脘饱闷,便秘溺赤,方是主热之迟脉也。若景岳所云: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胃气未复,脉必迟滑,或见迟缓。河间云:热盛自汗,吐利过极,则气液虚损,脉亦迟而不能数,此又营气不足,复为热伤,不能运动热邪,反为所阻,失其转输之机,故缓慢而行迟也。再迟而不流利为涩,迟而歇止为结,迟濡浮大且缓为虚,似是而非,尤当辨认也。
数脉为阳,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来六七至者是也。数脉主热,为病进,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也。
然:亦主寒者。若脉来浮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微细欲绝,此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虚阳浮露于外,而作身热面赤戴阳,故脉数软大无神也。丹溪云:脉数盛大,按之涩而外有热证,名中寒,乃寒流血脉,外证热而脉即数,亦此义也。越人只言其常,而未言其变,经文简奥,如此等概略之言甚多,学人当细心领会,不可刻舟求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