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大学
- ├ 大学序
- ├ 圣经
- ├ 传第一章
- ├ 传第二章
- ├ 传第三章
- ├ 补传
- ├ 传第六章
- ├ 传第七章
- ├ 传第八章
- ├ 传第九章
- └ 传第十章
- 中庸
- ├ 中庸序
- ├ 名篇大旨
- ├ 第一章
- ├ 第二章
- ├ 第三章
- ├ 第四章
- ├ 第六章
- ├ 第七章
- ├ 第八章
- ├ 第九章
- ├ 第十章
- ├ 第十一章
- ├ 第十二章
- ├ 第十三章
- ├ 第十四章
- ├ 第十六章
- ├ 第十七章
- ├ 第十八章
- ├ 第十九章
- ├ 第二十章
- ├ 第二十一章
- ├ 第二十二章
- ├ 第二十三章
- ├ 第二十四章
- ├ 第二十五章
- ├ 第二十六章
- ├ 第二十七章
- ├ 第二十八章
- ├ 第二十九章
- ├ 第三十章
- ├ 第三十一章
- ├ 第三十二章
- └ 第三十三章
- 论语
- ├ 学而篇
- ├ 为政篇
- ├ 八佾篇
- ├ 里仁篇
- ├ 公冶长篇
- ├ 雍也篇
- ├ 述而篇
- ├ 泰伯篇
- ├ 子罕篇
- ├ 乡党篇
- ├ 先进篇
- ├ 颜渊篇
- ├ 子路篇
- ├ 宪问篇
- ├ 卫灵公篇
- ├ 季氏篇
- ├ 阳货篇
- ├ 微子篇
- ├ 子张篇
- └ 尧曰篇
- 孟子
- ├ 梁惠王上篇
- ├ 梁惠王下篇
- ├ 公孙丑上篇
- ├ 公孙丑下篇
- ├ 滕文公上篇
- ├ 滕文公下篇
- ├ 离娄上篇
- ├ 离娄下篇
- ├ 万章上篇
- ├ 万章下篇
- ├ 告子上篇
- ├ 告子下篇
- ├ 尽心上篇
- ├ 尽心下篇
- └ 诗译
『读四书大全说』第十章
- 本章共 356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俱就功用说。章句云“非有以自胜其人欲之私,不能择而守”,是推原语。君子之所以能为强者在胜欲,而强之可见者,则于和不流、中立不倚征之。故与下二段一例,用“强哉矫”以赞其德之已成。四段只是一副本领。其能为尔者,则胜欲而守乎理也。就其与物无竞,则见其和。就其行己不失,则见其中立。就其不随物意移,则见其不流。就其不挟私意以为畔岸,则见其不倚。
所以知此中和为德成之用,而非成德之功者:若存养而立本,则不待言不倚;省察而中节,则不待言不流。故择守之外,别无工夫,而唯加之胜欲,以贞二者之用而已。
知、仁是性之全体,勇是气之大用。以知、仁行道者,功在存理。以勇行道者,功在遏欲。至于和不流,中立不倚,则克胜人欲,而使天理得其正也。须知此一节,只写出大勇气象;其所以能为勇者,未尝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