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上
- 卷七十一下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八
- 本章共 1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八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六
存旧奔丧第三十四礼记十八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八奔丧第三十四礼记郑氏注【足利本】
奔防之礼【奔防】
考异古本注其礼亦然也作其礼亦皆然之也足利本亦有皆字释文奔丧此正字也元文丧作□
遂行至望其国竟哭
考异古本注别于昏明下得行则行下感此念亲下哭且遂行下共有也字 哭则遂行者不为位下有之也二字 言唯着异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至于家至皆如初
考异古本注己殡者位在下下不见尸柩下既拜反位哭踊下不以为数下共有也字 与在家同耳家下有者字 又哭至明日朝也至下有之字 必又哭三哭者无上哭字 既哭成其服丧服杖于序东作既哭成其服服丧服杖于序东之也宋板作既哭成其丧服杖于序东无上服字足利本同宋板疏非谓堂下之序东也【四叶右二行】宋板下作上 故云既殡在下位也【九行】正误在下位也当作位在下也
补遗宋板疏既殡在下位也【四叶右九行】作既殡位在下也己逾日即【左一行】即作节
奔防者至哭位无变也
考异古本经中庭北面哭尽哀哭上有坐字足利本同注此骨肉哀则自哀矣足利本此下有谓字
补遗宋板疏升自阼阶【六叶左七行】阼作侧下同
奔母之防西面哭尽哀
考异古本经西面哭尽哀哭上有坐字足利本同
妇人奔防升自东阶
考异古本注宾客之下有也字
奔防者至他如奔父之礼
考异足利本注于此后无事也后下有复字 逸奔丧礼説不及殡日宋板足利本日作曰 古本不止于五哭下有也字其异者同下同
齐衰以下至相者告事毕
考异足利本经有宾则主人拜宾送宾有宾下有至字古本三日成服上有于字注亦统于主人下亲者或
袒可下共有也字
闻防不得至送賔如初
考异古本注谓以君命有事不然者不得为位有事下有之字 言五哭者言上有亦字足利本同 亦可以止下有者也二字
若除防而后归至哭不踊
考异古本经而后作而后注除于墓而归下妇人墓右下共有也字疏下文东即主人之位【十二叶左三行】宋板文作云
自齐衰以下所以异者免麻
疏当谓至丝麻也正误丝当作缌
补遗宋板疏当谓至丝麻也【十二叶左七行】丝作缌
凡为位至则成服而往
考异宋板注父母之丧则不为位父母上有唯字 古本皆可行乃行下哭而拜之下有也字 外丧缓而道逺下有则字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无得奔者【十三叶左七行】无作未 两处之文五哭【十四叶右四行】作两处五哭之文
哭父之党至凡为位者壹袒
考异古本注则不为位矣下精神不在乎是下共有也字宋板在作存 贱不得君臣之名下有耳也二字辟为主下有人也二字 使于列国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在异国者下有也字 自若三袒也也上有耳字
所识者吊先哭于家
考异古本注北面自外来便也便上有之字 墓左西面下有也字
凡防父在至亲者主之
考异古本注宜使尊者下祔则宗子主之下从父昆弟之丧下共有也字
闻逺兄弟之防
考异足利本经而后作而后 古本注凡拜吉丧皆尚左手丧作拜足利本同左手下有也字
无服而为位者
考异古本注无服者麻下有也字疏【十七叶左九行】补阙其族姑姊为族伯叔兄弟谨按补入此十字却系衍文当删去也
补遗宋板疏逸奔丧礼【十七叶左八行】逸作亦
凡奔防有大夫至
考异古本经而后作而后下同注谓之成踊作谓为之成踊也宋板谓作为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其经文字【十八叶左三行】其作此
存旧礼记正义第六十四【宋板】
亲始死鸡斯至人情而已矣【问防】
考异古本经祭之宗庙以鬼享之享作飨而后作而后下皆同曰冠至尊也足利本冠下有者字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足利本以何作何以下杖者以何为也同注二日乃去笄纚括髪也宋板二作三 五邻为里下慕者以其亲之在前下疑者不知神之来否下説虞之义下或为入宫下勤谓忧劳下匍匐犹颠蹷下或作扶服下免状如冠而广一寸下或曰男女哭踊下怪其义各异下怪所为施下数或为时下共有也字 言人情之中外相应下有者也二字 孝子不忍反室自安也孝子下有之心二字 顾其所以否者顾作观下顾所用异耳同 皆为其感动使之忧戚也也上有之字释文浆本亦作浆【十九叶】元文下浆作□ 糜本亦作糜【同上】上糜作 貊亡踣反本亦作貊【同上】上貊作袹踣作瞎下貊作貃 跛补火反【二十一叶】火作祸 颡桑郎反【同上】正误郎当作朗谨按郎平音 苴七须反【二十二叶】须作余疏以号踊屦践为妨【二十二叶左四行】正误屦当作履 薄者以敛之【七行】正误敛当作饮 不敢遽杖【二十四叶左四行】宋板遽作据
补遗古本经拜地无容拜作触宋板足利本同注不忍反至自安也至作室宋板足利本同 有缌服之之作也宋板足利本同释文邪亦作邪【十九叶】上邪作耶 犹颠【二十一叶】颠作傎 颡桑郎反【同上】郎作朗疏以号踊屦践【二十二叶右四行】宋板屦作履 薄者以敛之【七行】敛作饮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