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上
- 卷七十一下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一
- 本章共 1.2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舂秋左传注防第五十九
哀公十二年
考异足利本注广陵海陵县东南有繇亭亭作口永怀堂同 是嵗应置闰而失不置谨按宋板正德嘉靖无应字非 孔子始老故为吊也正误为当作与 季氏不服丧氏作孙宋板永怀堂同释文娶本或作取七喻反又如字【一叶】元文作讳取七喻反又如字本或作娶补脱【二叶】取于七喻反本亦作娶谨按传昭公娶于吴去其吕反【三叶】其作起 盍音户猎反【五叶】猎作腊 畅一本作玉畅【七叶】玉作士宋板作王疏于传云上下【三叶右八行】宋板云作文 其初见主人成吊者先拜【三叶左七行】成作或 则三国私盟【五叶右二行】三作二 十月之昏则伏火【六叶左五行】火作矣 经书十二月则是夏九月【六行】九作十诸儒皆以为冬实周之九月【同上】冬作时
补遗宋板注故为吊也为作与足利本同释文齧本或作囓【四叶】囓作啮 顷若颖反【七叶】若作苦疏过而知晦也【二叶左七行】宋板晦作悔 以应贬【四叶左九行】以作宜
哀公十三年
考异足利本注故使承而书之使作史永怀堂同 空虚之名不有名作各永怀堂同 今东阳大宋县宋作末 言呉主不恤下主作王永怀堂同谨按宋板正嘉作士极非释文长丁丈反注并同【十叶】元文并作下 晋侯命董褐【八叶右七行】宋板董作蕫下【十叶左三行】并同谨按国语作董宋板非也 见平旦也【八叶左九行】平作干谨按为是
哀公十四年
考异林直解注故此经无传者多此作比 足利本潘米汁可以浴头浴作沐诸本同 芒子盈谨按或作子芒盈非 子方取道中行入车正误入当作人 知其矫命夺车遂使东遂作逐永怀堂同 逢泽在荥阳开封县荥作荧宋板正嘉同 亦不与魋同亦作示释文向舒又反【十七叶】元文又作亮 御本亦作御鱼吕反【二十一叶】作御鱼吕反本又作御 需音须疑也【二十一叶】谨按今本脱疑也二字 矫本又作桥【二十二叶】上作桥下作矫三如字又息皆反【二十五叶】皆作暂 袒音怛【二十六叶】怛作但补遗宋板注子方取道中行入车入作人足利本同疏去汉三百【十五叶右六行】三作二 获麟以土【十六叶右四行】土作上昭二十一年【五行】二作三 辞而不能也【十九叶左九行】无而
字
哀公十五年
考异足利本传楚为不道荐伐吴国荐作荐诸本同注放此 大命陨坠坠作队宋板永怀堂同注则既敛于棺于作于宋板永怀堂同 絶世犹言弃也也作世宋永同 一日使迁次不敢留君命永怀堂使作便 朝聘道使以尸行事使作死宋永正德本同但永怀堂作朝聘而道死则以尸行事 自称婚姻家妾婚作昏宋永同 驾乘车者不欲战者作言谨按万厯与崇祯本同误释文荐在徧反【二十七叶】元文荐作荐谨按诸本传注共作荐 盖尹盖辞同【同上】上盖作尽 褚申吕反【三十二叶】申作中疏故芋尹引礼深以辩之【二十七叶右四行】宋板辩作抑 今公孙成而有背人之心【二十九叶右一行】今作令于时廹促难得牲耳【三十叶左四行】难作课正嘉同 若倒此一句【三十一叶右五行】一作二
补遗释文瞒草干反【三十二叶】草作莫疏賔人竟【二十六叶左九行】宋板人作入 聘礼丧入【二十八叶右一行】礼作遭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