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上
- 卷七十一下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三
- 本章共 1.1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三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一
宣公元年
考异足利本注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荥作荧宋板正嘉同下注荥阳中牟县放此 卒在文十二年二作三永怀堂同为是释文娶七喻反【一叶】元文作取七喻反本亦作娶 崇本亦作崈【四叶】作崈音崇本亦作崇 秦急崇絶句【六叶】崇作崈 侈昌氏反又户氏反【七叶】作侈昌氏尸氏二反
宣公二年
考异足利本传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羣臣赖之惟作唯永怀堂同 初宣子田于首山舎于翳桑下于作于宋板永怀堂同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谨按嘉万二本饿人作饥人非也 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宋板永怀堂呜呼作乌呼 初骊姬之乱诅无畜羣公子骊作丽宋永同疏放此 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宋板永怀堂无子字注故传时防之曰囚正误时当作特 叔牂如前言以显故不敢让罪如作知永同 自子文以来世为虢令尹无虢字永同释文为楚于伪反下同【七叶】元文作郑为于伪反下同 受命于楚本或作命于楚【八叶】作命于楚本或作受命于楚非也馘古获反馘百人或馘百者人衍字【同上】作馘百古获反本或作馘百人者人衍字 宜其为禽一本作宜其禽也【同上】作宜其禽也一本作宜其为禽也 憾本亦作感户暗反注同【九叶】作私感户暗反本又作憾注同 须修于反字又作鬓【十一叶】作多鬓字又作须修于反 弑申志反【十二叶】弑作杀 雕本亦作雕【同上】上作雕 提本又作只【十三叶】上作只 遂扶旧本皆扶【同上】皆下有作字补脱【十五叶】以御鱼吕反谨按传倒防以御之 骊力知反【十六叶】骊作丽 适本又作嫡丁歴反【十七叶】作适丁歴反本又作嫡疏能致用此意乃谓彊人【九叶右四行】宋板谓作为 同礼大司马【十叶左七行】正误同当作周 是植为将领主帅【同上】为作谓 命此宰夫胹熊蹯不至于熟【十二叶右九行】不至上有其蹯二字 令众惧也【十二叶左三行】也作己言扶赵盾下阶跣【十四叶右五行】无赵字正误跣当作也 服虔云嗾取也【同上】取作防 公乃嗾夫獒【六行】嗾作防正嘉同 襄十三年郑人杀良霄【十五叶左六行】十三年作三十年为是 即公行也【十七叶左四行】即上复有则旄车之族五字其实止是一官【七行】止作正
补遗宋板注时防之时作特足利本同疏同礼【十叶左七行】同作周 阶跣【十四叶右五行】跣作也
宣公三年
考异足利本注雒水出上雒冡领山上雒作上洛
宣公四年
考异足利本经秋公如齐下有无传二字注永怀堂林直解同注告于庙例在桓三年三作二永怀堂同为是辟其恶名取有渐也有作其 尊者则笾人执笠笾
作边宋板永怀堂同 梦泽名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江夏作江下宋板同释文承一作烝【二十四叶】元文作作音 谷如口反【二十九叶】如作奴疏既不辞别国之与人【二十六叶左九行】宋板辞作碎 成十五年六决睢澨【二十八叶右九行】年六作年云 其形圆如确头【二十八叶左七行】确作碓补遗宋板传楚人为乳为作谓足利本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