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言词争执”歌
- 《北平笺谱》序
- 《奔流》凡例五则
- 《比亚兹莱画选》小引
- 《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
- 《城与年》插图本小引
- 《浮士德与城》后记
- 《何典》题记
- 《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
-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
- 《近代木刻选集》小引
- 《静静的顿河》后记
-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
- 《十二个》后记
- 《拾谷虹儿画选》小引
- 《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
- 《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
- 《铁流》编校后记
- 《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广告
- 《文艺连丛》
- 《新俄画选》小引
- 《艺苑朝华》广告
- 《译文》终刊号前记
- 《引玉集》后记
- 《游仙窟》序言
-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
- 哀范君三章
-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 报《奇哉所谓》
- 报载患脑炎戏作
- 备考:并非《晨报》造谣(素昧)
- 备考: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王铸)
- 备考:那几个女学生真该死(荫棠)
- 备考:偏见的经验(柯柏森)
- 备考:奇哉!所谓鲁迅先生的话(熊以谦)
- 备考:青年必读书(赵雪阳)
- 答客诮
- 悼杨铨
-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
- 公民科歌
- 关于《苦闷的象征》
- 哈谟生的几句话
- 亥年残秋偶作
- 好东西歌
- 怀旧
- 教授杂咏四首
- 今春的两种感想
- 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 聊答
- 南京民谣
- 女校长的男女的梦
- 偶成
- 启事
- 秋夜有感
- 上海所感
-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
- 诗歌之敌
- 送增田涉君归国
- 所闻
- 题《呐喊》
- 铁塔强奸案的来信
- 通讯(复高歌)
- 通讯(复吕蕴儒)
- 通讯(致孙伏园)
- 通讯(致向培良)
- 通讯(致郑孝观)
- 文艺的大众化
- 我才知道
-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 无题(烟水寻常事)
-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 无题(禹域多飞将)
- 无题二首
- 无题二首
- 谣言的魔力(赵荫棠)
- 一二八战后作
- 一个“罪犯”的自述
- 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
- 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 又是“古已有之”
- 赠画师
- 赠蓬子
- 赠邬其山
-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
-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 自题小像
『集外集拾遗』《游仙窟》序言
- 本章共 1.8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游仙窟》今惟日本有之,是旧钞本,藏于昌平学(2);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文成者,张族鸟(3)之字;题署着字,古人亦常有,如晋常璩撰《华阳国志》(4),其一卷亦云常道将集矣。张族鸟,深州陆浑人;两《唐书》(5)皆附见《张荐传》,云以调露初登进士第,为岐王府参军,屡试皆甲科,大有文誉,调长安尉迁鸿胪丞。证圣中,天官刘奇(6)以为御史;性躁卞,傥荡无检,姚崇(7)尤恶之;开元初,御史李全交劾族鸟讪短时政,贬岭南,旋得内徙,终司门员外郎。《顺宗实录》(8)亦谓族鸟博学工文词,七登文学科(9)。《大唐新语》(10)则云,后转洛阳尉,故有《咏燕诗》(11),其末章云,“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时人无不讽咏。《唐书》虽称其文下笔立成,大行一时,后进莫不传记,日本新罗(12)使至,必出金宝购之,而又訾为浮艳少理致,论着亦率诋诮芜秽。族鸟书之传于今者,尚有《朝野佥载》及《龙筋凤髓判》(13),诚亦多诋诮浮艳之辞。《游仙窟》为传奇,又多俳调,故史志皆不载;清杨守敬作《日本访书志》(14),始着于录,而贬之一如《唐书》之言。日本则初颇珍秘,以为异书;尝有注,似亦唐时人作。河世宁曾取其中之诗十余首入《全唐诗逸》(15),鲍氏刊之《知不足斋丛书》(16)中;今矛尘(17)将具印之,而全文始复归华土。不特当时之习俗如酬对舞咏,时语如目兼目舌*"*"(18),可资博识;即其始以骈俪之语作传奇,前于陈球之《燕山外史》(19)者千载,亦为治文学史者所不能废矣。
中华民国十六年七月七日,鲁迅识。
(1)本篇最初以手迹制版印入一九二九年二月北新书局出版的《游仙窟》。
《游仙窟》,传奇小说,唐代张族鸟作。唐宪宗元和年间流入日本,国内久已失传。章廷谦据日本保存的通行本《游仙窟》、醍醐寺本《游仙窟》以及流传于朝鲜的另一日本刻本重新校订,标点出版。
(2)昌平学江户幕府一六三○年开办的以儒学为主的学校;一八六八年明治政府接收,改组为“昌平学校”,一八七○年关闭。地址在江户汤岛。
(3)张族鸟(约660—740)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按文中作“陆浑”,误。
(4)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人,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是一部记述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事迹的书。
(5)两《唐书》即《旧唐书》和《新唐书》。《旧唐书》,后晋刘癫等撰,共二百卷。《新唐书》,宋代宋祁、欧阳修等撰,共二二五卷。《张荐传》,见《旧唐书》卷一四九、《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是张族鸟的孙子。
(6)刘奇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新唐书·刘政会传》!按巫悠妫な僦*为天官侍郎,荐族鸟、司马槲嗖煊贰薄L旃伲武则天时改吏部为天官。
(7)姚崇(650—721)本名元崇,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睿宗、玄宗时任宰相。
(8)《顺宗实录》唐代韩愈等撰,共五卷。(9)文学科唐代临时设置的制科的一种,由皇帝主试。名目很多,应试者可以重复参加考试。张族鸟曾参加“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考试。
(10)《大唐新语》笔记,唐代刘肃撰,共十三卷。张族鸟事见该书第八卷。
(11)《咏燕诗》张族鸟作,全诗已佚,现仅存《大唐新语》所引四句。
(12)新罗古国名,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13)《朝野佥载》笔记,共六卷,记载隋唐两代朝野遗闻传说。《龙筋凤髓判》,判牍书,共四卷。收录判决司法案件的骈俪体文牍。
(14)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地理学家、版本学家。《日本访书志》,共十六卷,是他任清朝驻日本公使馆馆员时,调查国内已失传而日本尚有留存的古书的着作。其中录有《游仙窟》,并加按语说:“男女姓氏,并同《会真记》,而情事稍疏,以骈俪之辞,写猥亵之状,真所谓傥荡无检,文成浮艳者”。(15)河世宁字子静,日本人。曾任昌平学学员长。《全唐诗逸》,共三卷,辑录流传于日本而《全唐诗》中遗漏的诗作百余首。内收《游仙窟》中的诗十九首。每首下分别署名张文成和《游仙窟》中的人物崔十娘、崔五娘、香儿等。
(16)鲍氏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清代安徽歙县人。《知不足斋丛书》,是他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辑印的一部丛书,共三十集,一百九十七种。其中根据《全唐诗逸》录有《游仙窟》中的诗十九首。
(17)矛尘即章廷谦,笔名川岛,浙江绍兴人。《语丝》撰稿人之一。
(18)目兼目舌眼皮低垂;,羞涩的样子。都是唐代俗语。(19)陈球字蕴斋,清代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燕山外史》,共八卷,是他用骈体文写成的一部言情小说,约成书于嘉庆十五年(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