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前言
- 五箴(并序)
- 钞朱子小学书后
- 书归震川文集后
- 祭汤海秋文
- 召悔
- 求阙斋记
- 送郭筠仙南归序
- 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
- 书学案小识后
- 进唐先生南归序
- 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
- 满妹碑志
- 君子慎独论
- 原才
- 槐阴书屋图记
- 书王雁汀前辈勃海图说后
- 养晦堂记
- 朱慎甫遗书序
- 书周忠介公手札后
- 欧阳生文集序
- 圣哲画像记
- 经史百家杂钞题语
- 经史百家简编序
- 王船山遗书序
- 新宁刘君墓碑铭
- 国朝先正事略序
- 重刻茗柯文编序
- 湖南文征序
- 江宁府学记
- 遵义黎君墓志铭
- 笔记二十七则(选十三则)
- 笔记十二篇
- 课程十二条
- 诗词 八十八首
- 联语五十一幅
- 第一神骨
- 第二刚柔
- 第三容貌
- 第四情态
- 第五须眉
- 第六声音
- 第七气色
- 日记四十九则
- 修身之要
- 学问之道 [一]
- 学问之道 [二]
- 齐家之方
- 治军之术
- 列传一百九十二 曾国藩
- 曾国藩年表
『曾国藩文集』国朝先正事略序
- 本章共 1.1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火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火昆)耀简编。然考其流风所被,率不过数十年而止。惟周之文王暨我圣祖仁皇帝,乃阅数百载而风流未沫。周自后稷十五世,集大成于文王。而成康以洎东周,多士济济,皆若秉文王之德。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若沐圣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虽大智莫能名也。圣祖尝自言:年十七八时读书过劳,至于咯血而不肯少休,老是而手不释卷。临摹名家手卷,多至万馀;写寺庙扁榜,多至千馀。盖虽寒酸,不能方其专。北征度漠,南巡治河,虽卒役不能逾其劳。祈雨祷疾,步行天坛,并酸酱亩盐而不御。年逾六十,犹扶病而力行之。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然则雍、乾、嘉、道,累叶之才,虽谓皆圣祖教育而成,谁曰不然?
今上皇帝嗣位,大统中兴,虽去康熙益远矣,而将帅之乘运会立勋名者,多出一时章句之儒,则亦未站非圣祖馀泽陶冶于无穷也。如次青者,盖亦章句之儒从事戎行。咸丰甲寅、乙卯之际,与国藩患难相依,备尝艰险,厥后自领一队,转战数年。军每失利,辄以公义纠劾罢职。论者或咎国藩执法过当,亦颇咎次青在军偏好文学,夺治兵之日力,有如庆生所讥挟策而亡羊者。久之,中外大臣数荐次青缓急可倚,国藩亦草疏密陈:"李元度下笔千言,兼人之才,臣音弹劾太严,至今内疚,惟朝廷量予褒省。"当时虽为吏议所格,天子终右之,起家,复任黔南军事。师比有功,超拜云南按察使。而是书亦于黔中告成。
圣祖有言曰: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次青提兵四省,屡蹶仍振,所谓贞固者非耶?发愤著书,鸿篇立就,亦云勇猛矣。愿益以贞固之道持之,寻访钱氏遗书,参计修补,矜练岁年,慎褒贬于锱铢,酌群言而取衷,终成圣清巨典,上济周家雅颂誓诺之林,不允足壮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