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前言
- 五箴(并序)
- 钞朱子小学书后
- 书归震川文集后
- 祭汤海秋文
- 召悔
- 求阙斋记
- 送郭筠仙南归序
- 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
- 书学案小识后
- 进唐先生南归序
- 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
- 满妹碑志
- 君子慎独论
- 原才
- 槐阴书屋图记
- 书王雁汀前辈勃海图说后
- 养晦堂记
- 朱慎甫遗书序
- 书周忠介公手札后
- 欧阳生文集序
- 圣哲画像记
- 经史百家杂钞题语
- 经史百家简编序
- 王船山遗书序
- 新宁刘君墓碑铭
- 国朝先正事略序
- 重刻茗柯文编序
- 湖南文征序
- 江宁府学记
- 遵义黎君墓志铭
- 笔记二十七则(选十三则)
- 笔记十二篇
- 课程十二条
- 诗词 八十八首
- 联语五十一幅
- 第一神骨
- 第二刚柔
- 第三容貌
- 第四情态
- 第五须眉
- 第六声音
- 第七气色
- 日记四十九则
- 修身之要
- 学问之道 [一]
- 学问之道 [二]
- 齐家之方
- 治军之术
- 列传一百九十二 曾国藩
- 曾国藩年表
『曾国藩文集』召悔
- 本章共 60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召悔
作者:曾国藩
贤与不肖之等奚判乎?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日月有食,星有离次。其在于人,言有尤,行有悔,虽圣者不免。改过什于人者,贤亦什于人;改过伯于人者,贤亦伯于人。尤贤者,尤光明焉;尤木肖者,怙终焉而已。
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其有过,则其友直谏以匡之。又有友焉,巽言以挽之。退有挞,进有旌,其相率而上达也,奚御焉?习而之不善,既小人矣。其有过,则多方文之。为之友者,疏之则心非而面谀,成之则依阿苟同,惮于以正伤恩。其相率而下达也,奚御焉?兹贤者所以愈贤,而不肖者愈不肖也。
吾之友有某君者,毖余曰;"子与某相好不终,是子之失德。子盖慎诸?"又有某君毖余曰:"闻子之试于有司,则尝以私于人,是大不可。"二子者之言,卒闻之,若不逊于吾志。徐而绎之,彼无求而进逆耳之言,诚敬我也。既又自省:吾之过,其大者视此或倍捷,而其多或不可枚数。二子者,盖举一隅也,人苦不自知耳。先王之道不明,士大夫相与为一切苟且之行,往往陷于大戾,而僚友无出片言相质确者。而其人自视恬然,可幸无过。且以仲尼之贤,犹待学《易》以寡过,而今日无过,欺人乎?自欺乎?自知有过而因护一时之失,展转盖藏,至蹈滔天之奸而不悔,斯则小人之不可近者已!为人友而隐忍和同,长人之恶,是又谐臣媚子之亚也。《书》曰:"有言逆子女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女志,必求诸非道。"余枚笔之于册以备现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