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前言
- 五箴(并序)
- 钞朱子小学书后
- 书归震川文集后
- 祭汤海秋文
- 召悔
- 求阙斋记
- 送郭筠仙南归序
- 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
- 书学案小识后
- 进唐先生南归序
- 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
- 满妹碑志
- 君子慎独论
- 原才
- 槐阴书屋图记
- 书王雁汀前辈勃海图说后
- 养晦堂记
- 朱慎甫遗书序
- 书周忠介公手札后
- 欧阳生文集序
- 圣哲画像记
- 经史百家杂钞题语
- 经史百家简编序
- 王船山遗书序
- 新宁刘君墓碑铭
- 国朝先正事略序
- 重刻茗柯文编序
- 湖南文征序
- 江宁府学记
- 遵义黎君墓志铭
- 笔记二十七则(选十三则)
- 笔记十二篇
- 课程十二条
- 诗词 八十八首
- 联语五十一幅
- 第一神骨
- 第二刚柔
- 第三容貌
- 第四情态
- 第五须眉
- 第六声音
- 第七气色
- 日记四十九则
- 修身之要
- 学问之道 [一]
- 学问之道 [二]
- 齐家之方
- 治军之术
- 列传一百九十二 曾国藩
- 曾国藩年表
『曾国藩文集』朱慎甫遗书序
- 本章共 611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朱慎甫遗书序
作者:曾国藩
冽阳朱君文休所为书,曰《易图正旨》者一卷,曰《五于见心录》者二卷,曰《从学杂记》一卷,《文集》一卷。嘉道之际,学者承乾隆季年之流风,袭为一种破碎之学。辨物折名,梳文栉字,刺经典一二字,解说或至数干万言。繁称杂引,游衍而不得所归。张已伐物,专抵古人之隙。或取孔孟书中心性仁义之文,一切变更故训,而别创一义。群流和附,坚不可易。有来诸儒周、程、张、来之书,为世大诟。间有涉于其说者,则举世相与笑讥唾辱;以为彼博闻之不能,亦逃之性理空虚之域,以自盖其鄙陋不肖者而已矣。
朱君自弱冠志学,则已弃举子业,而谁有来五子之求。断绝众源,归命于一。自《六经》之奥,百氏杂家有用之言,无不究素其终,折衷于五子。家贫,负助渡湖,招徒授学,取其入以为养。养则独腆,身有饥色,或劝以稍易其途,从事于时世所谓辨物流文林字之学者。足以倾(马戒)耳目,植朋广誉。君笑日:"吾于科目且弃而背之矣,其又屑觊彼耶?"卒以不顾。日抱遗训,以自镌留其躬,绳过无小,克敬以裕,暗然至死而不悔。
呜呼!君之于学,其可谓笃志而不牵于众好者矣。惜其多有放佚,如《大易粹言》、《春秋本义》、《三传备说》诸篇,今都不可见。其仅存者,又或阙残,难令完整。其《易图正旨》推阐九图之义,与德清胡谓、宝应王懋guong氏之论不合。山居僻左,不及尽睹当世通人成说,小有歧异,末为(左上米左下系右页)也。予既受谈终篇,因颇为论定,以治乡人知观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