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 ├ 无常品第一
- ├ 教学品第二
- ├ 护戒品第二
- ├ 多闻品第三
- ├ 笃信品第四
- ├ 戒慎品第五
- ├ 惟念品第六
- ├ 慈仁品第七
- ├ 言语品第八
- ├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
- ├ 放逸品第十
- ├ 心意品第十一
- └ 华香品第十二
- 卷二
- ├ 喻华香品之二
- ├ 愚闇品第十三
- ├ 明哲品第十四
- ├ 罗汉品第十五
- ├ 述千品第十六
- ├ 恶行品第十七
- └ 刀仗品第十八
- 卷三
- ├ 喻老耄品第十九
- ├ 法句譬喻经爱身品第二十
- ├ 法句譬喻经世俗品第二十一
- ├ 法句譬喻经述佛品第二十二
- ├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
- ├ 法句譬喻经好喜品第二十四
- ├ 法句譬喻经忿怒品第二十五
- ├ 法句譬喻经尘垢品第二十六
- ├ 法句譬喻经奉持品第二十七
- ├ 法句譬喻经道行品第二十八
- ├ 法句譬喻经广衍品第二十九
- ├ 法句譬喻经地狱品第三十
- ├ 法句譬喻经象品第三十一
- └ 法句譬喻经爱欲品第三十二
- 卷四
- ├ 喻爱欲品第三十二之二
- ├ 法句譬喻经利养品第三十三
- ├ 法句譬喻经沙门品第三十四
- ├ 法句譬喻经梵志品第三十五
- ├ 法句譬喻经泥洹品第三十六
- ├ 法句譬喻经生死品第三十七
- ├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
- └ 法句譬喻经吉祥品第三十九
『法句譬喻经』法句譬喻经世俗品第二十一
- 本章共 518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昔有婆罗门国王名多味写。其王奉事异道九十六种。王忽一日发於善心欲大布施。如婆罗门法。积七宝如山持用布施。有来乞者听令自取重一撮去。如是数日其积不减。佛知是王宿福应度化作梵志。往到其国。王出相见共相礼问起居曰:何所求索莫自疑难。梵志答言:吾从远来。欲乞珍宝持作舍宅。王言:大善。自取重一撮去。梵志取一撮行七步。还著故处。王问。何故不龋梵志答曰:此才足作舍庐耳。复当娶妇俱不足用。是以不龋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复还著故处。王问梵志何以复尔。答曰:此足娶妇。复无田地奴婢牛马。计复不足是以息意也。王言:更取七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复还著故处。王言:复何意故。梵志答言:若有男女当复嫁娶。吉凶用费计不足用。是以不龋王言:尽以积宝持用相上。梵志受而舍去。王甚怪之重问意故。梵志答曰:本来乞丐欲用生活。谛念人命处世无几。万物无常旦夕难保。因缘遂重忧苦日深。积宝如山无益於己。贪欲规图唐自艰苦。不如息意求无为道。是以不龋王意开解愿奉明教。於是梵志现佛光相踊住空中。为说偈言:
虽得积珍宝,崇高至於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不善像如善,爱如似不爱。以苦为乐相,狂夫为所厌。
於是国王见佛光相遍照天地。又闻此偈踊跃欢喜。王及群臣即受五戒得须陀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