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卷 魏宣武听谗害贤高领军固宠献女
- 第二卷 于皇后暗中被弑彭城王死后含冤
- 第三卷 改旧制胡妃免死立新君高肇遭刑
- 第四卷 白道村中困俊杰武川城上识英雄
- 第五卷 怒求婚兰春受责暗行刺张仆亡身
- 第六卷 谐私愿六浑得妇逼承幸元怿上蒸
- 第七卷 幽母后二贼专权失民心六镇皆反
- 第八卷 太后垂帘重听政统军灭贼致亡身
- 第九卷 骋骑射沃野遇仙迫危亡牛山避寇
- 第十卷 五原路破胡斩将安亭道延伯捐躯
- 第十一卷 天宝求贤问刘贵洛周设计害高欢
- 第十二卷 剪劣马英雄得路庇幸臣宫阙成仇
- 第十三卷 赐铁券欲图边帅生公主假作储君
- 第十四卷 内衅成肃宗遇毒外难至灵后沉河
- 第十五卷 改逆谋重扶魏主贾余勇大破葛荣
- 第十六卷 魏元颢长驱入洛尔朱荣救驾还京
- 第十七卷 赵嫔无辜遭大戮世隆通信泄群谋
- 第十八卷 明光殿强臣殒命北中城逆党屯兵
- 第十九卷 战丹谷阵亡伯凤缩黄河天破洛阳
- 第二十卷 救帝驾逢妖被阻战恒山释怨成亲
- 第二十一卷 尔朱兆晋阳败走桐花女秀容立功
- 第二十二卷 立广陵建明让位杀白鹞高乾起兵
- 第二十三卷 假遣军六镇愿反播流言万仁失援
- 第二十四卷 据邺城四方响应平洛邑百尔归诚
- 第二十五卷 立新君誓图拨乱遇旧后私逼成婚
- 第二十六卷 运神谋进兵元旦追穷寇逼死深山
- 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梦宇文泰获配良缘
- 第二十八卷 思政开诚感贺拔虚无作法病高王
- 第二十九卷 妖术暗侵凶少吉神灵呵护死还生
- 第三十卷 宇文定计敌高王侯莫变心害贺拔
- 第三十一卷 黑獭兴师灭陈悦六浑演武服娄昭
- 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计灭晋阳高渤海兵临京洛
- 第三十三卷 逼京洛六浑逐主奔长安黑獭迎君
- 第三十四卷 娶国色适谐前梦迁帝都重立新基
- 第三十五卷 送密函还诗见拒私宫婢借径图成
- 第三十六卷 施邪术蛊惑夫人审私情加刑世子
- 第三十七卷 改口词曲全骨肉佯进退平定妖氛
- 第三十八卷 黑獭忍心甘弑主道元决志不同邦
- 第三十九卷 梦游仙玉女传音入辅政廷臣畏法
- 第四十卷 潼关道世宁捐躯锁云轩金婉失节
- 第四十一卷 结外援西魏废后弃群策东邺亡师
- 第四十二卷 奔河阳敖曹殒命败黑獭侯景立功
- 第四十三卷 归西京一朝平乱惧东邺三将归元
- 第四十四卷 私静仪高澄囚北逼琼仙仲密投西
- 第四十五卷 纵黑獭大将怀私克虎牢智臣行计
- 第四十六卷 玉仪陌路成婚媾胜明誓愿嫁英雄
- 第四十七卷 攻玉壁高王疾作据河南侯景叛生
- 第四十八卷 用绍宗韩山大捷克侯景涡水不流
- 第四十九卷 烹荀济群臣惕息杖兰京逆党行凶
- 第五十卷 陈符命群臣劝进移魏祚新主登基
- 第五十一卷 宇文后立节捐躯安定公临危托后
- 第五十二卷 晋公护掌朝革命齐主洋乱性败常
- 第五十三卷 烧铁笼焚死二弟弃漳水杀尽诸元
- 第五十四卷 齐肃宗叔承侄统周武帝弟继兄尊
- 第五十五卷 弃天亲居丧作乐归人母惧敌求成
- 第五十六卷 争宜阳大兵屡却施玉天诛亟行
- 第五十七卷 和士开秽乱春宫祖孝征请传大位
- 第五十八卷 琅琊王擅除宵小武成后私幸沙门
- 第五十九卷 齐后主自号无愁冯淑妃赐称续命
- 第六十卷 拒敌军延宗力战弃宗社后主被擒
- 第六十一卷 捋帝须老臣爱国扪杖痕嗣主忘亲
- 第六十二卷 修旧怨股肱尽丧矫遗诏社稷忽倾
- 第六十三卷 隋公坚揽权窃国尉迟迥建义起兵
- 第六十四卷 代周家抚临华夏平陈国统一山河
『北史演义』第二十一卷 尔朱兆晋阳败走桐花女秀容立功
- 本章共 4.0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娄昭君因六浑娶了桐花女,虑为己害,心甚不乐。六浑曰:"汝勿忧,彼虽山寇之女,心地却良善,人亦温柔俊雅。况有我在,岂不能制一妇人?"俄而桐花至,夫妇在堂相见。昭君见桐花容颜美丽,和气迎人,绝无凶暴之相,心下稍安。桐花见昭君面如满月,体态端严,知是正室夫人,忙即跪下拜见。昭君亦下跪答礼道:"女王是一方之尊,妾何敢当此大礼?"桐花道:"向在山中为王,今日进府便是府中人了。夫人乃一家之主,得蒙收录已为万幸,敢不下拜。"拜罢,逊坐,昭君道:"妾不敢有僭。"桐花曰:"夫人若此谦抑,是外我也。"六浑谓昭君曰:"序齿还是你长,竟以姊妹相称便了。"二人遂遵六浑之命。又令长幼眷属尽行相见,排宴后堂,合家欢聚。桐花自进门后,小心事主,与昭君甚是相得。尤爱高澄,澄亦以母称之。今且按下不表。
且说帝至晋阳,幽于三级佛寺。万仁归,防守甚严。时建明帝在并州,兆往见曰:"今步蕃南侵,臣将讨之。陛下在此,虑有惊恐,请迁驾于长子城。俟贼乱平定,然后择日 还朝。"建明不敢违,即日迁去,城远晋阳五十里。一日,秀容告急,报说:"步蕃以救驾为名,夺去沿边四郡。现今兵临城下,日夜攻打,秀容危如累卵。"兆谓诸将曰:"秀容吾根本地,今被步蕃围困,须速救之。但彼以救驾为名,人心易惑。必先除了孝庄,使彼无名可托。"慕容绍宗力谏,以为不可。兆不听,遣人缢敬宗于三级佛寺。并陈留王杀之,其妃亦尔朱荣女,大骂兆,兆亦逼令自杀。次日,起兵十万,亲御步蕃,兵至秀容。步蕃知兆来,退军十里,排开阵势,发书讨战。万仁带领兵将,奋勇而来。步蕃私语洞真夫人曰:"吾先与战,佯为败走。汝伏兵于旁,从而截击,作法破之。使他片甲不留,则秀容唾手可得。"夫妇计议已定,步蕃出阵高叫道:"欺君之贼,速来受死!"万仁大怒,拍马舞枪,直奔步蕃。步蕃举刀相迎。战了数合,步蕃本事本不及万仁,看看败下阵来。万仁赶去,众将齐上。河西兵尽皆退走。追至数里,约近南山,忽然狂风大起,沙雾四塞,天昏地暗,彼此不能相见。四面喊杀之声,如有千百万人马涌出。石块如雨,当之者头破脑裂。兵士各顾性命,四路逃窜。万仁心慌,亦往后飞马而走。将至秀容,天色渐朗。只见一员女将领了数万人马,拦路截住,大喝道:"我洞真夫人在此,败将休走!"万仁此时仅有残兵百余,又怕妖法利害,焉敢恋战,夺路而走,急急逃入城内。其余跟随军士,被蛮兵杀得罄尽。十万兵马,存者不及三分之一。外边攻打又急,算来孤城难守,随即弃城而逃。步蕃得了城池,领军追赶。万仁且战且走,连败十三次,方到晋阳,闭城拒守。乃召诸将,问计曰:"寇强难犯,若何御之?"参军高荣祖曰:"步蕃兵势甚大,兼有妖妇之助,以 大王之雄武尚且失利,何况帐下诸将?唯有高晋州智勇兼备,手下良将又多,大王须召之,并力而战,则敌可破矣。"兆曰:"六浑与吾有嫌,召之恐不肯来。"众将曰:"六浑素受天柱厚恩,必不以小嫌弃大义。"兆乃修书一封,遣使者二人星夜往晋州求救。欢得书,问诸将曰:"步蕃兵逼晋阳,兆来求救,当救之否?"尉景曰:"兆乃国贼,今败于步蕃,正宜视其灭亡,何用救之?"众将皆以为然。欢微笑道:"诸君但欲泄目前之忿,不顾后日之患。步蕃负国久矣,被他夺去并州,抚而有之,兵势益大,将来必为中国之患,是生一劲敌也。不如乘此争战方始,与兆并力灭之,可免后忧。兆乃匹夫之勇,除之甚易,不足虑也。"众皆叹服。于是使人先去回报,援兵即至,以安兆意。遂点窦泰、彭乐、尉景、段韶等,将精兵三千,往山西进发。又进谓桐花曰:"闻蛮妇妖术利害,欲带卿去,以破其术。"桐花欣然受命,领一千军为后队。欢又下令:"兵行须缓,日不过三十里,或随路登玩,或停军饮酒。"诸将疑之,都督贺拔过儿曰:"诸公识主帅之意乎?万仁为步蕃所困,此时犹能支持。故缓行以弊之,直待危急之甚,进兵相救,其感恩方深。"众疑始释。欢闻之曰:"过儿知吾心也。"万仁得报,坚守城池,专等高家人马到来。日久不见军至,心甚焦闷。蛮兵在城下日夜辱骂,哪里耐得。此时兵众稍集,便又开兵出战。
哪知洞真作起妖法,又杀得大败亏输,伤了勇将数员。乃遣使络绎告急于欢,欢辞以连日天雨,山路难行,加以汾河无桥,兵不得渡。兆得报,心甚惶急。又见步蕃兵势日增,危城破在旦夕,只得弃了晋阳,往汾河进发。探得高军已渡汾水,心中始安。迎着高军,遂与 相见。兆诉以危急之状,欢曰:"大王勿忧。步蕃虽强,六浑至此,保为大王一鼓擒之。"遂进兵,兆军随后。步蕃得了晋阳,自道无敌,命洞真镇守秀容,自领大军来捉万仁。一日,闻晋州兵马来救,大军不满五千,两军相遇,心甚轻之,下令军中曰:"今日进兵,莫放一骑得还。"欢率诸将亲至阵前观看,喜曰:"兵虽众,军阵不整,易破也。"因命彭乐讨战,须先斩将以挫其锋。彭乐一骑飞出,高叫道:"我彭乐也。有勇者来,无勇者退。"步蕃命一勇将出敌,战不数合,被斩于马下。彭乐呼呼大笑。恼了蛮将二员,双马齐出,夹攻彭乐。乐奋起神威,一刀一个,尽皆杀死。欢见对阵都有惧色,鞭梢一指,诸将枪刀齐举,冲突过来。贼兵迎住混战。彭乐乘势直奔中军。步蕃敌住,战了数合,不能招架,虚掩一刀而走。欢见步蕃欲走,忙发一箭,正中面门,步蕃翻身落马,遂擒之。高声呼曰:"步蕃已擒,余众止杀。"贼兵一闻主帅被擒,顿时溃散。大兵从后掩杀。正是:尸横遍野,流血成川。城中守兵闻败,亦相率而逃。遂复晋阳。欢与兆并马入城,大犒三军。兆谓欢曰:"晋阳已复,秀容一路尚被贼据。欲屈公前往,扫除妖孽。"欢曰:"不必吾往,吾有女将桐花足以平之。"兆大喜,便请出军。欢命桐花将后军改作前队,付以健将四员,去捉妖妇。桐花领命而往。时洞真夫人守在秀容,忽报前军已败,夫主被擒,不胜愤怒,正欲进兵报仇,高家兵马已到。忙即设阵相迎,见对过阵上却是一美貌女子,身披绣甲,手执双刀,坐在马上,左右排列数将。洞真道:"女将何名?"桐花应曰:"吾乃高晋州麾下女将桐花是也。你敢是步蕃之妇洞真么?"洞真欺 她柔弱,便道:"今日你我相遇,不用他人助战,单是二人各显本事何如?"桐花笑答道:"使得。"彼此纵马向前,一个举刀便砍,一个使剑相迎。剑来刀往,约有三十回合。洞真战桐花不下,便道:"且住,停一回再战。"桐花道:"由你。"只见她回至阵前,口中念念有词。桐花知她作法,便亦默念真言。哪知狂风起而即止,沙石全不走动。洞真见法不灵,愈加愤怒,拍马向前曰:"来,来,来,我与你再战。"桐花不慌不忙,便与交兵。战到酣处,回马便走。洞真方欲来赶,桐花取出红绳一条,往空抛起。忽见火龙一条,身长三丈,向洞真身上扑来。洞真心慌便走,已被火龙缠住,跌下马来。众将齐上,把挠勾拖住,贼兵无主,一时大溃,遂乘势夺转秀容城。余众或降或逃。所失城池,尽行恢复,遣使并州告捷。万仁大喜,诸将入贺。不一日,桐花回军,解到洞真夫人。欢命取出步蕃,一齐斩首。兆斯时疆土复完,深感六浑之力。桐花请于欢曰:"妖寇已平,吾欲先归。"不见万仁而去。次日,万仁设宴,酬劳诸将,并请桐花相见。欢辞已去,兆遣人追送珍宝以劳之。兆感欢甚密,语欢曰:"我昔日与君交情本厚,今又救我于危难之中,足见爱我良深。但将来各处一方,恐被他人离间,欲与君结为兄弟,共立盟誓,患难相扶,君意何如?"欢曰:"此六浑之愿也。"遂共订盟,相得益欢。一日,兆与欢共猎南山,见饥民满道。晚而归饮,酒至半酣,欢因言:"民穷宜恤,愿王少留意。"兆曰:"正有一事,欲与弟商。向来六镇之人,各立一人为主,后被葛荣吞并。天柱杀荣,乃借其军,共有四十余万,流入并、肆二州。因荒乱不能存活,大小反了二十六次。我已诛杀过半,尚谋乱不已。亡去 为盗者,不可胜数。吾弟高见,若何治之?"欢曰:"此等反乱,皆由无人管领所致。大王宜选心腹之佐,统领其众,使不失所。若有谋衅,罪归主将,则自然服矣。"兆曰:"弟言甚是,但无人可胜其任。"贺拔允曰:"大王手下诸将,统了数千人马尚不能整顿,况十二万之众,岂易言治?臣意能当此任者,非六浑不可。"欢恐兆疑,大怒曰:"天柱在时,奴辈伏处有如鹰犬。今日天下事取舍在王,允何得妄言?可斩也!"兆曰:"吾意亦然,弟当为我统之。"欢阳为逊谢。兆付箭一枝,曰:"全以相委,以此为信。"宴罢欢出,恐兆酒醒反悔,宣言于众曰:"受委统州镇兵,可集汾东,听受号令。"还营,建牙旗于阳曲川,分列部分。六镇之兵素恶万仁残暴,乐欢宽仁,一闻此令,无不毕至。居无何,欢又使刘贵请于兆曰:"并、肆频岁荒旱,降户掘田鼠而食,面无谷色,徒污境内。请令就食山东,待温饱之后,更受处分。"兆从其议。慕容绍宗进谏曰:"闻大王以三州六镇之兵尽受六浑节制,大事去矣。今天下汹汹,四方纷扰,人怀异望。六浑雄才盖世,遽以二十万众付之,譬如蛟龙借以云雨,后不可制,王必悔之。"兆曰:"无害,有香火重誓在,六浑必不负我。"绍宗曰:"亲兄弟尚不可信,况香火兄弟耶?"时兆兄弟叔侄皆相疑忌,故绍宗以此劝之。兆不语,绍宗遂退。而兆之左右平日皆受欢金,因称:"绍宗与欢有隙,故尔谗害。晋州闻之,得毋携贰其心乎?"兆怒曰:"吾与六浑盟言未干,绍宗何得便来离间?不治其罪,六浑之心不安。"遂收绍宗囚之。遣人通知六浑,催其速发。六浑乃集六镇之人,各给口粮、路费,陆续起发,半月兵行始尽。然后别了万仁,一路唱凯歌而回。 斯时欢以三千人破了步蕃四十万之众,威震山西,人人悦服,沿途之民皆顶香相送。行至滏口,忽见一支人马,旌旗浩浩,剑戟森森,往北而来。相遇之际,各问来历,乃是北乡公主同了尔朱皇后回到晋阳去的。欢命停军一旁,让她过去。军兵过完,却有一群马匹,形体高大,矫健异常,约有三百余骑,在后赶着走。欢思军中正少战骑,北乡女流何用此马,便唤彭乐、段荣二将赶向北乡告借,如不许,则夺之以归。二将知北乡必不肯借,也不去通知,竟杀散管马军士,掠取以返。北乡闻之,大怒道:"高欢吾家旧人,何敢强夺吾马?"欲回军追讨,奈军无良将,恐敌他不过,于是遣人飞报万仁,教他领兵前来,问罪于欢。但未识北乡何以回北,六浑夺马之后又生出什么事来,且听下回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