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卷 魏宣武听谗害贤高领军固宠献女
- 第二卷 于皇后暗中被弑彭城王死后含冤
- 第三卷 改旧制胡妃免死立新君高肇遭刑
- 第四卷 白道村中困俊杰武川城上识英雄
- 第五卷 怒求婚兰春受责暗行刺张仆亡身
- 第六卷 谐私愿六浑得妇逼承幸元怿上蒸
- 第七卷 幽母后二贼专权失民心六镇皆反
- 第八卷 太后垂帘重听政统军灭贼致亡身
- 第九卷 骋骑射沃野遇仙迫危亡牛山避寇
- 第十卷 五原路破胡斩将安亭道延伯捐躯
- 第十一卷 天宝求贤问刘贵洛周设计害高欢
- 第十二卷 剪劣马英雄得路庇幸臣宫阙成仇
- 第十三卷 赐铁券欲图边帅生公主假作储君
- 第十四卷 内衅成肃宗遇毒外难至灵后沉河
- 第十五卷 改逆谋重扶魏主贾余勇大破葛荣
- 第十六卷 魏元颢长驱入洛尔朱荣救驾还京
- 第十七卷 赵嫔无辜遭大戮世隆通信泄群谋
- 第十八卷 明光殿强臣殒命北中城逆党屯兵
- 第十九卷 战丹谷阵亡伯凤缩黄河天破洛阳
- 第二十卷 救帝驾逢妖被阻战恒山释怨成亲
- 第二十一卷 尔朱兆晋阳败走桐花女秀容立功
- 第二十二卷 立广陵建明让位杀白鹞高乾起兵
- 第二十三卷 假遣军六镇愿反播流言万仁失援
- 第二十四卷 据邺城四方响应平洛邑百尔归诚
- 第二十五卷 立新君誓图拨乱遇旧后私逼成婚
- 第二十六卷 运神谋进兵元旦追穷寇逼死深山
- 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梦宇文泰获配良缘
- 第二十八卷 思政开诚感贺拔虚无作法病高王
- 第二十九卷 妖术暗侵凶少吉神灵呵护死还生
- 第三十卷 宇文定计敌高王侯莫变心害贺拔
- 第三十一卷 黑獭兴师灭陈悦六浑演武服娄昭
- 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计灭晋阳高渤海兵临京洛
- 第三十三卷 逼京洛六浑逐主奔长安黑獭迎君
- 第三十四卷 娶国色适谐前梦迁帝都重立新基
- 第三十五卷 送密函还诗见拒私宫婢借径图成
- 第三十六卷 施邪术蛊惑夫人审私情加刑世子
- 第三十七卷 改口词曲全骨肉佯进退平定妖氛
- 第三十八卷 黑獭忍心甘弑主道元决志不同邦
- 第三十九卷 梦游仙玉女传音入辅政廷臣畏法
- 第四十卷 潼关道世宁捐躯锁云轩金婉失节
- 第四十一卷 结外援西魏废后弃群策东邺亡师
- 第四十二卷 奔河阳敖曹殒命败黑獭侯景立功
- 第四十三卷 归西京一朝平乱惧东邺三将归元
- 第四十四卷 私静仪高澄囚北逼琼仙仲密投西
- 第四十五卷 纵黑獭大将怀私克虎牢智臣行计
- 第四十六卷 玉仪陌路成婚媾胜明誓愿嫁英雄
- 第四十七卷 攻玉壁高王疾作据河南侯景叛生
- 第四十八卷 用绍宗韩山大捷克侯景涡水不流
- 第四十九卷 烹荀济群臣惕息杖兰京逆党行凶
- 第五十卷 陈符命群臣劝进移魏祚新主登基
- 第五十一卷 宇文后立节捐躯安定公临危托后
- 第五十二卷 晋公护掌朝革命齐主洋乱性败常
- 第五十三卷 烧铁笼焚死二弟弃漳水杀尽诸元
- 第五十四卷 齐肃宗叔承侄统周武帝弟继兄尊
- 第五十五卷 弃天亲居丧作乐归人母惧敌求成
- 第五十六卷 争宜阳大兵屡却施玉天诛亟行
- 第五十七卷 和士开秽乱春宫祖孝征请传大位
- 第五十八卷 琅琊王擅除宵小武成后私幸沙门
- 第五十九卷 齐后主自号无愁冯淑妃赐称续命
- 第六十卷 拒敌军延宗力战弃宗社后主被擒
- 第六十一卷 捋帝须老臣爱国扪杖痕嗣主忘亲
- 第六十二卷 修旧怨股肱尽丧矫遗诏社稷忽倾
- 第六十三卷 隋公坚揽权窃国尉迟迥建义起兵
- 第六十四卷 代周家抚临华夏平陈国统一山河
『北史演义』第十七卷 赵嫔无辜遭大戮世隆通信泄群谋
- 本章共 3.8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六浑不欲对婚,又恐刘贵不善回复,亲自上马来见天柱。其时刘贵尚未出府,六浑禀见,荣即召入,谓六浑曰:"吾子岂不堪为君婿耶?奈何拒我之命?"六浑曰:"非敢拒也,窃念大王勋名盖世,四海一人。世子将承大业,非帝室名媛、皇家淑女,不足为配。六浑之女出自寒微,何敢攀麟附凤?"荣闻言大喜道:"卿既不欲,我亦不强。"遂与刘贵赐坐共谈。又谓欢曰:"晋州重地,卿宜速往,亦不必再来见我了。"欢拜谢而出。贵退,语欢道:"非君自来,几触其怒。"次日,同了尉景等五人一齐起行,合府文武俱来饯送。斯时仆从如云,车马拥道。昭君坐在车中,前呼后拥,回忆逃奔并州时,气象大不相同,好不快意。将近晋州,官吏军民皆出郊远接。盖魏时刺史之任最重,兵马钱粮皆属掌管,生杀由己,俨如一路诸侯。六浑到任以后,惠爱子民,抚恤军士,刑政肃清,晋州百姓人人感悦。一日,昭君语欢曰:"吾在此安乐,未识父母在家安否?欲到平城探望一次。"欢 道:"不必,吾遣子茂去迎接一家到此便了。"遂令子茂前去,未及一月,娄家夫妇俱已接到。父女相见,俱各大喜。内干曰:"高郎有志竟成,果不负吾女。"欢曰:"男儿不能建非常之业,尚居人下,何足挂齿。"说罢大笑。于是署娄昭为都督,以爱君嫁窦泰为妻,内干夫妇大悦。
话说晋州有一居民,姓穆,名思美。生一女名金娥,年十七,容色美丽。有邻人子李文兴欲娶之,思美不从,文兴画成此女形象,献于汾州刺史尔朱兆。兆悦其色,文兴为硬媒,遣人抢女而去。思美惶急,来到刺史辕门喊救。六浑唤进,问其备细,即命段荣领轻骑二十追往,拿住文兴,夺女以归,竟将文兴问罪,断女还家。思美虽已伸冤,犹惧尔朱兆不肯甘休,再来劫夺,便央孙腾转达,情愿献于六浑为妾。六浑以问昭君,昭君曰:"此女君已断还,而复自娶,恐招物议,并非妾有妒心也。"六浑道:"自他心愿,娶之何害?况前此女实有倾城之色,吾不忍拒之。"遂乃择日纳之后房。尔朱兆闻之大怒。
一日,来到晋阳,荣正在赐宴。兆亦共饮,言于荣曰:"高晋州夺取部民之女为妾,恐干政体。"荣曰:"此细事,不足为六浑累也。"酒半酣,从容问诸将曰:"一日无我,谁可主军?"众皆称兆。荣曰:"兆虽勇于战斗,所将不过三千骑,多则乱矣。堪代我者,唯贺六浑耳。"因戒兆曰:"尔非其匹,日后终当为伊穿鼻。"兆愈不悦。荣性好猎,不问寒暑,列围而进,士卒必步伐齐壹,虽遇险阻,不得违避,一鹿逸出,必数人坐死。有一卒见虎而走,荣怒曰:"汝畏死耶!"即斩之。自是每猎,士卒如登战场。尝见虎在空谷中,令十八人空手搏之,毋得损坏皮毛, 死者数人,卒擒得之,以此为乐。尝召天穆于朝,问以朝中动静。留数日,共猎于南山。天穆谏曰:"大王勋业已盛,四方无事,唯宜修政养民,顺时搜狩,何必盛夏驰逐,感伤和气。"荣攘袂大言曰:"灵后不纲,扫除其乱,推奉天子,乃人臣常节。葛荣之徒,本皆奴才,乘时作乱,譬如奴走,擒获即已。顷来受国大恩,未能混一海内,何得遽言勋业?如闻朝士犹多宽纵,今秋欲与兄戒勒士马,交猎嵩高,令贪污朝贵入围搏虎,不从命者斩之。乃出鲁阳,历三荆,悉拥生蛮北填六镇。回军之际,扫平汾胡。更练精兵,分出江、淮,萧衍若降,赐以万户侯;如其不降,以数千轻骑,渡江缚取以来。然后与兄奉天子巡四方,乃可称勋耳。今不频猎,兵士懈怠,安可复用哉?"天穆再拜曰:"非鄙怀所及。"荣欲密树党援,易河南州牧、郡守,悉用北人为之。天穆归,附奏以闻。帝览奏,疑之,谓天穆曰:"河南牧守皆克称职,况北人不谙南事,恐未可易。"天穆不悦曰:"天柱有大功于陛下,为国宰相,即请遍代天下之官,恐陛下亦不得违。如何启用数人,遂不许也?"帝正色而言曰:"天柱若不为人臣,虽朕亦可代。如其犹存臣节,无代天下百官之理。"天穆语塞而退。荣见奏不允,大怒曰:"天子由谁得立,今乃不用我言耶?"
先是散骑常侍高乾邕好任侠,其弟三人:次仲密,次敖曹,次季武,皆才勇。而敖曹尤武艺绝伦,人称之为楚霸王,皆与帝有旧。河阴之乱,乾乃聚兵于河、济之间,频破尔朱军。帝使人招之,遂同入朝。帝封乾邕为黄门侍郎,敖曹为散骑常侍。荣知之,奏帝曰:"此等皆曾叛乱,不宜立于朝廷。"帝不得已,并解其职,放还乡里,由是帝怀不平。尔朱后容颜绝代,初入宫,与帝甚相欢悦,而性烈如火,又极嫉妒,六宫嫔御皆阻绝临幸,虽王府旧人,亦不得见帝一面。时三月中旬,帝见春色甚好,带了内侍数人,步入御园游玩,在千秋亭上凭栏观鱼。有宫人进前曰:"紫华宫赵贵人见驾。"帝令入,妃再拜。帝问曰:"卿何知朕在此而来?"妃曰:"妾不知陛下在此,偶尔至园,闻帝在亭,特来朝见。"帝赐坐,与言昔日事,命宫人置酒共酌。盖妃本旧侍,帝素宠爱,以后故,阻绝旧情,故见面依依不舍。又谓妃曰:"朕不到卿宫几年矣?"对白:"二年。"帝曰:"朕虽至尊,动息不能自主,致令抛弃卿家。"说罢愀然。少间,赵妃拜退,帝亦回宫。
哪知后已密知此事,设宴对饮,见帝默默不乐,后曰:"今日谁恼圣怀,对酒不饮?"帝曰:"懒于饮耳,无所恼也。"后曰:"陛下休瞒,千秋亭上赵妃以言语触犯,故帝不乐。明日妾为帝治之。"帝惊曰:"赵妃系朕旧人,与之略谈数语,有何触犯,劳卿责治?"后道:"擅出宫门,一罪也。私来见驾,二罪也。妾主中宫自有法度,陛下何得以私爱而庇有罪之人?"帝见其言词不顺,拂衣而起,后安坐不动。帝心愈恚,遂不顾而去。次日,后御九华殿会集诸妃、贵人,下令曰:"紫华宫赵贵人自恃旧宠,骄纵不法,擅入御园,私预帝宴,大干宫禁。"遂执赵妃于阶下,命即勒死,埋尸苑内。诸妃见了,大惊失色,暗暗垂泪回宫。帝闻妃死,不胜伤感,然畏尔朱权势,只得容忍。因念世隆是他叔父,或可劝谕,乃使入告于后。世隆拜见,赐坐殿上。后问:"何事至内?"世隆曰:"臣有一言上达。娘娘主持内政,执法过严,帝心不安,故命臣进见,愿宏宽仁之度,毋拂圣怀。"后大怒道:"天子由我家得立,乃心爱他人 而反致怨于我,何忘恩若此?但恨我父当日何薄天子不为而偏立之?"世隆曰:"天柱若自为帝,臣亦得封王矣。"世隆遂出,复命于帝曰:"臣奉陛下之旨劝谕一番,后自此改矣。"哪晓尔朱后因帝不悦,凶悍愈甚,全无天子目中。帝是时外制于荣,内迫于后,日夜怏怏,不以万乘为乐。唯幸寇盗未息,欲使与荣相持。及关、陇既定,告捷之日乃不甚喜,谓临淮王曰:"即今天下,便是无贼。"见帝色不悦,曰:"臣恐贼平之后,正劳圣虑。"帝恐余人觉之,因言曰:"抚宁荒乱,真是不易。"时城阳王徽、侍中李在旁,皆觉帝意,因日毁荣于帝,劝帝除之。帝亦惩河阴之难,恐络难保,由是密有图荣之意。荣又奏称:"参军许周劝臣取九锡,臣恶其言,已斥遣罢退。"盖荣望得殊礼,故言之以讽朝廷。帝称叹其忠心,益恶之。乃召心腹旧臣侍中杨侃、李、古仆射元罗、城阳王徽、胶东侯李侃、济阴王晖业、尚书高道穆等入宫,密议其事。杨侃曰:"臣有三策,乞陛下自裁。"帝问:"何策?"侃曰:"密勒人马,将在京逆党尽行诛绝。发兵拒守太行山,绝其进犯之路,如有兵来,与之死战。诏发四方之兵,勤王救驾,或可扫除凶逆,侥幸成功。此上策也。"帝曰:"敌之非易。中策若何?"侃曰:"前日荣请入朝,视皇后娩。密伏壮士宫中,赚之入内,刺杀之。即大赦,以安其党,其间或可获全。此中策也。"帝问:"下策若何?"侃曰:"任其所为,且图目下之安。此下策也。"帝曰:"卿之中策乃朕上策,众卿以为然否?"济阴王晖业曰:"荣若来,必有严备,恐不可图。"议至日晚,茫无定见。帝命且退。众官出,至太极殿北,忽见红灯拥道,人从纷纷,遣人探视,乃尔朱世隆坐在殿西廊 下。众皆大惊,欲避不得。世隆已遣人来请相见,众臣不敢退阻,遂来西廊向世隆施礼。世隆问曰:"殿下众官在宫议何朝政,至此方出?"城阳王曰:"天子闲暇无事,召我等闲谈消遣。又因天柱不受九锡,欲赐以殊礼。言论良久,不觉至晚。"世隆冷笑曰:"帝欲赐天柱九锡,自应先与我语。诸公与帝商议一日,此中自有别情。但祸福自召,莫谓天柱之刀不利也。"说罢,起身便行。众官闻之,皆失色而散。
你道世隆为何等候在此?盖早上探得诸臣入内与帝私议,必有图害之意,故等待出来先行喝破,以挫诸臣之气。当夜归府,便即写书到晋阳,备说城阳、杨侃等数人终日在宫,密谋图害我家,大王若入朝必须预为之备。荣得书大笑道:"世隆胆怯,彼何人斯,而敢图我耶?"其时天穆回并州,荣以书示之。天穆曰:"长乐为帝以来勤于为政,万机皆自主张,欲使大权复归帝室。城阳王等结党树援,为帝腹心,欲不利于大王,不可不信。"荣曰:"城阳王等皆庸奴,何敢作难?倘帝心有变,目今皇后怀孕,若生太子,我至京废黜天子,立外甥为君。若非太子,陈留王亦我女婿也,便扶他为帝。兄意以为何如?"天穆曰:"以大王之雄武,何事不可成功?且俟入朝,相机而动。仆虽不敏,愿效一臂之力。"荣大喜。次日,复以书示北乡公主。北乡大惊曰:"王不可不虑。昔日河阴之役,京中百官皆不自保,怀恨实深,安得不生暗算?皇后深居宫中,外事不知。世隆探听得实,故来告也。妾为王计,不若且居晋阳,徐看朝廷动静。外有万仁、仲远、天光雄兵二十万,各据一方,内有世隆、司马子如,朱元龙秉理朝政,为王腹心之佐。王虽居外,遥执朝权,可以高枕无忧,何用入朝,致防不测?"荣曰:"天下事 非尔妇人所知,我岂郁郁久居此者?"于是不听北乡之言,召集诸将,安排人马,带了妃眷、世子、王府僚属,亲拥铁骑五千,起身到京。正是先声所至,人鬼皆惊。哪知大恶既盈,显报将至。管教:掀天事业俄成梦,盖世威权化作灰。且待下回分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