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盘古氏开天辟地
- 第二回 天皇定干支甲子
-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区
-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历歌
- 第六回 五龙列氏治天下
-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 第八回 燧人氏结绳治政
- 第九回 伏羲画卦定天下
- 第十回 龙马负河图洛书
- 第十一回 女娲兴兵诛共工
-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战康回
- 第十三回 女娲氏炼石补天
-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国侯
- 第十五回 神农教民艺五谷
- 第十六回 亲尝百草疗民疾
- 第十七回 精卫公主访神仙
- 第十八回 百姓争杀夙沙氏
- 第十九回 七帝继传承天下
- 第二十回 轩辕救驾灭蚩尤
- 第二十一回 轩辕氏即黄帝位
-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 第二十三回 黄帝制冕旒宫室
-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养蚕丝
-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龙迎升天
-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 第二十八回 勾龙攻城暗退兵
- 第二十九回 颛顼帝高阳氏即位
-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战九黎
- 第三十二回 勾龙退围灭九黎
- 第三十三回 颛顼灭黎伏四夷
- 第三十四回 帝喾高辛氏即位
- 第三十五回 尧率八元谏帝挚
- 第三十六回 众诸侯废挚立尧
- 第三十七回 尧帝即位都平阳
- 第三十八回 尧帝命羿射九日
- 第三十九回 羿缴大风除兽害
-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宫
- 第四十一回 四岳举鲧治洪水
- 第四十二回 尧帝康衢听童谣
-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于历山
- 第四十四回 尧帝访贤让天下
- 第四十五回 尧让舜天下而崩
-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恺
-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风之诗
-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禅位于禹
-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会诸侯
- 第五十二回 禹恶旨酒贬仪狄
- 第五十三回 诸侯立启即帝位
-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训废太康
-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斩羲和
- 第五十六回 后羿篡夏弑帝相
- 第五十七回 寒浞诱民杀后羿
-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兴灭寒浞
-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 第六十回 刘累醢龙贡孔甲
- 第六十一回 桀宠妹喜杀龙逢
-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汤于夏台
- 第六十三回 桀王举鼎会诸侯
- 第六十四回 汤聘伊尹于莘野
- 第六十五回 汤伊尹放桀灭夏
- 第六十六回 桀王丧国走南巢
- 第六十七回 汤即位除网三面
-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责雨桑林
-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后废太甲
-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 第七十一回 仲丁会巫咸征夷
- 第七十二回 祖乙迁都修河决
- 第七十三回 盘庚作书复兴商
-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筑得傅说
- 第七十五回 傅说奉旨伐鬼方
- 第七十六回 武乙无道被雷震
-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历征夷
- 第七十八回 季历受封西伯侯
- 第七十九回 纣宠姐己丧亡商
-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第五十三回 诸侯立启即帝位
- 本章共 1.2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启乃禹王长子。母后涂山氏之女,名女憍。其母贤能聪敏,生三子皆贤。先帝本意中于益,欲立子,恐天下人议王私于己子,致贤人失所,故嘱以立之,以服天下之人。不期天下皆共闻启贤明,不知益而知启,于甲申元岁立启,遂即大位。
启字奋校。群臣朝贺,山呼拜舞毕,启帝曰:“舜帝子商均为宾奏官,主治九辨、九歌舞、九韶种种有法,节节可规。王甚喜之,加封为正音侯。”帝启颁旨,会诸侯于钓台。诸侯皆至,朝参帝启山呼毕,命设宴以享诸侯。帝启曰:“朕无才德,不足以王天下。但诸卿冒举,有违先君之命,朕天地间罪人矣。今暂领国务,候有德者居之。”诸侯顿首,皆颂圣德。六卿疑达、疑胜、正忠、正林、德武、德用出班奏曰:“今有扈侯无道,不奉正朔,慢侮五行指仁、义、礼、智、信,怠弃三政子、丑、寅三种记时法,不遵陛下旨意。”帝启曰:“既有扈侯无道欺侮,卿等六卿,即代朕伐之。”
六卿领旨别驾,点五千人马,杀奔有扈国来。小卒飞报有扈侯,有扈侯灵招,即点兵出敌。两阵对圆,六卿出马问曰:“有扈侯,天下诸侯皆归王化,汝何悖逆!”灵招答曰:“某闻天下公器,非可私传。汝等受启之私,忘先君之命,立启为王,某甚不服!”六卿曰:“尧、舜为子不肖,故授贤明。今先君之子,仁爱慈孝,德播天下,何必废其亲子,而授他人!”灵招笑曰:“知子者莫如父,己知子不可为君,故授之益。汝等背违先君之命,致贤人失所,反敢阵前乱道耶!”手捻长枪,拍马杀过阵来,望六卿便刺。六卿终是文官,只道灵招不敢出战,不知堤防,无一人抵挡,大败而走。三军散乱,六卿奔逃,各不相顾。灵招见六卿败去,亦不迫赶,收兵入城。
六卿败走三十里,见无追兵,方收集残兵。回朝入奏帝启曰:“臣等领王师,征有扈侯,不忍战伐,欲其改过。不料灵招原心不改,恃强杀进,臣等失于防备,今败回见陛下。乞再统兵往之,将功折罪。未敢擅便,奏请定夺。”帝启曰:“不可。且人地非浅,民非寡也。今兹不胜,是寡人德薄,不良不善也,何再伐为!”六卿叩首而退。
帝启自此琴瑟不张,钟鼓弗考,不茵席,不仍味重味。一种以上的菜肴,秉政听朝,尊贤委能,广布德政。四夷宾服,百姓咸得观化。有扈侯灵招闻帝启如此仁德,上表悔过请罪。帝启览表大悦,语群臣曰:“彼时六卿之败,朕自知过,故不命再伐。今朕不行征讨,而人自服矣。古云,正己则人正。信其然也!”遂赦灵招前罪,赏赐来使甚厚回国。
帝启退入后宫,一连三五日,未曾设朝。觉身不爽快,自知不能起,召群臣至后宫遗嘱。众臣拜伏于龙榻前,命起立,帝启与众臣言曰:“朕蒙诸卿举立,在位九年,皆赖卿等扶持,国家颇安。朕福德薄,不一年而益丧,朕甚为之恸悼。今朕得疾,自觉神不守舍,但天下大事,必得贤才然后可托。
朕观眼前之人,皆未有可授之者。朕子不识国事。卿等宜从众公议,寻择贤明,以保社稷,庶不负先君之志,朕死无憾矣!”言讫遂崩于建德殿。在位九年,寿五十三岁。众臣治丧毕,葬王于钓台陂之左山。不知后来众臣择谁为主,且听下回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