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盘古氏开天辟地
- 第二回 天皇定干支甲子
-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区
-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历歌
- 第六回 五龙列氏治天下
-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 第八回 燧人氏结绳治政
- 第九回 伏羲画卦定天下
- 第十回 龙马负河图洛书
- 第十一回 女娲兴兵诛共工
-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战康回
- 第十三回 女娲氏炼石补天
-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国侯
- 第十五回 神农教民艺五谷
- 第十六回 亲尝百草疗民疾
- 第十七回 精卫公主访神仙
- 第十八回 百姓争杀夙沙氏
- 第十九回 七帝继传承天下
- 第二十回 轩辕救驾灭蚩尤
- 第二十一回 轩辕氏即黄帝位
-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 第二十三回 黄帝制冕旒宫室
-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养蚕丝
-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龙迎升天
-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 第二十八回 勾龙攻城暗退兵
- 第二十九回 颛顼帝高阳氏即位
-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战九黎
- 第三十二回 勾龙退围灭九黎
- 第三十三回 颛顼灭黎伏四夷
- 第三十四回 帝喾高辛氏即位
- 第三十五回 尧率八元谏帝挚
- 第三十六回 众诸侯废挚立尧
- 第三十七回 尧帝即位都平阳
- 第三十八回 尧帝命羿射九日
- 第三十九回 羿缴大风除兽害
-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宫
- 第四十一回 四岳举鲧治洪水
- 第四十二回 尧帝康衢听童谣
-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于历山
- 第四十四回 尧帝访贤让天下
- 第四十五回 尧让舜天下而崩
-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恺
-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风之诗
-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禅位于禹
-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会诸侯
- 第五十二回 禹恶旨酒贬仪狄
- 第五十三回 诸侯立启即帝位
-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训废太康
-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斩羲和
- 第五十六回 后羿篡夏弑帝相
- 第五十七回 寒浞诱民杀后羿
-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兴灭寒浞
-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 第六十回 刘累醢龙贡孔甲
- 第六十一回 桀宠妹喜杀龙逢
-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汤于夏台
- 第六十三回 桀王举鼎会诸侯
- 第六十四回 汤聘伊尹于莘野
- 第六十五回 汤伊尹放桀灭夏
- 第六十六回 桀王丧国走南巢
- 第六十七回 汤即位除网三面
-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责雨桑林
-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后废太甲
-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 第七十一回 仲丁会巫咸征夷
- 第七十二回 祖乙迁都修河决
- 第七十三回 盘庚作书复兴商
-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筑得傅说
- 第七十五回 傅说奉旨伐鬼方
- 第七十六回 武乙无道被雷震
-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历征夷
- 第七十八回 季历受封西伯侯
- 第七十九回 纣宠姐己丧亡商
-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第五十二回 禹恶旨酒贬仪狄
- 本章共 1.9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禹王自会诸侯回朝,一日升殿,群臣朝毕。有一臣姓仪名狄,生得头偏面陋,鼻勾耳薄,专一好沉湎留连之乐,出班奏曰:“臣思乳浆为酒,味甘而气臊,非所以奠神明养圣志者。臣于诸乐中,取其暖热甘苦者为未作麯,酿酒。以米热炊和麯,觉气味香芬,可以通和血脉,畅快肌肤,忧可以为喜,乐可以忘饥。”王命取来尝之,放于龙书案上,闻其香味,遂连饮数杯,不觉酩酊大醉,侍臣扶入寝宫。群臣皆散,俱到仪狄府求饮。仪狄出酒,众臣饮毕,皆曰:“此酒可以润皮肤,行气血,遮风寒,可为千古之宝。”各求酒方去仿造。
却说王睡至四更,醒来大惊,急出设朝,聚文武多官,拜舞毕,王宣仪狄,谓之曰:“卿昨进酒,果胜乳浆,少饮则血气通,多饮则心性乱,恐后世人嗜其甘香,饮之不节,必有因酒而亡国丧家者。速宜灭之,勿传天下,以害后人。”即当殴贬仪狄为庶民,禁止不许造饮。岂知革一弊,兴一弊。只知贬狄为民,怎知狄回家,暗造发卖。众臣得酒方,亦皆在自家造饮。王不之知也。俗云,家家造私酒,不犯是高手。信有之乎。
且说王一日登殿,欲会东西两路诸侯于会稽,命益领旨前去。益辞王先行,会东西二路诸侯。二十九位,乃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朝封立者,不知姓名是谁,且看开列于左:
女皇侯 史皇侯 柏皇侯 无怀侯 昊英侯 辰放侯 阴康侯
葛伯侯 赫胥侯 尊卢侯 栗陆侯 临魁侯 帝承侯 帝明侯
帝来侯 帝里侯 帝宜侯 成帝侯 榆罔侯 有扈侯 茶乡侯
庸成侯 征黎侯 三危侯 小英侯 正地侯 启统侯 定日侯 防风侯
王命排驾,同群臣不数日到了会稽。诸侯齐列迎驾,各带文武于会稽俟候。
次日王登坛,众侯朝参,山呼拜舞毕,益出班奏曰:“蒙主上旨意,召东西二十九路诸侯俱到,惟防风侯一路荒淫贪财,不遵王命,至今未到。”王闻奏,大怒曰:“寡人治天下,四夷宾服,防风侯何故违命!”承直官奏道:“防风侯见在候旨。”王曰:“宣来。”侯随宣至坛,拜伏于地。王问曰:“寡人行召命已久,众诸侯旨至,汝何迟延?身为国主,而贪财好色,弁髦王朝,朝廷三尺,岂私卿!”防风侯奏曰:“因道路崎岖,洪水涭湿,故此来迟。”王顾众侯曰:“卿等俱自本国来此,有洪水湿道路否?”众侯齐奏曰:“自我主治水之后,并未遇水之害,臣等不敢妄奏。”王听罢大怒,骂曰:“匹夫为私己来迟,敢出此乱言。寡人治洪水,四方皆平,何独汝行便逢湿浸,想必一路搔扰民财,故来迟也!”命益于彼军中搜之,果搜出金帛十八车,美女九人。益不敢隐讳,当王直奏。王大怒,命牵出于盟坛下,斩首号令。
王命宣其子为防风侯。众臣奏其无子。命去其国号,以地土分邻国治之。美女发回原籍,金帛分赏众侯文武。命排宴款待众侯,只饮醴酪,禁止仪狄之酿。众侯群臣皆依次序,燕翅列坐毕,酒行三巡,肴过五味,奏大夏之乐。此宴十分齐整,君臣欢畅。王大悦,命止乐,语众侯曰:“前者仪狄所进之酒,闻之香美,饮之昏醉,乱性之媒,非此而谁!人性既乱,终必淫荡废堕,纪纲事几,不至于丛脞而不止者。况人非尧舜,安能早烛其几,不为所溺哉?朕所以疏仪狄而绝旨酒,无非为世界杜却祸根。卿等当以朕之言为然,毋眩惑仪狄可也。”众侯皆唯唯听命。宴罢,王又与众诸侯曰:“卿等回国,当以赤子视民,广施仁政,无如防风侯自取罪僇。”众侯叩谢而退。次日王登坛,众侯朝拜辞王,各回本国。王登车驾回朝,众侯远送,各别而去。自此天下大治,四夷朝贡,万民安业。
忽一日,日转西南,云生东北,上天雨金三日夜,殿阶俱满。王升殿,文武朝贺山呼礼毕,王命侍臣搬运,数计一百八十九万零。王命众臣分均十分,将一分入库,一分分赏众臣,八分分解天下诸侯,施济孤寒贫苦之民,毋得虚应故事,务沾实惠。众臣称扬圣德,朝散不题。
再说王自受位以来,焦劳万几,无敢少怠。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天下因以太平。一日沾疾不起,众巨入内,问安进药。王曰:“生寄死归,有生必有死,药岂可疗人疾苦,岂能医人不死哉!”众臣见王不肯服药,叩首以问后事。王曰:“朕年百岁,死何足虑?朕观诸臣中,能成天下者,惟益一人耳。朕崩后,汝诸臣立益为王,以承天下。”言讫而崩。王在位二十六年,寿百岁。
益闻王言,自知王子启贤明,不敢当天子之位,避于箕山。众臣殡王于涂山。天下诸侯朝觐及讴歌讼狱者,不知益而知启,推之即位。皆曰,吾君之子也。
补遗:禹王娶涂山氏之女,生三子:长曰启,承其本姓夏;次曰宰,为顾氏;三曰罕,封庆余王,即姓余氏。涂山氏能明训教而致其化,三子皆贤明而知王事,达君臣之义,持禹王之功。故启继父世以有天下。初禹荐益,封之百里,每观其贤,行事合道,欲授以大位。益闻避之。天下诸侯推启为君。启亦知益贤明,即位之日,即命召益为辅佐,不一年而益殁。后启即献牺牲以祭之